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何與極端氣候共存?唯一解方是透過數據分析及早做好防災準備

極端氣候

近年來,全球各國頻頻出現極端氣候,2021 年 7 月,西歐降雨量創紀錄並引起洪水爆發,導致多條河流決堤。2022 年 2 月,日本北海道部份地區的積雪量超過 100 公分,寫下從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

從 2014 年起就擔任國家災害防救中心主任的陳宏宇,過去整合了學術研究理論模型以及颱風、洪水、地震等實際觀測數據,並透過網路爬蟲程式分析情資,為許多組織做出綜整分析,在因應氣候變遷打造韌性社會具有豐富實務經驗。

而在暴雨、暴雪還有極端高溫、乾旱、森林大火等現象,陸續在世界各地上演,許多國際研究機構或組織皆認為,極端氣候只會越加頻繁和嚴重,「既然天災不可避免,我們能做的就是,透過數據的整合與分析,及早做好最壞的打算與最萬全的準備,才能將生命與財產損失降到最低。」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宏宇說。

2020 年秋發佈旱災警訊,及早避免天災損失擴大

陳宏宇以 2021 年臺灣旱災缺水危機為例,說明在防災上應用數據分析的重要性。

過往每逢 7、8 月,臺灣總會遇到幾個規模或大或小的颱風,但是 2020 年臺灣周邊海上生成 23 個颱風,卻沒有一個颱風登陸臺灣,再加上當時臺北連續 88 天氣溫超過 35 度,破了 124 年來的紀錄。這兩個現象引起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好奇,便進一步觀測北中南三地水庫的水位高度,結果發現比去年同期少了 800-1000 豪米的雨量,加上氣象預報資料顯示,未來數個月都是萬里無雲的好天氣。

因此,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立即提出旱災警告,而經濟部也成立中央旱災應變中心,農委會更提早在 10 月宣布桃竹苗地區實施停灌政策後,讓農民及早休耕,避免天災損失擴大。

橫向縱向整合數據,提升災害情資分析準確性

「我們無法避免天災、也很難預測天災的嚴重性,但我們可以超前部署,將傷害降至最低。」陳宏宇再一次強調,防災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減災和避災,而要做到這一點,平常就要蒐集周全且完整的數據,並反覆進行災害情資的兵旗演練,瞭解各地方承受天災的能力,並找出可能受衝擊較大的地區,事前擬定防災計劃,才能從容面對可能的天災風險。

為確保數據蒐集的完整性,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不只蒐集福衛七號、美國 NOAA、日本向日葵等衛星傳回的大數據,更從橫向與縱向兩端整合數據。

在橫向端,整合各部會與地表觀察有關的數據,例如:水利署河川水位資訊、淹水感測器、水土保持局土石流潛勢溪流、氣象局歷史氣象資料、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營建署建物資料、中央地質調查所等。

至於縱向端,考量到某些縣市山林面積大、幅員廣闊,單靠中央部會所提供的資訊可能還不夠,因此,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也定期走訪 22 個縣市,縱向整合各地方政府的數據,例如:在偏遠山區架設的觀測站或監控攝影機、在河流上游放置的水位感測器等,提升災害情資的分析準確性和預警速度。

臺灣災害防救要快狠準

「確保預警速度,是臺灣災害防救上相當重要的關鍵。」陳宏宇認為,臺灣山高坡陡造成水流較為湍急,加上溪流長度普遍只有數十公里,不像亞馬遜或恆河等長度高達數千公里的大河,因此災情擴散的速度很快,必須要在災害發生後1-2個小時內提出預警,才能發揮減災與避災的作用。

未來,陳宏宇建議,地方政府應積極與在地學研單位合作,以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提供的數據為基礎,借助在地學研人才的力量進行災情分析和預測,或擬定減災的執行措施,如:農作物如何避免寒害,一來在地人才比較瞭解在地環境特色及實際狀況,可以更精準地判斷災情,二來則是讓學研人才有實作機會,透過實作不斷精進能力,共同為防災盡最大努力。

本文授權轉載自科技大觀園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