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歷史及未來都站在台灣這一邊。」《世界是平的》、《世界又熱又平又擠》等書作者佛里曼(Thomas Friedman)26日在遠見高峰會發表視訊演說,在美中台新地緣政治下,他建議台灣保持低調路線,不要挑釁中國這隻「大熊」,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大熊何時會用熊掌巴你。」
佛里曼曾3度榮獲普立茲獎,現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他認為台灣必須讓自己成為值得信任的合作夥伴,而一旦擁有更多國際合作夥伴,「你們就不需要裴洛西(訪台)了。」
另一方面,如果中國入侵台灣並對台積電下手,佛里曼的手指圈成一個圓強調,「台積電的身價將立即歸零,一無所有。」
台灣若押注美國出兵「會是一個糟糕賭注」
中共20大落幕,中國「唯習獨尊」讓兩岸關係愈趨緊張,不少人相信台海戰爭已經進入倒數,許多台灣民眾也為「若中國攻台美國是否會派兵協防」這個大哉問深深糾結。
佛里曼直言,事實是今天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任何表示自己有答案的人都不可信,因為只有到了那一刻才能真正知道美軍是否會出動。
「因此如果你們押注在我們(美國)身上,會是一個糟糕的賭注。」佛里曼補充,這並非指美國不會幫忙,但他認為美國出兵與否充其量就是「五五波」。
如果無法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那麼台灣如何在自己能力所及之處因應台海危機?佛里曼有兩大建議:一是保持「低調安靜」,二是繼續「強化優勢」。
佛里曼表示,過去40年來台灣只有一件事沒有改變,那就是「地理位置」。台灣仍是鄰近中國的小島,有一個主張擁有台灣主權的龐然巨物鄰居,而「你不會想挑釁這隻大熊,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大熊何時會用熊掌巴你。」
台灣的「死囚困境」和拖延戰術
「每一天,只要台灣繼續保持經濟繁榮和獨立自主,對我來說就是美好的一天。」佛里曼說如果他人在台灣,這會是他最關切的一點。
佛里曼相信台灣應採低調安靜路線,不要挑釁、不要破壞現狀,不要招惹「大熊」攻擊,同時持續加強武裝。
台灣目前一切良好,佛里曼評論,台灣只需要繼續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但不要讓中國領導人面臨「非得做決定不可」的狀況,不要讓他有藉口說「我們必須今天採取行動」,尤其是在其國內壓力相當沉重,而他又需要保住面子的時候。
談及對台灣外交政策的建議,佛里曼講了一個笑話:一名死囚告訴國王如果讓他緩刑一年,他能教會國王的馬唱歌。國王同意了,然而獄友質疑死囚不可能教會馬唱歌,死囚回答,「或許一年後國王就死了,或許是我死了,也或許馬就真的會唱歌了呢。」
面臨生死存亡威脅的台灣,某種程度上就如同這名等待行刑的犯人。佛里曼的意思是,台灣應該在麻煩自己找上門前盡量爭取時間,這和前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相信歷史及未來都站在台灣這一邊。」佛里曼表示,而唯一能打亂這個未來的,是中國出於內部原因決定攻台。
若遭中國占有台積電價值將瞬間「歸零」
另一方面,佛里曼假設若自己是台灣總統,他會聚焦建立和加強台灣自身優勢,例如讓台灣成為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國的台積電。
「我會尋找能加強我全球領導力的領域,讓自己成為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環。」佛里曼說,「讓中國每天醒來望向台灣,都會看著台灣說:『不是今天。』」
台灣,一個颱風頻繁侵襲、資源貧乏的小島何以建立起世界上最偉大的半導體公司?佛里曼直指其中奧秘就是「信任」。
佛里曼引述美國顧問公司LRN創辦人賽德曼(Dov Seidman)的話,「信任是唯一能合法提升表現的藥物」,擁有信任就像在硬地上跳躍般輕鬆,反之則像以軟沙為底跳高,使不上力。
台積電之所以如此成功,佛里曼說明,是因高通、蘋果、英特爾等科技大廠都信任台積電會產出對他們最有價值的設計、製造達到他們水準的產品,而且台積電不會偷竊或把他們的技術分享出去。
然而一旦中國入侵台灣並對台積電下手,佛里曼強調,「台積電的價值將立即歸零,一無所有,因為中國會破壞這種信任。」
中國開賣高科技產品「缺乏信任」成大問題
佛里曼評論,美中關係的問題在於兩國之間沒有信任感,但為何「信任」突然變得非常重要?
1979-2019年期間的前30年,中國主要對美國出口襯衫、鞋襪等輕工業產品,佛里曼坦言,如果中國只是銷售這些產品,美國才不在乎中國是專制主義、自由主義還是素食主義。
然而有一天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出現了,其5G能深入美國作業系統甚至是臥室等私人場域,這可就不得了了!佛里曼比出要求「暫停」的手勢。
「當我們只是買中國的輕工業產品,美中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信任無妨,但現在中國想賣我們高科技產品,缺乏信任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佛里曼說。
佛里曼認為美中必須尋找重建彼此信任的方法,因為雙方現在根本毫無信任可言;美中關係目前沒有堅實基礎,還在尋找新平衡點,同時應在必要處畫下紅線。
拜登和習近平應每週通話一次
「美中注定得和睦相處,兩國開戰是瘋狂之舉。」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兩個經濟體和國家,佛里曼認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每週五早上固定通電話,而非每半年才聯絡一次。
過去長達40年來,佛里曼稱美中處於他所謂「無意識整合」狀態,雙方無意識地強化彼此的經貿共生關係,兩國關係變成佛里曼口中「真正的一國兩制」──此概念形同歷史學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和經濟學教授舒拉瑞克(Moritz Schularick)提出的「中美國」(Chimerica)──而美中關係也成為全球化的核心。然而近5年來,這種整合開始分崩離析。
這一部分是因中國在習近平領導下,路線出現大逆轉。佛里曼指今日中國內部壓力很大,雖比40年前佛里曼第一次造訪時要開放得多,但也比10年前封閉得多。
佛里曼肯定拜登這兩年來的執政成果,拜登的中國政策很大程度上延續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甚至在限制技術轉移上更強硬。許多人──佛里曼指可能甚至包括他自己──都覺得「川普不是美國人應得的總統,而是中國應得的美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