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春沒多久後,一場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地緣政治大戰,攪亂了整個投資市場,根據目前的戰事發展會朝向短期結束還是長期對峙,或者是互相制裁報復,至今仍撲朔迷離,究竟這場戰爭如何影響後續全球的經濟,《信傳媒》透過專訪金控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進一步解析經濟層面的影響。
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經濟學研究所博士,專精領域關注於經濟分析、計量經濟學、財務金融學等,他回國後就任教於台灣大學經濟系,2008年在金融海嘯時期更參與了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財政金融組、一路到馬政府時代的總統府經濟諮詢小組委員,擬定及落實國家財經政策方向,直到2015年則受到已故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的提攜,出任台經院院長。
雖然林建甫在近幾年已減少接受媒體採訪的機會,不過在報章媒體上,仍依舊經常可見由他執筆的專欄,從總經議題、貨幣政策、虛擬貨幣、企業佈局,乃至於電動車趨勢等時事話題都有。
(更多新聞/澤倫斯基對美國國會演說》烏克蘭版「我有一個夢想」:如果不能阻止死亡 活著毫無意義)
俄烏戰場演變的5種情境,和談機會最大、基輔有3成機率被攻下
面對俄烏擦槍走火的戰爭至今已持續了超過3個禮拜,但目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局勢仍未見明朗,各國也紛紛對俄羅斯祭出嚴厲制裁,無論是產業或投資大眾個人,恐難以置身至外。
林建甫接受《信傳媒》專訪時先是以「預期發生機率」來分析目前局勢,他提到,由於目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已不再堅持加入北約,且也願討論烏東領土議題,因此預期最有可能的發展方向是走向「和談」,此機率約50%,若俄烏能走向和談、停戰,等於可讓全世界暫時鬆一口氣。
另外,若俄國總統普丁轉為速戰速決攻下烏克蘭首都基輔,一旦攻下首都,烏克蘭可能建立親俄政權,等於由普丁掌控,此情境的可能性也有30%;反之,若普丁遲遲攻不下基輔,最終失敗,導致俄國經濟崩潰,普丁被迫下台,預期這個機率約有19%。
若更不妙,這場戰事又拉長戰線,連北約國家也加入戰局,機率大約有0.99%;至於最壞的情境預估則是,美英國家也派兵加入參戰,演變成世界大戰,普丁被逼急了,甚至動用到核武,不過林建甫認為,這樣情境機率預期僅0.01%。
(更多新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萬物皆漲 劉憶如:停滯性通膨將成為全球央行最大的噩夢)
西方經濟制裁導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即使是和談,後續俄烏還有很多的問題待解決,成為全球經濟的一大不確定性。」林建甫點出,最讓人憂心的是大宗原物料的通膨問題,尤其美國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已經飆到7.9%,創下40年以來新高,引發民怨沸騰。
由於俄羅斯是全球天然氣、石油、小麥、玉米的重要生產國;烏克蘭也同樣是小麥、玉米的重要出口國,隨著俄烏戰事擴大,大宗物資的價格也隨之上漲,全球小麥、玉米、葵花油等農產品的供給與貿易市場,使得相關商品期貨價格紛紛創新高。另外,由於俄羅斯是全世界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如今英美進一步擴大制裁俄羅斯,禁止進口俄國石油,這也促使油價快速上漲,布蘭特原油每桶最高點更是來到每桶130美元附近,截至3月17日止,價格已跌回100美元之下。
