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小農》企業想要做好ESG 參與「小農種碳」是個好途徑

努力小農

One of the first conditions of happiness is that the link between Man and Nature shall not be broken.  – Leo Tolstoy

幸福的首要條件之一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連繫沒有中斷。-- 托爾斯泰

如果企業想要做好ESG的績效,或許參與「小農種碳」是最好的途徑之一。因為農業連結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必須與自然共存,利用光和作用,植物生理,結合土壤微生物,把碳封存在土壤中;「種碳」就是把大氣中過多的碳種回土裡,有益於植物、環境,和人的健康,也就是「復育地球的碳循環」。

今年是世界環境日50週年,今年的主題是「只有一個地球」。新冠疫情在全球已逐漸消退,世界開始進入後疫情的新生活,五月法國、澳洲大選,全球氣候變化的環境議題成為選戰的主戰場,因為各國已經深刻體悟到在全球一體,重新建立新秩序。

6月5日環境日,其起緣自1972年在瑞典首都召開的「斯德哥爾摩會議」,成立了聯合國聯境規劃署。1987年挪威總理布倫特蘭領銜發表的《我們共同的未來》,給「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滿足當代的需要,而同時又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模式。」。(《我們共同的未來》繁體中文版由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前身台灣地球日出版社出版)

2015年聯合國又提出了「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SDGs」,分別訂定出2020、2030的目標。

在2021年的《可持續發展報》告中,聯合國秘書長寫道:「隨著疫情的持續發展,《2021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概述了在許多領域已經顯現的一些重大影響。全球極端貧困率20多年來首次上升,2020年有1.19億至1.24億人重新陷入極端貧困。學校教育可能出現一代人的巨大災難,無法達到最低閱讀熟練水平的兒童人數增加了1.01億,有可能使20年的教育成果化為烏有。」

糧食危機全球化來臨

2020興起的疫情,加上2022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戳破了建立在貪婪與巧取豪奪的全球化繁榮假象,最後回到糧食問題,聯合國在5月提出警告,烏克蘭戰爭會引發糧食危機,最近新加坡就出現糧食危機,只因為各產糧國紛紛禁止或限制出口糧食,而新加坡食品局在2018、2019年說在世界評比中,新加坡是糧食最安全的國家 新加坡9成的糧食都仰賴進口。

農委會統計,2020年台灣人食物熱量的糧食自給率為31.75%較上年減少了0.4%,而且是持續降低中。大概最近所有人都感受到除什薪水,什麼都在漲,和我們每天增加確診數字一樣,感受最大的應該是食物,從國際運費的上漲,長榮海運可以發40個月的年終獎金,就是被我們一口口吃出來的,世界糧倉烏克蘭海港被封鎖後,推波助瀾全球搶糧潮、漲價潮。

台灣的農業是在疫情和全球氣候變遷被忽略的課題,我們重新將農業與氣候變遷的議題連繫建立起來,這不是靠救濟式的補助,而是需要徹頭徹尾的重建。以台灣的土地、民情現況而言,大農的粗放耕種是很難形成的,必須正視小農的價值與未來的發展,因為台灣的主流生產力來自於小農,即使是所謂的「大農」,其實也是小農集結的。

如何將小農的生產力連結,產生協作,確保台灣糧食安全,雖然是農政單位的責任,但是身為消費者、民間企業,也必須善盡責任,根據可持續發展指標,我們將「小農種碳」與持續發展相連結。

減碳不只減碳,必須至少有3項SDGs量化認證

小農種碳是由綠色消費者基金會依照國際千分之四倡議進行的草根行動,協助小農按照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國際減碳認證標準,改變耕種方式,讓土壤成為長期有機碳封存的碳匯,減少甲烷、氧化亞氮的排放,生態有機種植,實現環安、農安、食安的目標。種碳相當於是與農民「契作」減碳的信用額度(credit)。

按照國際減碳認證機構「全球目標的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for Global Goal, GS4GG)」今年3月中開始的要求,每個減碳專案都必須進行「可持續發展目標量化影響力註冊」,除了目標 13 氣候行動外,至少還有有2個以上的目標量化的成效,才能獲取證認。

我們在開發小農種碳專案中,詳細閱讀並思考種碳專案和可持續發展目標間的關係,其結果如下:

