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本面分析來看廠商獲利,受惠於今年初至10月底台幣對美元最多大貶超過15%,今年前三季外銷公司因美元升值使得遞延的營收增加造成毛利率大幅加,以及手上美元現金部位的匯兌收益增加,使得第二季及第三季獲利大好的假象,完全看不出第二季及第三季本業業績不佳使得本業獲利大減的情況,也造就今年第二季至今許多外銷股股價大漲。
但是11月台幣大幅升值1.5元的照妖鏡(12月續升),將會把許多上市櫃公司11月本業獲利不好顯露出來;若是明年第一季以後台幣對美元貶值效應消失甚至轉貶為升,很多外銷公司2023年的獲利將會比今年差很多,除非2023年一整年台幣再大幅貶值。
留意庫存跌價損失、打消呆料及呆帳
對許多電子公司來說,上半年庫存破表且所訂的零組件、IC及晶圓代工都是高價位,第三季庫存還持續增加,下半年到年底終端消費需求不振及零組件跌價,預期電子公司在今年底將會面臨提列大幅度的庫存跌價損失,例如敦泰公司就大提庫存跌價損失造成第三季大幅虧損的情況,IC設計公司也可能因庫存過高而出現像義隆電子一樣提列退掉晶圓代工違約金的情況,預期2023年上半年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將大降。
法人認為,一旦許多電子公司提列庫存跌價損失及訂單違約金,將使今年獲利大幅縮水,本益比大增,股價必然往下反應;若庫存跌價損失繼續在2023年提列,不幸也出現必須打消呆料甚至呆帳收不回來,除非2022年底很多公司把庫存及呆料打乾淨,不然的話,2023年大部分電子業及外銷企業獲利大幅衰退,全體上市本益比大幅提高。
2023年獲利不會比2022年好
除了廠商可能會以清倉大拍賣來清庫存以及提列庫存跌價損失外,也需提防跳樓大拍賣來清完庫存後,會讓買氣在這段時間完全宣洩及消耗完畢,將會造成接下來會出現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消費需求的情況!從產氣趨勢及業績來說,大多數電子業及企業今年下半年業績及獲利比上半年差,明年上半年業績及獲利預期會比今年下半年差,雖然明年下半年業績及獲利才會轉好一些,但明年下半年業績及獲利也不會比今年上半年好,預期明年大多數企業獲利將比今年獲利衰退。
若是加上2023年台幣貶值效應降低甚至還轉貶為升,以及面臨提列庫存跌價損失,如果不幸出現必須打消呆料甚至呆帳收不回來的話,除非2022年底很多公司能夠把庫存及呆料打乾淨,不然的話,預估2023年大多數電子業及許多企業獲利比2022年衰退2~3成將是必然的,部分公司2023年獲利會比2022年衰退超過3~5成以上也是很有可能。甚至像面板公司2023年持續大幅虧損也是正常,以往面板股面臨大幅虧損,股價常常在10元面值以下;至於筆電清倉大拍賣還乏人問津,恐怕也需提防PC相廠商庫存損失非常嚴重。
獲利高估才是市場最大風險
投資股市及個股要看的是未來,不能只看2022年前三季獲利及本益比,而是要看2023年的情況,從上述分析來說,2023年大多數上市櫃公司獲利將比2022年大減,甚至2023年很多公司獲利會回到2019年未發生肺炎疫情前甚至更低;但是,目前許多市場分析師還在錯誤預估2023年大多數企業獲利會增加,完全無視目前許多個股獲利比疫情前還差,目前股價卻比疫情前還要高很多,這將會是未來台股大盤及個股股價往下修正的最大風險。
但是,上述分析都不包含未來全球發生重大事件造成經濟衰退及企業獲利往下大幅修正的情況,因為從1950年代以來的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倒掛,每次出現最快3個月最慢6~9個月,都造成百分百美股大跌的情況來說,此次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已經在數月前至今持續這樣倒掛,需謹慎2023年全球經濟及股市投資。唯恐不幸全球經濟及股市在2023年又發生什麼大事件,造成金融面問題或市造成終端商品市場消費突然銳減,出現類似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閉引發的金融風暴,屆時會讓市場需求突然墜崖及企業獲利大降且本益比提高,未來個股股價又會往下跌來修正高本益比。
全球經濟及股市好轉契機在於…
全球經濟及全球股市要好轉,需俄烏戰爭結束、美國對中國釋出善意、各國央行大力降息、災後重建及中美重大基建等等議題;全球經濟及股市要好轉需俄烏戰爭結束,這是造成全球經濟下降、通膨上升、各國央行大幅升息、消費需求及企業獲利下降、股市大跌主因。未來救經濟、股市、失業率,需重量級國家推出公共支出財政政策,包含俄烏災後重建及中美大力基建、各國央行降息刺激經濟,才有利農糧、鋼鐵、水泥、塑化、貨櫃及航運、網路通訊建設等等產業;但是要中國如同2008年11月推出4兆人民幣來救市,可能先決條件是美國需先對中國釋出善意,不然中國不會那麼快推出救市大政策,除非中國經濟撐不住。
科技產業則是聚焦AI雲端及電動車燈等相關產業,因為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將成為未來ICT成長驅動力,也給AI發展有一個大的商品出海口,AI雲端及電動車將是未來10年發展趨勢。新能源車由電子化及電動化再進化到AI自動駕駛將改變汽車生態,傳統車廠難以從頭到尾自行生產複雜的電子控制、遙控、偵測、網路互聯、自動駕駛,分工過程將為台灣電子業帶來新代工商機及邁入第4C(CAR)的重要里程碑,也給Apple、華為、Google及新創公司新的發展機會及方向,但是未來電動車競爭會更激烈,預期Tesla市占率將下降,未來股價泡沫將破滅。
另外,電動車改變最大的是發動機組及鋰電池取代內燃機及汽油,對鋰電池材料及相關金屬原物料、充電樁需求大增;電動車普及也會造成缺電危機,使得發電、儲電、輸電、不斷電等等需求大增。
法人認為,10月~11月台股大盤及個股股價大幅反彈後,目前已經沒有太多投資價值及獲利空間,只剩少數個股表現及作帳行情,惟後續行情不大也恐怕只是雞肋而已;未來股市要有大行情,除了俄烏戰爭、FED升息循環、美國對中國科技管制及圍堵的科技戰等三大利空要逐一解除外,也需要全球景氣及企業獲利落底及好轉,最好是個股股價跌夠深或超跌才有投資價值以及會有大幅反彈的契機。
不過,即使2023年年全球股市及個股股價跌很深會出現較大的跌深反彈空間,但因全球經濟也可能不會馬上大好,因此預估2023~2024年可能全球股市會在底部打底一兩年,屆時將會以個股表現為主,選股重於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