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以96歲耆壽於2022年9月8日逝世。在位70年的女王生前創下許多紀錄,連9月19日舉行倍極哀榮的喪禮,來自全球各國的25位國王、100位總統參加,全球有41億人收看,亦創下紀錄。
伊莉莎白二世是英國史上第一位慶祝白金禧(70週年)的君主。在位時,一共14名首相在她御前執政,美國總統也換了14位,梵諦岡換了4位教宗。
君主制將備受挑戰
伊莉莎白女王亦是歐洲在位最長的女性君主,她的風範深植人心,是現代國際政治舞台上最令人信服的君主。她體悟到,在國際情勢的動盪與國內政局的變動中,維繫穩定是君主能為民主制度貢獻的最大價值,因此她謹守虛位元首的分際,不涉黨爭,成為英國政治穩定與持續的力量,英國人民心目中恆常不變的象徵。
當我聽到女王駕崩的消息時,「Monarchy」(君主制)這個字便一閃而出,因為英國國內,一直有呼籲解散王室和取消君主制的呼聲,但就因為女王很受英國人崇敬,這些聲音總是風大雨小,但女王過世後就很難說了。
民調機構 YouGov 最近一項調查發現,英國18歲至24歲的年輕人對君主制的支持急速下降。想取消君主制,最主要的原因是維持君主制「很燒錢」。
根據女王2021年至2022 年的年度審查(Queen’s annual review)披露,英國皇室一年花費1.024億英鎊(約40億台幣),這些錢,都是靠納稅人繳納給英國政府的「君主撥款」(Sovereign Grant),除了人事費、奢華別墅裝修、宴會、國外參訪等,還有王室私人飛機環遊世界的豪華旅程,以威廉王子和凱特的加勒比海之旅來說,專機航班等花費了超過22萬英鎊(880萬台幣)。
話說回來,凱特王妃總被媒體披露坐經濟艙、舊衣新穿的「勤儉」時尚,便是攏絡民心的媒體操作。
大英國協將出現退出潮
女王過世後,第二個重要的影響,即是將引發大英國協(The Commonwealth)成員國的退出潮。
大英國協由以英國君主作為國家元首的成員國組成,伊莉莎白二世登基時有70個成員國,目前萎縮到扣除英國之外,有14個國家尊奉英國君主為其官方國家元首。這些國家包括澳洲、紐西蘭和加拿大,以及幾個加勒比和太平洋島國。但目前已有6國表明有意去除君主制,包括:加勒比海島國安地卡及巴布達、巴哈馬、貝里斯、格瑞那達(Grenada)、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以及牙買加等國家。
過去,英國女王透過海外國事訪問,與大英國協的公民建立了情感的連繫與威望,根據一項統計指出,女王訪問大英國協的國家次數超過150次,加拿大她去了22次,澳洲16次,尤其是紐西蘭、澳洲,她還去過澳洲每一個省份,訪問時總是萬人空巷地迎接她,雪梨歌劇院成立時還是她剪綵的。
其實,大英國協的存在,名目的威望勝於統治的實權,因此年輕一代紛紛質疑,為何自己的國家要由一名外國統治者來擔任國家元首呢?非洲年輕的一代成長在後英國殖民時代,更為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從未正視帝國殖民的暗黑歷史,並且從未正式道歉感到失望,也在威廉、凱特訪問牙買加時抗議過。
不過,這些國家如果真的退出大英國協,這樣就不能參加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大英國協運動會了(The Commonwealth Games),這個運動會除了傳統的田徑、藍球、柔道等比賽項目,還有深具英國風的草地滾球(Lawn Bowls)、板球(cricket)、女子籃網球(netball),尤其是板球的決賽總是大英國協運動會的最高潮。
女王未訪問的國家
1952年至今,伊莉莎白二世曾造訪國家超過120個,這在英國歷史上也是無人出其右。她除了至大英國協的成員國,通曉法語的女王,法國也去了13次,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統計,女王89歲時才停止海外出訪,在此之前,女王環球旅行次數總計42次,天數最多的一次是1953年11月至1954年5月,為期168天,走訪13國。
能夠環球旅行很令人欽羨,但其實很辛苦,女王為迎接歡迎她的人民,不斷搖手致敬,導致手腫起來,無法抬高,這是身為女王的職業病。
全球走透透的女王,卻有四個國家,從未踏入,一個是其夫君菲利浦親王的出身地希臘,還有盧安達、阿根廷、以及以色列。
我在台北電台的「台北進行式」節目中,曾與主持人簡嘉宏討論,他分析,女王未至盧安達,有明顯抵制發生種族清洗的盧安達之意,跟此次她的喪禮,英國沒有邀請2021年發生政變的緬甸、以及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白俄羅斯,是一樣的道理。
女王從未出訪阿根廷,是因為1982年阿根廷進攻英國統治下的福克蘭群島,阿根廷戰敗,英國與阿根廷自此有敵國外患,勢不兩立的意涵,未訪以色列則更複雜。
蘇伊士運河危機,大英帝國的凋零
1956年爆發的蘇伊士運河危機,英法聯合以色列,企圖從埃及手中奪回戰略位置重要的蘇伊士運河,最終被美國介入制止,逼迫英法兩國撤軍。發生在第二次以阿戰爭期間的蘇伊士運河危機,美國單極霸權確立,讓英國不得不正視「日不落帝國」的終結,海外殖民地灰飛煙滅,讓英國從全球性霸權衰敗為一個地區性強權。
其實英國與以色列關係並不差,1917年英國內閣通過的《貝爾福宣言》,還是以色列建國重要的歷史根據(但也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紛爭的根源之一)。
然而,1984年女王訪問約旦時,並未安排訪問以色列,除了因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當時有零星的戰事之外,她不想得罪週遭的波灣國家,或是有可能,女王代表英國對以色列屯墾政策表達無聲的抗議。但其後她的兒子查爾斯、孫子威廉都曾訪問過以色列,柴契爾夫人則是第一位訪問以色列的首相。
未訪希臘,則是女王與丈夫菲利浦親王同出一氣,因為出身希臘的菲利浦親王,祖父遭暗殺,家族曾遭希臘流放,他與希臘的恩怨情仇,讓女王也有志同心地未訪希臘。
還有一個新仇舊恨兩不見的鄰國,是女王遲至2021年才去的愛爾蘭,這也是100年來英國君主首次到訪愛爾蘭,可見英國與愛爾蘭在獨立與合併的民族主義衝突中,牽扯不清的歷史糾葛。
女王出使,代表了外交上的軟實力,呼應她曾說:「我需要被看見才能被相信。」(I have to be seen to be believed.)她在大英帝國衰敗時,力挽狂瀾,讓她的子民記得大英帝國的美好,相信再也沒有一位英國的君主能像她那樣,成為時代的印記與定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