1、消除貧窮。農民是相對低收入,種碳後,可以增加產品的價值,取得更好的市場地位。

2、消除飢餓。種碳活動不會減少糧食產量、產值,讓農民更注重環境風險、氣候變遷,調適生產。

3、健康福祉。種碳所使用的方法學,同時會改為友善環境,少用或不用農藥、肥料,農民更健康,讓食物更安全、營養。

4、有教無類。種碳是非常好的環境、農業、食物安全的知識與教材,從農民實踐,產生產品,到市場,進入消費者手中,全都是機會教育、生活教育、社會教育。

5、性別平等。在國際標準的要求下,種碳活動不得有任何歧視性別的行為,保障婦女,以及尊重同性戀、變性者、不同性取向者。

6、清潔的水。種碳就是「減肥」-- 減少肥料使用,同時也減少農藥、除草劑等,給土壤中的細菌更好的生存機會,如此就能降低水源污染。

7、可負擔的清潔能源。種碳專案中使用農業多餘資材,如修剪的枝葉、秸秆、稻殼、禽畜排洩物…等,作為堆肥產生沼氣,或是製作生物炭產生合成氣,回收作為能源或發電。

8、良好工作經濟成長。小農種碳提供農民提升的機會,參與國際的減碳行動,提高產品價值與市場競爭力。

9、產業創新基礎建設。國際化的種碳行動,改變農耕方式,使用新資材,循環經濟,形成農業、農村、農產品創新,構築成綠色產業鏈。

10、降低不平等。小農往往在供應鏈的底層,在市場上處於不公平的劣勢地位,沒有訂價權、議價權,借由國際種碳行動,提高市場地位,與國際地位。

11、可持續城市與社區。種碳是一個多層次的環境運動,從維護土地、預防天災,社區守望相助,穩定供應糧食,這是城市與社區的安定基礎。

12、負責的消費與生產。在種碳專案中,持續的進行利益相關方的諮詢會議,防止造成其他弱勢者的影響,甚至予以協助,並透過「努力小農App」揭露生產過程,消費者參與(參與式保證系統)真實呈現。

13、氣候行動。種碳就是一項從生產、消費、再生的循環可持續的行動,透過國際標準、認證,量化各個環節的減碳績效,不論是小農、消費者、贊助的企業與個人,都是氣候行動的一部分。

14、保護水生物。在種碳過程中,減少有毒物質、環境賀爾蒙,都是保護水體的行動,未來進行漁業種碳,開發「藍碳」保護河川、海洋的生物多樣性。

15、保護陸生物。種碳的要求之一就是要維護生物多樣性,例如減少稻田淹水,可以提供候鳥冬季的棲地,減少或不同除草劑、殺蟲劑更可保護土壤中的生物、微生物的生存,這都是生態中重要的分解者。

16、和平正義與健全制度。小農種碳是由下而上的改變,從農民真實可追溯的耕種,創造與自然和平共處的和諧生態環境,按照國際減碳公約進行真實的碳信用交易,讓參與都者能共享和平與正義的成果。

17、夥伴關係。透明與包容是種碳的2個基本原則,我們利用「努力小農App」即時真實呈現小農日常工作的現場,有衛星定位的時間、地點,有圖有真相,消費者、贊助者都可以隨時參與,生產、消費,形成可持續的夥伴關係。

歡迎企業或團體,以及各政府機關與我們聯絡,我們樂意提供「小農種碳專案」給各地小農,也歡迎各界的參與、支持與贊助,正式的贊助者、資助者也可以與種碳專案的宣傳結合,彰顯在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與貢獻。

如需了解小農種碳相關資訊,可以參考「努力小農臉書專頁」。

努力小農App,由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倡議,天地和氣有限公司開發,是一款免費提供小農和消費者使用的手機應用程式,旨在讓小農有一個方便、容易記錄生產歷程的手機App,自行訂價、上架、銷售;消費者也可以輕鬆找到小農,觀察他們的工作紀錄,並直接向小農購買,或成為朋友。平台上的小農都經過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工作人員或義工的專程拜訪,確認無誤,杜絕虚假不實。

目前倡議「小農種碳」,依照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清潔發展機制和國際減碳認證機構的方法學,幫助小農進行農業減碳,並進行國際自願性減碳認證和碳信用的交易。

歡迎下載努力小農App,並登入註冊,支持在地小農

蘋果手機:https://is.gd/tbNNji

安卓手機:https://is.gd/eptrGg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