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將於2023年到2024年之間,開始課徵碳邊境稅,財政部次長阮清華27日表示,政府淨零排碳不是理論,而是具體推動的目標,目前正把溫室氣體排放法修成「氣候變遷因應法」,完成立法後要課碳稅、進行碳足跡的盤查等等措施。
影響到國內上千家上市櫃公司及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碳稅」政策越來越明朗,今年4月,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在「金融 x ESG」論壇演講時已指出政府將進行修法,才能進行課碳稅。
歐盟2023年碳稅上路,台灣宣示2050淨零碳排
財政部次長阮清華則是27日出席「臺英永續金融培訓合作倡議-2022續金融專業人才培訓計畫」第一班結業暨授證典禮上表示,國發會已明確定出台灣2050年淨零碳排政策,台灣和全球是同步的,未來將課碳稅。
實際上,有分碳費和碳稅兩個階段,國發會主委龔明鑫4月28日在立法院報告時表示,表示,碳費比較單純,因此一定是碳費先行,碳稅涉及與貨物稅、能源稅關係,還要再釐清。
目前「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即「氣候變遷因應法」),定案課徵碳費,首波將針對287家每年排碳2.5萬噸以上大戶徵收,包括鋼鐵、石化、水泥、半導體等產業,預計2024~2025年間開徵。
排碳大戶將先遇上碳費,公股行庫融資也將考慮碳排
未來兩、三年內,鋼鐵、石化等這些碳排大戶不但遇上碳費,在向公股行庫融資時,碳排量可能成為影響資金成本的重要因素。
在財政部、金管會主導下,台灣和英國合作,已從八大公股行庫中挑選種子,培養第一批永續金融人才,第一班27日從金融研訓院畢業。
這個訓練班算是在財政部推的ESG倡議平台之下,阮清華說,公股發揮資金提供者的影響,透過投資、融資工具循序漸進將碳排放、氣候變遷因素納入授信風險評估方案裡面,引導社會重視永續發展和低碳淨零的轉型,換句話說,在幾年內石化、橡膠等產業在面對公股行庫融資時,其碳排會影響到融資的利率。
氣候變遷法將納入碳稅,2027到29年可能開始課徵
阮清華27日指出,政策上溫室氣體排放法將修成「氣候變遷因應法」,目前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審查(已定出碳費),將2050年淨零排放入法,未來完成立法後要課碳稅、進行碳足跡的盤查等等。
如果2024年開徵碳費,那麼課徵碳稅的時間又是什麼時候?這一點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過去在演講時有提到,金管會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在2029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之第三方認證,這意味著,目前規劃下最快到2027年就有碳稅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