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證,這是一個為工業化、大量生產而生的產業、服務,如要對個別、少量、多樣化的系統、產品認證,其不確定性之高、成本之高是難以想像的,小農的任何認證都是困難的。
從事全球採購、國際標準和產業認證培訓、全球採購25年,我認證培訓數百名的汽車業QS-9000, ISO16949的稽核員(通過考試的還不到百人),近百名美國品質學會品質工程師,和HACCP稽核員,同時我也參與英國UKAS認證的國際實驗室的工作,更主持翻譯了上述標準相關的工具手冊、程序書,對於國際的人員、管理系統、產品、實驗室認證應該具有一定的理解與經驗,當面對農業減碳時,是我所面對過最大的挑戰。
以前的工作都是在設定好的條件中進行,產品有一定的規格、規範,流程也是在控制好的環境中進行,人員也要符合資格,供應商也有完善的組織系統,只要控制好一致性,減少誤差,一般而言,12至18個月就能布置好一個符合國際標準規範的認證系統,正常展開業務。
遇上了農業,特別是小農減碳認證,以上的控制條件全部不存在,我所接觸2百多名小農,背景各如其面,個個不同,從博士、校長,到國小畢業,耕作經驗可能有從0到50年;種植的場地、作物也是五花八門。但每個小農都是從校長到撞鐘,十八般武藝都得精通,才能打通關。此外業務形態也各有不同,有人領退休金,不愁吃穿,務農只是健身、保持活動,還可含貽弄孫,有人向銀行貸款數百萬千萬,必須勤奮工作,才能維持平衡。
小農是第一批氣候難民
「每年碰到的天氣情況都不同,實在很頭痛。」幾乎是每個小農的共識,一談到天氣,就有訴不完的苦。沒錯,他們正是台灣的第一批氣候難民。所以他們有氣候變遷的切膚之痛,對於種碳、減碳特別有感。當我提出「種碳」概念時,只要有能力、符合資格的小農都躍躍欲試。
這9個多月在探索國際減碳、認證,農業比一般工業、綠能減碳更複雜、困難,因為「方法學」的建立是需要大量的研究、反覆驗證的數據,能夠達到一致的重複性、再現性,方法學才會成立。所以農業的方法學本很就不多,而林業的就比較多,因為其環境條件比較單純,且面積大,更有利可圖。小農的土地面積小,台灣平均一公頃土地就有3-5位農民,農地總面積只有79萬公頃,先天的利基就很小。
探討的增加土壤有機碳框架方法學,減少甲烷排放、減少氧化亞氮排放等方法學,後面有許多公式,再深入了解其背後的學術研究與實驗驗證,沒有一件事是容易的。從選定場所,界定範圍,適合的農作方式,建立基準線,風險評估(保護方法),確定額外性,不確定度,碳洩漏,和專案實施前後的比較。
以上這些細瑣但關鍵的事項,我從來沒有在哪次專業討論會中聽到有人提起,而這些都是國際減碳認證、驗證方法學的基本功。如果沒有這些方法學,就沒有標準計算的方式,也就無從進行量化的比較,評估減碳績效(多少噸的二氧化碳當量)。
讓小農可以參與,難的事交給電腦
我全力投入,把複雜的數學模式留給電腦去計算,但是需要小農們簡單確實的記錄下關鍵的工作,我們會到每一個現場一一培訓,不是給他們魚,而是教他們釣魚。
很多人很熱心的提出各種減碳方法,例如養牡蠣可以減碳,應多養牡蠣,這當然可以,但這是定性的,但是今天國際間並沒有這方面明確的方法學,海洋固碳(藍碳)非常重要,但是其變數比陸地上的農業、林業更為複雜、不確定、難以觀察,是否具有「額外性」,能減量多少,可以被核算、認證,恐怕還有一段距離。
我觀察中西醫藥之間辯論,中醫就是不用定量的方法,難以驗證其重複性、再現性、線性、穩定性、偏倚這些數學的模式(科學語言),就難以被所有人重複驗證,也無法算出不確定度、標準差。而西醫、西藥用了數學方法,統計學運算,就會得到可公開檢證的結果。同時,中醫藥講求的是祖傳秘方,每傳一次就留一手,結果一代不如一代,中國功夫也是一樣。
2000年初在美國底特律,和美國汽車公司的同事看李安的電影「臥虎藏龍」,歐美同事不解,為什麼青冥劍、不能大量製造,豈不發財?師父的武功那麼厲害,為什麼還要留一手防徒弟?為何不多傳授徒弟,也可以發大財?
扭轉2千年來有專制而無專利的觀念
中國2千年來的科舉、君權專制思想,讓知識份子滿腦子想著如何寫好八股文,能讓龍心大悅,就能成為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就能光宗耀主,每個人都想要保有自己最好的,於是敝帚自珍,文人相輕,文治武功難以進步。當然在市場上不會有著作權、專利權保障知識創作者的權利,眼見洋人船堅礮利,就一門心思寫文章,希望超英趕美;或是輪起義和團大旗,扶清滅洋,把來談著作權、專利權的洋人都當成妖魔蠻夷。
從4月初開始,我舉辦了一系列的「利益關係者諮詢會」,我完全沒有藏私,也不擔心自曝其短,遇到問題我也直言以對,依照標準來傳達這些減碳方法學,我從這過程中推敲、學習、印證標準方法學,才能深入了解如何制定這些方法學。因為國際標準的建構是非常透明公開的,只要功夫下得深,就能參透其中原則。
我了解這些,不只是要知道,更重要的是放進努力小農App中,讓每個小農都可以容易操作,留下工作紀錄,就能取得認證。按照我們的設計,如果小農參加2-3小時的訓練課程,就能按自己的工作節奏設定一年的工作計劃,到時候照表操課,在執行時使用「努力小農App」進行拍照,記錄工作內容、使用器具、資材數量與濃度,上傳到雲端儲存,一年大約10-20次紀錄,就能滿足認證的條件。
「努力小農App」的後台計算,就能將各個小農的減碳工作紀錄進行統計、分析,列出工作績效,再配合實地的查證,即可幫助小農無痛完成種碳的工作。
歡迎小農加入我們種碳的行列,企業也可以支持,並購買小農產品和未來產生的碳信用,也是企業CSR/ESG最好的實踐。
努力小農App,和「小農種碳 --- 國際自願性減碳認證」,由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倡議,天地和氣有限公司出品,是一款免費提供小農和消費者使用的手機應用程式,旨在讓小農有一個方便、容易記錄生產歷程的手機App,自行訂價、上架、銷售;消費者也可以輕鬆找到小農,觀察他們的工作紀錄,並直接向小農購買,或成為朋友。平台上的小農都經過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工作人員或義工的專程拜訪,確認無誤,杜絕虚假不實。
目前倡議「小農種碳」,依照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清潔發展機制和國際減碳認證機構的方法學,幫助小農進行農業減碳,並進行國際自願性減碳認證和碳信用的交易。
歡迎下載努力小農App,並登入註冊,支持在地小農
歡迎您也加入努力小農的行動,請下載並註冊「努力小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