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際關係:先尊重自己才能尊重他人

書摘

當我們很在意別人感受、但卻不習慣尊重自己感受時,面對別人的感受,我們內心很可能是有情緒的:「他怎麼會因此覺得不舒服?怎麼會這樣就生氣?」因此為了想解決對方當下的情緒,就將自己逼入煩惱之中出不來,然而當時間一長,這樣的情緒勒索將會成為一種操控,讓彼此的關係走向崩壞。

撰文=周慕姿

當我們不習慣在意自己感受,而習慣在意別人感受時,這就會出現一個困難:

我們會太習慣替別人的情緒與感受負責,太希望別人「情緒可以好一點」。

當別人感受不好時,會影響、感染我們,我們會下意識地覺得:

「他的情緒,好像是因為我?」或是「我應該趕快讓他好起來……」

當我們有這種想法時,如果沒有立刻採取策略來面對這個他人的情緒,我們可能就會感覺到自己不好、自己很糟糕。這種反射性的想法,在我們面對他人情緒時,就會立刻跑出來,是我們的「習慣」。因此,當身邊的人出現情緒時,我們可能會戰戰兢兢;然後,我們可能會採取一些策略:討好、逃避、說服、甚至憤怒。

這四個策略,多出現在下意識認為「別人的情緒是因為我、我有承擔別人情緒的責任」的人身上,非常重要,因此,讓我們來分別討論這四個「情緒因應策略」:

一、千辛萬苦討好他

當你面對他人情緒時,不管原因是不是因為你,就算理性、客觀上,你知道他的情緒可能跟你無關,但你仍會下意識地覺得緊張、害怕。或許,過往的經驗,你總是用討好、幫對方忙的方式,去安撫他人的情緒;因此長期下來,在面對他人的情緒時,你很可能也會用一樣的策略,去討好、安撫別人,希望別人感受好一點。

使用這種情緒因應策略的人,其實是特別容易陷入情緒勒索的循環當中。當他人只要使用較為明顯的負面情緒,可能就會造成你很大的焦慮,你可能就會願意為了安撫他的情緒、讓他情緒變好而做任何事;因此,當情緒勒索者,發現只要他對你出現很大的情緒,你就會願意滿足他的需求時,他就會繼續用他的負面情緒勒索你,而你也會習慣性的使用「討好」的策略,來安撫自己的焦慮。

二、逃避逃得遠遠的

或者,也有一種可能:

因為面對他人的負面情緒,對於我們而言,總是會讓我感覺到「自己很糟糕」,好像是自己讓對方生氣的,這感覺實在是太差了!因此我們可能會試著使用一些「逃避」策略,讓我們有機會不需要直接面對他人的負面情緒。這些逃避策略包含:情緒隔離、離開現場、搞笑、顧左右而言他等。

有時候這種逃避策略,是讓我們爭取多一點時間,思考他人情緒對我們的影響,以及自己應該能夠如何因應。但如果這個逃避策略,已經成為自己面對他人情緒的習慣模式,很可能會讓自我與他人間出現隔閡,甚至很難有深入的人際或親密關係。

為什麼呢?因為,當我們太過害怕他人的情緒,我們無法分辨:他人怎樣的負面情緒是會傷害我的;而怎麼樣的他人負面情緒,其實是讓我知道他的感覺、而有助於溝通的。我們將會一視同仁地脫離、跑開,只求能夠不需面對他人的負面情緒,因為習慣承擔他人情緒的自己,會在其中感受到「自己很糟糕」的感覺。

那是我們都不想要經歷的感受。

因此,時常使用「逃避」策略的人,雖然會讓身邊親近的人,覺得他是「不在意」別人的感受;但很多時候,反而是因為他們「太在意」別人的情緒,甚至習慣性地覺得別人的情緒可能是自己造成的、應該是自己的責任(通常,這可能是童年或過往經驗有關),但實際上,他們並不想要負這個責任,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應該沒有能力讓別人情緒好一點時,他們可能就會長期採取「逃避」策略,來因應他人的情緒。

三、用花言巧語說服

有時候,當我們的看法或做法與他人不同時,對方可能會因為價值觀的不同而有一些反應與情緒,通常這些情緒多半是負面的。如果我們太習慣替別人的感受負責任,我們很難尊重別人與我看法不同時,可能會出現一些屬於他的負面情緒。因為,他的負面情緒讓我壓力太大了,甚至會讓我覺得不被認同;因此,我會想要扭轉、想要解釋、說服他接受我的價值觀……而當對方無法接受我的說明與價值觀時,我就會覺得非常挫折、沮喪。

這種狀況其實時常出現在親密關係與家庭關係中。我舉個例子:

成年的孩子回到家,因為工作上的挫折、被老闆罵,因此心情不好,臉色很難看。父母看到孩子臉色這麼難看,知道原因後,忍不住對孩子說:「被老闆罵是常有的事,想開一點就沒事啦!」沒想到說完了之後,孩子根本沒有被安慰,還是心情很不好,對父母說:「你們不要管我啦!」結果父母就說:

「對父母講話態度應該這樣嗎?而且你這麼一點小事就擺臭臉,真的是抗壓性很差!」

原本父母是想安慰孩子的,但卻變成罵了孩子一頓,讓孩子心情更差,發生了什麼事?

