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易富賢,《大國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國計劃生育》作者,現為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產科與婦科科學家。《大國空巢》為一直言批評中國生育計劃的著作,2007年在香港出版後被中共列為禁書,直到2013年才解除禁令。
中國最近的官方聲明,讓大家猜想政府即將頒布更嚴格的墮胎禁令。6個月前中國國務院發布了「降低非醫療原因墮胎數」相關指引,2月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宣布,當局將發起一項「干預人工流產」的特殊倡議活動,以減少青少年意外懷孕及墮胎。
這些官方干預表面上是為了「提升女性生殖健康」,其實是為了應對中國不斷加劇的生育危機。1980年於全國實施的一胎化政策壓低了中國兩代人的生育率,而2016年正式推動的兩孩政策並未提升生育率。就算是根據灌了水的官方數據,2020年中國生育率僅為1.3(每位女性一生所生育之子女總數),2021年更降到1.1到1.2之間,遠低於中國政府(1.8)、聯合國(1.7)和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1.5)各自的預測。
因此,2021年中國官方公布的人口增長僅48萬人,相形之下2020年的漲幅高達200萬人、2019年更達470萬人。看來中國人口將於2022年開始衰退已無可避免,比原本預期時間還要早9年。中國面臨的人口危機,已經遠超中國當局和國際社會想像。
中國墮胎率是台灣3.3倍
事實上中國的人口危機遠比官方數字所示還要嚴重得多,這就是過去幾個月來當局何以連忙推出一系列政策,包括限制墮胎。而打擊私人補教業,同樣也是為了降低養育子女費用所付出的努力。
然而降低中國墮胎數是「說易行難」。過去中國當局把龐大人口視為負擔,一胎化政策不僅鼓勵女性墮胎,有時政府甚至是強迫她們接受人工流產。從電視螢幕、T霸看板到路邊電線杆,在中國墮胎廣告隨處可見,人工流產被視為跟出門用餐一樣隨興的事情,醫院和診所也普遍提供這項服務。
因此不意外,以國際標準來看中國墮胎率(每百次懷孕的墮胎次數)相當高,2020年為43,而近年日本為15、台灣為13、美國為19,印度更低於3。中國高墮胎率的一項後果是不孕率迅速攀升,從1980年代早期1-3%躍升至2020年18%,這比美國等已開發國家還要高。
墮胎自然是一項高度敏感的議題,一方主張女性有權選擇是否生育子女,反方則指胎兒也擁有權利。1973年美國最高法院歷史性的「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承認墮胎是憲法保障的權利,在美國掀起一些人所謂的「第二次內戰」,之後國會議員也試圖加諸一些限制,包括2003年《部分生產式墮胎禁止法》(Partial-Birth Abortion Ban Act)的某些條文。
小百科:什麼是「部份生產式墮胎」?
根據中研院期刊《歐美研究》第43卷第3期,陳宜倩文章〈尊重生命尊嚴、墮胎權與女性人權之論述生產與社會變革〉,它是一種涉及「擴張和取出」(dilation & extraction)或「完整之擴張與清除」(intact dilation and evacuation)的人工流產手術。
性別比嚴重失衡仍無法矯正
中國嚴苛的一胎化政策下,墮胎是政府強制令與父母生殖權的戰場。然而,2021年中國當局進一步放寬家庭計畫法令,准許一對夫婦擁有3個小孩而非只有兩個,外界預期他們很快就會全面放棄人口控制政策。
有些人期待如此一來,將能改變中國對生兒育女、人類尊嚴和人權的態度。但是,美國和其他國家長久以來不斷辯論墮胎議題,並達到某種共識和妥協,中國卻並沒有經歷這個過程。中國無疑會學習美國限制墮胎的作法,或許他的手段不會和美國、俄羅斯一樣那麼嚴格,而完全禁止墮胎是不可能的。
而且就算中國和美國一樣嚴格限制墮胎,其墮胎率仍會比美國高得多。儘管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打擊因挑選性別而墮胎,中國出生性別比長期維持120個男孩:100個女孩,遠高於正常比例102-106:100。即便到了2021年,也就是「兩孩政策」實施5年後,中國該比例仍是112:100。
過去人口政策總涉及侵犯人權
中國要降低墮胎率,也必須強化家庭價值、提供青少年更優質的性教育、改善年輕人的就業前景和養育能力。沒有上述配套改革而一味限制墮胎,只會帶來反效果甚至導致其他社會危機,例如增加棄嬰棄兒數量、非法墮胎飆升,這些在在威脅許多女性的健康和生活。
由於中國過去的人口政策總與侵犯人權脫不了關係,國際社會對中國政府任何風吹草動感到擔憂是合理的反應。現在中國決策者必須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這表示他們應該把國家人口視為資產而非負擔,歡迎而非抑制新的生命。
註:本文是由《信傳媒》洪培英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