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5日在日本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其亞洲行即將來到尾聲,而其訪台效應持續發酵,中國對台灣在軍事、經濟、網路方免展開多重報復,同時台海危機再次成為國際焦點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5日召開「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亞洲行」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分析她本次訪亞在政治、經濟、美中關係、兩岸關係等方面的影響。
經貿危機處理,就是擺脫地緣政治對經濟秩序的影響,然而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指出,台灣缺乏「經濟國策」(economic statecraft)外過去也鮮少發展「經濟安全」論述,如今台灣必須加速進行相關研究和分析。
李淳強調,各國逐漸背離「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新經貿秩序正在成形,而若有國家能洞察新秩序、新常態先機,未來就有比較高的競爭力和勝出機會。
(更多相關新聞:裴洛西離台後》台灣能化危機為轉機 蘇紫雲:國防預算最少應達4800億元)
中國對台經濟制裁恐成「新常態」
面對中國經濟制裁,台灣為何陷入困境?李淳解釋,把經濟當作工具以達政治或外交目的,台灣幾乎沒有這樣的經驗,導致我國通常是在「回應」大國的經濟國策,處於一個比較被動的狀態。
中國經濟制裁對台灣的衝擊,正反映台灣對中國經濟依賴的程度,而所謂經濟安全研究,必須深入剖析這樣的依賴結構,不只是解讀表面數字。
李淳舉例,台灣對中港出口占整體出口43%,貌似十分依賴中國,但其中有50%為半導體代工,如此一來,到底是誰依賴誰就還有待商榷──畢竟,李淳斷言,中國絕對不會制裁台灣半導體。
(更多相關新聞:裴洛西離台後》美國友台國會強勢成形、對中國信任感盡失 她亞洲行真正目的就是台灣)
李淳也警告台灣必須做好準備,未來還得面對更多中國經濟制裁,他斷言白帶魚、柑橘類水果等遭封殺不會是最後一次制裁,「反而可能是新常態的開始」。
參考澳洲經驗,2020年至今澳洲被中國制裁的商品金額占其對中出口13%,若把它當作指標套用至台灣,我國2021年對中出口總額約為2500億美元,13%約是325億美元。
李淳表示,目前台灣被中國制裁金額約為5-10億美元,還算是「小菜一碟」,堪稱尚在制裁的「前菜」階段。
企業也要「打疫苗」好對經濟制裁產生免疫力
中國封殺台灣多樣產品及企業,目前政府以外銷、內銷、融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抗議等四大措施因應,李淳肯定這樣的方向,但也指分散市場對企業肯定是痛苦過程。
李淳將之比喻為「打疫苗」,接種後有些人可能會出現嚴重副作用,但「如果能走過這個痛苦過程,以後就不怕經濟制裁了」。
比起外銷至歐美或日本市場,石斑魚、鳳梨等農產品出口至中國的成本、風險和手續繁雜程度都比較低,然而李淳直言「賺輕鬆錢的時代過去了」,現在政府需要做的是降低企業的痛苦感,避免造成政治效應。
此外,李淳提出經濟應對「3+1思維」,除了現有的戰略產業發展、科技領先及創新、人才培育,還得加上第四支柱「經濟安全與韌性」,由不可或缺性和經濟自主性組成。
首先,指台灣必須確保自己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除了半導體之外,台灣的印刷電路板(PCB)、螺絲和螺帽生產也相當優秀,前者更在全球達到6成市佔率。再者,台灣必須評估有何產品斷鏈會導致經濟停擺,以及該產品的斷鏈機率多高?
2023年有望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3日總統蔡英文和裴洛西會面時,裴洛西表示台灣與美國有望簽署「貿易協議」,李淳認為這是指今(2022)年6月啟動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明(2023)年年中或年末有望完成談判並簽署。
至於所謂「貿易協議」是否也指涉「台美自由貿易協議(FTA)」,李淳表示由於美國朝野現在不支持和任何國家簽署FTA,就連和歐盟、英國的FTA談判也停擺,台美FTA的可能性不高 。
另一方面,裴洛西訪台是否會對兩岸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進程造成影響?
李淳認為,無論裴洛西是否訪台,台灣今年加入CPTPP的機率都非常低。東協國家對「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態度,可反映他們對CPTPP兩岸問題的立場,即想方設法閃躲選邊、迴避站隊,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問我、去問別人」。
雖然日本、澳洲表態不贊成中國進入CPTPP下一談判階段,但如果讓台灣「超車」,CPTPP成員國也會背負反中風險,各國因此盡量推遲做出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台灣CPTPP申請案出現進展本就不樂觀。
除了供應鏈,台灣也要卡位「生存鏈」
不過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楊昊補充,先不論CPTPP入會規則和內部程序,中國片面軍事威脅已經衝擊CPTPP核心理念,即確立一個自由開放、和平穩定的印太貿易體系。
中國不僅打壓民主政體台灣,也對國際關鍵的經貿及能源航道造成威脅,楊昊表示「如果我是評審委員,不用看中國是否達成標準,以扣分來看中國已經面臨很多負分」,料想會對他日後入會構成挑戰。
相形之下,楊昊指出,儘管有人根據經濟效益批評我國「新南向政策」沒達到預期效果,但該政策其實在東南亞的農業、糧食安全、醫療公衛等方面都有所貢獻,這對台灣加入CPTPP一定具有加分作用。
楊昊肯定,供應鏈不只包含晶片,同時也攸關影響人民和社會發展的「生存鏈」,而台灣正能透過具體政策的實踐與成果,凸顯自己在「生存鏈」的位置。
談及新南向政策,李淳指它就是「台灣版印太戰略」,與其每次眼巴巴期待美國納入台灣,台灣不如「先把自己的印太戰略做好,反能創造我們加入美國印太戰略的機會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