林建甫認為,西方經濟制裁將會對全球造成更大的通膨衝擊,可說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雖然台灣離實際的戰場距離遠,直接傷害不大,但對於後續的經濟連動台灣也難以倖免,舉例來說,台灣作為油、天然氣等進口國,中油向俄羅斯採購天然氣,3月30日最後一船後即不再續約,因此政府就必須研擬向其他地方採購補足缺口,「這些成本都會墊高」。
不僅貿易上的制裁,西方國家也對俄羅斯祭出金融制裁,俄羅斯部份銀行被排除在SWIFT(貨幣跨境交易系統)之外,意味著金融機構要從當地匯入或匯出款項將曠日廢時甚至難度增加,對俄國企業以及其外國客戶都是嚴重打擊,尤其是以美元計價向俄國採購石油和天然氣的買家,被封為「核彈級制裁」。
林建甫則認為,確實會有影響,但影響性似乎沒有想像中這麼大,原因在於, 歐洲與俄羅斯的主要能源交易往來銀行並沒有遭到制裁;另外,俄國在2014年之後也開始建立「本土版」的金融資訊傳輸系統(SPFS)打算取代SWIFT;甚至俄羅斯也希望透過中國跨境銀行支付系統(CIPS),以避開繞過以美元結算為主的歐美制裁。
(更多新聞/俄烏戰爭》科技大廠內參三套劇本:估烏克蘭首都這天會淪陷 5%機會全球雪崩)
今年平均油價會比去年更高,預估落在90~100美元
至於對產業面的影響,根據路透社報導,根據2家公司和市調機構Techcet的數據,全球約有45%至54%的半導體級氖氣(製造晶片的關鍵原材料)來自於烏國2大氖氣供應商Ingas和Cryoin,但目前2家公司皆因戰爭暫停生產,讓外界憂心半導體供料拉警報。
林建甫則表示,根據台經院智庫的資料來看,台灣半導體廠商的氖氣備料存貨都會累積半年的庫存量,即便存量快不夠了,也可以透過向其他廠商購買,雖然可能會墊高成本,但不至於影響生產問題。
倒是林建甫提醒,油價是所有生產的成本,一旦油價高居不下,台灣也會面臨輸入性通膨的壓力,「現在油價已經不太可能再回到一桶40~50美元。」
林建甫指出,2020年的平均油價太低,2021年則因經濟復甦反彈,今年又加上戰爭制裁的因素,預估今年度油價會比去年更高,平均油價約落在90~100美元,不過他也提到,後續仍必須持續觀察俄烏的和談進展情況。
另一方面,林建甫也認為,高油價雖然對台灣消費者不利,但對於廠商出口到東南亞卻能受惠,由於油相關產品占台灣出口比重也不少,反而預期可讓台灣有不錯的出口表現;此外,內需消費在去年基期低、報復性消費、五倍券政策措施等因素下,也被視為是今年最重要貢獻經濟成長率的一大動能。
(更多新聞/烏克蘭控制全球七成供應量 俄烏戰爭導致晶片關鍵氣體原料供貨不穩定)
這波世界級通膨由供需面導致,全球央行啟動升息
面對居高不下的通膨率,讓美國聯準會(Fed)態度不得不逐步轉「鷹」,聯準會在台灣時間17日清晨已宣布將基準利率調升1碼,這是美國聯準會自2018年以來首度,被解讀是要對抗40年來最火熱的通膨所祭出的手段;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在今(17)日宣布上調基本利率1碼,緊跟聯準會步伐;原本外界認為總是慢半拍的台灣央行,17日也出乎意料地加足一碼,睽違10年來的首度升息。
林建甫指出,這一波的世界通膨主要有需求面、以及供給面所導致,其中,供給面部分包括疫情舒緩後發生的斷鏈、塞港問題;需求面則是,從川普時代每人發出1200美元的紓困現金、一直到拜登簽署了1.9兆美元紓困法案,不斷撒錢救經濟,導致民眾有了多餘的錢投入股票市場。
「用升息方法可以抑制需求面的問題,但是解決供給面不見得。」林建甫說,供給面甚至可能墊高生產成本,業者轉嫁出來,對於物價、通膨都會雪上加霜,只不過,整體來看,由於升息對於消費、投資面具有打擊作用,可有效降低需求面,也會間接舒緩斷鏈、塞港等供給面問題,也等於間接舒緩整體通膨問題。
整體來說,雖然眼下還多了俄烏戰爭這個不確定性因素,不過,林建甫仍認為,俄烏戰爭的影響仍然有限,主要原因他認為,俄烏的局勢走向和談,或是小規模戰事的機率偏高,預期後續的影響也將會逐漸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