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大之後,沉寂半世紀的供銷社模式,會不會死灰復燃?全世界都在關注。
供銷社是過去中國計畫經濟下的產物,為農村提供日用品銷售、收購農產品等服務;中國改革開放後,供銷社體系逐漸被淘汰。但二十大之後,供銷社總社負責人當選中共中央委員,且傳出中國農村5萬個供銷社已經啟動,被視為官方重啟供銷社模式的訊號。
各地政府已將重建供銷社作爲政治任務
媒體報導,近期中國正加快恢復供銷社系統,包括浙江、廣東、湖州、江蘇、河北、安徽、四川及貴州等地政府,都在微博發布招聘供銷社人員的廣告,在湖北省就已重建1300多個基層供銷社。
報導指出,中國媒體主管表示,隨著中國和歐美衝突加劇,中國官方想要提高供銷社在中國經濟的佔比,將供銷社體系作為能自己完全掌控的物流體系,特別是為了規避歐美的制裁,應對日常及特殊情況下的物資供應,也就是擁有自己能完全掌控的物流體系,以用於應急備戰。
供銷社讓人回想到計劃經濟時期、物資短缺的年代
中國從2015年開始在農村恢復供銷社,直到去年6月,中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央農辦、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的指導意見》,各地政府已將重建供銷社作爲一項政治任務。
不過對於一般民眾來說,相對於現在超市、網路購物相當便利發達,商品銷售管道暢通,供銷社的出現,讓人回想到計劃經濟時期、物資短缺的年代。
也有專家認為,統一市場的背後,就是全面性的國家壟斷。由國家來規定,可以賣什麼東西,賣多少價錢,什麼人可以送,什麼人可以運,這是典型的改革開放之前,人民公社的一種狀況,恢復供銷社可能是一場災難。
中國今年上半年有31個省市處於財政赤字狀態,高達46萬家企業倒閉
而疫情以來中國進行嚴格封控措施,官方公布的數據也顯示經濟前景黯淡。中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有31個省市處於財政赤字狀態,其中有22個省市財政赤字額超過1000億元。
中國發改委的數據也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有高達46萬家企業倒閉,每天有4萬家企業停業,保守估計大概有460萬人失業。
此外,中金公司公布的中國家庭人均月收入, 500元以下的最低等級有2.2億人;人均月收入2萬元以上的最高等級的有70萬人;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人數只占中國總人口的5%。
中國在二十大之後似乎往鎖國路線靠攏,未來供銷社將只是另一種形式的超級市場?還是走回計劃經濟的老路、老百姓又得重回憑票購買的生活?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