這就是標準「父母幫孩子承擔了情緒責任」的例子。看到孩子心情不好,父母下意識覺得「讓孩子心情變好,是我的責任」,因而很難忍受面對孩子心情不好的內心焦慮;所以,父母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去做:用「說服」去讓孩子接受父母的價值觀,放棄自己的感受,然後孩子的情緒就會好起來。很明顯地,父母的「說服」無效,處在沮喪情緒的孩子,只想要一個人靜一靜,而發現「說服」策略沒有用的父母,就變得沮喪、挫折,「覺得自己沒有成功讓對方情緒變好」,因此感受到自己的無能。

然後,為了保護自己、不讓自己感覺這麼糟,父母變成對孩子生氣:

因為當我對你生氣,代表是讓我有這種挫折感的「你」不好,而不是我不好。

「憤怒」就成為與親密他人情緒界限模糊時,很常被使用的因應策略。

下一段,我會更詳細的說明:關於「憤怒」這種情緒因應策略。

四、不理解的憤怒感

「憤怒」這個情緒因應策略,是「習慣承擔他人情緒責任」的常見因應策略。有時候這種憤怒,不一定直接會表達出來,但是它會變成一種「煩躁感」,讓我們覺得煩躁不安,最後化成「憤怒」的方式表現出來。

讓我來舉兩個例子說明:

最近,因為工作關係,為避免舟車勞頓,小文搬離了住了二十幾年的家,搬到離公司步程十分鐘的地方,賃屋而居。小文知道和自己相依為命的母親一定會很不習慣,因此每週末都會希望自己能夠回家一趟,陪媽媽吃吃飯。

每次回家,媽媽都非常開心的準備很多小文愛吃的東西,而隨著時間越晚,越接近小文要離開的時間,媽媽就會開始長吁短嘆,有時可能會說:「唉!養兒女有什麼用,對他們再好,都還是會丟下你。」有時甚至,媽媽什麼都不說,只是突然看著空蕩蕩的房子,嘆了一口氣。

那時候,小文都會覺得感覺非常不好。於是,她發現她越來越容易對媽媽煩躁,尤其是當媽媽表現出落寞或悵然的時候,自己可能因此會煩躁而對媽媽口氣不好。

小文其實很不喜歡自己這樣,她知道媽媽很不適應自己一個人的生活,對於孤獨的媽媽,自己也覺得很捨不得;但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總沒辦法好好安慰她,而只能煩躁或生氣。當自己煩躁、生氣地面對媽媽時,媽媽也總是會受傷。看到媽媽受傷的表情,小文覺得自己好糟糕......

兆明回到家裡,覺得心情很差。今天被主管罵得狗血淋頭,負責的專案又一直有問題、不順利,讓兆明覺得壓力很大。因此一回到家,兆明一句話都不想講,洗完澡後,就坐在沙發上默默轉著電視。

太太看著兆明的表情,忍不住開口問:「你怎麼了?」

「沒有啊。」兆明回答。

「還說沒有,你明明臉就很臭。」太太癟著嘴說。

兆明在心裡嘆了口氣。「我只是想休息一下,工作了一整天,你就不能讓我好好休息嗎?」

太太聽到這句話,立刻生起氣來:「說這是什麼話?我是關心你,而且你在公司受氣,根本就不該把情緒帶回家……」

於是,兩人大吵了起來。

這兩個例子,其實都是很明顯的情緒界限模糊:習慣性地認為他人情緒是我的責任。以至於,當我們面對他人情緒不好時,我們下意識承擔別人情緒責任,因此我們就想要扭轉、改善,當發現「沒辦法」的時候,我們就可能覺得生氣。

因為,沒有說出口或沒有意識到的是:「我覺得對方的情緒不好,可能是因為我。」

例如小文覺得:媽媽會心情不好,是因為自己搬離媽媽身邊的緣故。例如兆明的太太,看到兆明情緒不好,可能或多或少會擔心:「是不是與我有關?」

因此,在面對別人情緒不好、感受不好時,我們很可能反而會覺得生氣,因為我可能沒辦法讓他情緒變好,而他的情緒影響我、讓我覺得煩躁、覺得那情緒好像是因為我、是我的責任,因此我對他感到生氣,覺得是讓我有這種感受、煩躁的「他」不好。

這種情況,特別容易在伴侶、家人間出現。原因是:與親密他人互動時,關係中的情緒界限,原本就會比較模糊;我們會比較容易受到親密他人的情緒影響,因為「在意他們」,所以當他們心情不好時,會希望能夠「讓他們好起來」,這是非常合理的事。只是,當我們發現沒辦法讓對方好起來時,與自己比較親密的家人、伴侶,也會讓我們比較敢直接表達自己的「生氣」;因此,面對關係較親密的人,「憤怒」(有時是類似煩躁感)的因應策略,就會很容易出現在當中。

如何正視四種情緒

「討好、逃避、說服、憤怒」,這些情緒逃避策略,其實都與我們習慣承擔他人情緒責任,而沒有意識到「他人的情緒是他自己的責任」的思考有關。一旦開始能夠把情緒責任還給對方,我們也越來越能尊重對方的感受:尤其是,當對方心情不好時,就算與你有關,也不是你的責任。

他需要自己練習與你溝通、說出他的感受,讓你們有機會討論、調整你們之間的互動與關係。

如果他沒有提,或許他也需要時間理解消化;或是,他的情緒不好,根本與你無關,只是他沒有「裝作」自己心情很好。

那麼,練習尊重對方的感受,把對方的情緒責任還給對方;如此,可以使你不被內心的焦慮或煩躁感,逼使你去做一些你其實並不這麼想做的事情;你發現你可以選擇,也可以尊重別人感受時—

當你發現這點,發現你不再被自己內心的焦慮帶著跑時,你的內心也會對自己產生敬意,這也會使得我們更尊重自己、更喜歡自己,增加自己對自我的好感度。

那麼,自我價值自然提升了。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