五大疑點未除 台大論文造假案楊泮池難脫身

學術造假

聲東擊西是三十六計中著名的一計,主要是做出姿態或口頭宣稱:要攻打東邊,實際上,暗中卻是攻擊西邊。這是一種使對方產生錯覺、出現誤判,進而出奇制勝的一種戰術。

這種以假動作欺敵,掩護主力在第一時間擊其要害或是順利脫逃的方法,雖然萬變不離其宗,但是實際的運用上卻可以變化無窮,最近轟動台灣學術界的台大論文造假案,隨著事情的一路演變下來,隱約中讓人有一種「聲東擊西」的感覺。

聲東擊西掩護楊泮池?

去年(2016年)11月爆發台大學術論文造假案以來,一直到2月23日台大校教評會處分結果出來之前,所有輿論的焦點大多在於多篇論文遭指涉造假的通訊作者台大教授郭明良身上。

在2月23日調查報告出來之後,除了郭明良外,台大教授張正琪遭到比郭明良還要嚴重的懲處,隨著張正琪一連串的開記者會出面指控楊泮池,整個輿論的焦點又轉移到張正琪身上,台大校教評會公佈的那一份特別委員會英文報告書裡頭到底寫了些什麼?其實很少人仔細去細究。

這一份2月23日出爐的調查報告原本是英文本,在3月13日台大公佈了特別委員會報告中譯版,在這份調查報告中譯版第3頁寫道:「在這份報告中我們調查了7篇楊校長列為共同作者的論文…….其中,第2篇(Cancer Cell. 2006)及第3篇(Cancer Research.2006)論文被認定嚴重違反學術倫理,也許應該考慮撤稿。」

為了這起學術論文造假案,台大在今年寒假前後的1月13日以及2月23日各召開了一次校教評會,1月13日校教評會NCB.2016、JBC.2008兩篇論文造假,2月23日認定了Cancer Cell. 2006、Cancer Research.2006兩篇論文造假。

疑點一:Cancer Cell. 2006遭認定造假為何未撤稿?

兩次的校教評會一共認定了四篇論文明顯造假,這四篇論文分別是NCB.2016、JBC.2008、Cancer Cell. 2006、Cancer Research.2006,而這四篇嚴重違反學術倫理的論文通訊作者都是郭明良,顯然郭明良難辭其咎,想要脫罪有相當難度。(見表)

再往下一層看,NCB.2016論文的第一作者查詩婷在第一時間承認錯誤之後如今已經自行請辭,JBC.2008的第一作者台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在3月17日請辭副院長行政職回到門診看診、第三作者張正琪被解聘同時撤銷教授證書。

至於Cancer Cell. 2006、Cancer Research.2006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蘇振良,台大則以非本校人,知會其現職單位(蘇現職為國衛院副研究員)來處理,等於針對Cancer Cell. 2006、Cancer Research.2006兩篇嚴重違反學術倫理的論文,台大就是以「蘇已不在台大」試圖蒙混過關,這兩篇應該考慮撤稿的論文,似乎是刻意被忽略。

一位與楊泮池熟識的朋友就說,在2月23日之前不管是打電話給楊或是傳簡訊給楊,楊都不會回覆,不過2月23日校教評會開完後,楊泮池開始會回覆朋友的電話,只是後來張正琪以及其他學者陸續開記者會,連署抨擊他,他最近又不回朋友電話簡訊了。

疑點二:Cancer Cell. 2006楊是第二作者卻沒事?

也就是說,楊泮池本來應該以為台大校教評會開完後,就可以驚險過關,他沒料到的是之後張正琪會反撲開記者會緊咬不放,而其他2500位教授也連署抨擊他要他下台,甚至張正琪還在記者會中爆料指他在校長室「黑箱」「喬」特別委員名單,這些後續效應讓他就算已宣布「六月屆滿將不續任」,整個風波仍未能平息,他的學術生涯也蒙上抹不去陰影。

國民黨不分區立委陳宜民表示,去年論文造假案爆發後,在一次立院質詢時,他就當著教育部長潘文忠以及台大校長楊泮池的面,建議楊泮池先停職讓獨立超然的委員會進入調查,結果現在爆出楊密室「喬」特別委會會委員事件,這樣的調查結果已經很難昭公信。

如果細究這個調查報告,你會發現這兩篇刻意不被提起的論文,其中Cancer Cell. 2006的第二作者以及Cancer Research.2006第八作者都是台大校長楊泮池,其中Cancer Cell. 2006的第十一作者還是中研院院士洪明奇,不過洪明奇在這次事件中幾乎沒被提起,楊泮池在特別委員會認為並無違反學術倫理情況下順利解套。

