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不跌!英特爾第三季淨利暴跌85% 股價逆勢彈升16% 台積電有望跟上?

半導體

今年來個人電腦(PC)和智慧手機等設備銷售迅速下滑,過去2年多的半導體榮景告終,目前正走向蕭條,而且美國對中國晶片技術出口管制的新規定,會加劇這種痛苦。

最近半導體巨頭發布的第三季(Q3)財報也欠佳,凸顯晶片業嚴峻形勢,三星電子Q3淨利跌24%,SK海力士獲利暴跌6成。

英特爾股價從本波低點強彈16%

英特爾業績更慘淡,周四盤後公布第3季獲利狂跌85%,營收下降20%,但是奇特的是,上周五(10月28日)英特爾股價大漲10.7%或2.8%,收29.07美元,創1個多月新高,頗有利空不跌,短線觸底的味道。

英特爾上周大漲8.6%,費半上周上漲4.2%,2周累計大漲12.6%。受此激勵,台積電也擺脫低迷走勢,周一收盤上揚2.8%或10.5元至390元,從10月26日低點370元反20元,反彈幅度僅5.4%,落後三星從低點的7.6%彈幅,也低於英特爾從本波低點的16%彈幅。

10月中旬以來,美股3大指數漲勢同樣猛烈,道瓊上周上漲5.7%,到10月28日為止2周累計大漲11%;標普500指數本月上漲6.1%,那斯達克上周上漲2.2%,過去2周累計大漲7.6%。

投資人上周五慶祝英特爾第3季營收和盈餘均高於市場下修的財測,科技公司最近發布季報普遍令人失望,因此英特爾的好消息受到歡迎。

道瓊指數升至2個月新高

其實,英特爾第3季業績頗為難看,第3季營收下滑2成至81億美元,客戶運算事業群(CCG)收入跌17%,資料中心及AI事業群(DCAI)的營收下跌27%。

因此,英特爾宣布2023年啟動30億美元的降低成本計畫,該計畫會逐漸擴大,到了2025年成本可能減少80億~100億美元。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法說會上提到需求突然而明顯的放緩,「超出了我們最初的預期,現在對整個電子供應鏈產生全行業的影響,短期很難看到任何好消息」,管理層表示正在執行成本削減計畫。

投資人周五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最新的季度業績,即便英特爾第3季調整後每股盈餘0.59美元,年比大減85%,但遠優於分析師預期的0.32美元。 

英特爾第3季營收和盈餘均高於市場預期

英特爾第3季收入雖年減20%至153 億美元,也高於華爾街預期的152億美元,投資人對該公司超出分析師預期的預期,熱情回應。

英特爾不全部都是好消息,管理層將2022年全年收入預估從650億美元至680億美元區間下調至630億美元至640億美元的區間。該公司還將調整後全年每股盈餘預測從2.30美元調降至1.95美元。

《日經新聞》報導,疫情初期2年,遠程工作熱潮推動PC需求爆發,但是今年PC需求大幅消退,而且全球高通膨和中國經濟放緩進一步削弱PC需求。一家美國研究公司表示,第3季智慧手機出貨量年比下降10%,即使原先保持強勁的數據中心和高階手機銷售也回跌。

美光最近一季每股盈餘大減40%

由於單一裝置使用的晶片數量更多,這些終端產品的需求下降對記憶體公司的打擊比英特爾等處理器製造商更大。硬碟製造商Western Digita第3季淨利年比暴跌 96%,三星電子半導體部門的營業利益銳減49%。

半導體業是全球經濟的晴雨表,因為製造晶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晶片業的突然放緩,強烈表明全球經濟衰退即將來臨。

當需求預期很高時,客戶重複訂購半導體,導致現在市場晶片庫存滿出來。美光科技執行長Sanjay Mehrotra9月底岔法說會上坦言,「我們的客戶進行前所未有的庫存調整」。當時美光公布6-8月營收銳減20%至66.4億美元,每股盈餘大減40%至1.45美元。

7-9月記憶體價格較前一季下跌13%至18%

消費電子和科技公司調整庫存,拖累晶片價格走低。根據台灣集邦科技(TrendForce)數據,7-9月,記憶體價格較前一季下跌13%至18%,DRAM價格下跌10%至15%,預計本季的跌幅將略為收斂。

在當前低迷季報中,台積電季報為難得的亮點。這家全球最大晶圓代工集團第3季淨利增長80%,主要歸功接近壟斷的先進5奈米晶片需求強健。

即使是台積電,7奈米晶片的需求也減弱了。「產能利用率不會像過去3年那樣高。」台積電總裁魏哲嘉在季報法說電話會議上說。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年比下降2%,32 個月來首跌,8月份降幅擴大至4%。儘管某些汽車和工業用晶片的供應仍然吃緊,但整個市場正朝向供過於求的局面。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