只是,楊泮池雖然在特別委員會的背書下順利解套,但是仍無法掩飾Cancer Cell. 2006這一篇論文實在很有問題。

因為就在去年11月Pubpeer檢舉Cancer Cell. 2006及Cancer Research.2006兩篇論文涉嫌造假之前,Cancer Cell. 2006在2006、2007已經勘誤兩次,且在今年3月23日台大特別委員會又再次認定這兩篇論文多次重複貼圖,絕非無心之過,嚴重違反學術倫理應該撤稿。

疑點三:楊郭「VEGF-C與肺癌」是以不實論文為研究基礎?

不過整個特別委員會的調查報告都已經出爐超過一個月的時間,Cancer Cell. 2006及Cancer Research.2006這兩篇遭特別調查委員會點名「嚴重違反學術倫理,建議撤稿」的論文仍然一篇都還沒撤稿,不禁讓學術界質疑,這兩篇有嚴重瑕疵的論文為何至今還沒有撤稿?

Cancer Cell. 2006為何一直沒有撤稿?這或許可以從3月27日台大工業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王銘宗到台北地檢署案按鈴控告楊泮池的內容看出些許端倪。

王銘宗指控台大校長楊泮池在2008至2017年10年間,與教授郭明良、蘇振良共同主持研究計畫,卻以不實成果申請國科會研究經費5190萬2000元,涉犯詐欺、背信、偽造文書罪嫌,王27日至台北地檢署按鈴控告楊泮池,並要求楊泮池立即辭職。

王銘宗所列出楊泮池、郭明良、蘇振良3人共同參與的計畫是「VEGF-C與肺癌」計畫,而「VEGF-C與肺癌」計畫為主題的論文就是3月23日遭台大特別委員會認定嚴重違反學術倫理,建議撤稿的論文Cancer Cell. 2006。

疑點四:以不實論文申請國家5千多萬研究經費算詐欺?

由於Cancer Cell. 2006於2006年發表後至2007年間一共就勘誤了2次,王銘宗認為這件事情楊泮池不可能不知道,且仍與郭、蘇繼續以此主題進行研究,共同申請並主持了2008~2010年的國科會研究計畫,並獲得研究經費。

根據政府研究資訊GRB網站的資料以及王銘宗的統計,楊泮池與郭明良自2008年至2017年的10年間,共同主持的國科會研究計畫,共獲得5191萬2000元的研究經費。

由於Cancer cell2006這篇論文,楊泮池不但身為第二作者,期間他還擔任台大醫院內科主任、副院長、院長,對於一篇發表之後兩年內勘誤2次的論文,竟然完全沒有懷疑,還繼續把大筆的國科會研究經費用在這上面,王銘宗因此質問楊泮池,是真的無能到完全不知道?還是早就知道這個團隊有問題,卻仍繼續選擇做為研究夥伴?

疑點五:前副校長調查校長,如何昭公信?

「他或許在論文的問題上可以過關,但是不能否認他就是生醫界的學霸」一位與楊熟識的醫界教授說。由於國科會一點一滴的研究經費來都自於民眾的納稅錢,其實光憑這一點,拿了國家這麼多經費做研究的楊泮池、郭明良就應該給國人一個清楚的交代。

畢竟這十多年來,不管是藍綠哪一黨執政,國家都投入了相當多資源在生醫界,而楊與郭又是在生醫研究領域取得政府最多研究資源的團隊之一,如果他們用了台大特別委員會報告中「嚴重違反學術倫理,建議撤稿」的論文當成研究基礎持續投入經費做研究,不管是無心還是有意,都是對整個國家的學術研究以及資源分配造成很嚴重的傷害。

原本在台大校教評會的調查報告出爐後,教育部以及科技部也會針對學術倫理以及研究經費申請各出具一份報告,不過就在2月初陳良基從教育部次長轉換舞台到科技部擔任部長後,這個作法有了改變。陳宜民表示,在陳良基到科技部之後,陳要求教育部跟科技部針對這個案子要聯合出具報告,預計在3月底公佈。

由於陳良基在擔任教育部次長之前就是楊泮池在台大的副校長,現在出現前副校長要來調查校長是否有違反學術倫理以及違反申請國科費經費的荒謬情節,套一句陳宜民的話:「這樣的結果如何讓社會大眾相信!」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