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美國一些重要友台法案,例如《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NDAA)中常能看到「主要非北約盟友」(Major Non-NATO Ally,下簡稱MNNA)一詞,這是什麼意思呢?
MNNA顧名思義,就是雖然並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但美國認定他是國防安全上的重要盟邦。目前全球有18個MNNA國家,集中在亞太和中東區域,台灣並非其中一員。
然而,23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生效的NDAA賦予台灣和MNNA國家同等的待遇。簡單來說,台灣就是一個「有實無名」的MNNA國家。
(更多相關新聞:國防授權法後續...拜登將簽2023年撥款法案 未納5年百億美元無償軍援)
全球有18個MNNA國家,集中在亞太、中東
MNNA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美國國務院說明,MNNA是根據美國法律「在國防貿易和安全合作領域,賦予外國夥伴某些軍事和經濟特權」。
若某國被指定為MNNA,代表美國與該國關係密切,而且高度重視與他的友誼。不過必須注意的是,有別於具備「共同防衛義務」的北約,名列MNNA名單並「不等於」美國對之負有任何安全承諾。
目前MNNA國家有亞太(6國)的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泰國、菲律賓;南亞(1國)的巴基斯坦;中東(8國)的以色列、埃及、約旦、卡達、巴林、科威特、摩洛哥、突尼西亞;美洲(3國)的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
美國印太戰略主要盟友日韓、紐澳都是MNNA國家,然而獨缺印度。而新近加入MNNA的是剛舉辦完世界盃的卡達,他於2022年3月成為MNNA國家。
至於台灣,事實上前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Bush)執政時期的2003年《外交關係授權法》(Foreign Relations Authorization Act)就已明載,台灣應該獲得如同MNNA國家的待遇,而2022年美國國會和拜登又進一步把它納入2023財年的《國防授權法》。
(更多相關新聞:就等拜登簽署!美《國防授權法》5年軍援台灣百億美元 邀台灣參與2024環太平洋軍演)
《國防授權法》賦予台灣「等同MNNA待遇」
那麼,成為MNNA國家有什麼好處呢?MNNA的權利及義務皆不如北約,不過仍有美國國務院列出的以下幾點利益:
1. 獲得用於共同研發、測試或評估的軍事原料、補給或設備的貸款;
2. 可在雙邊或多邊基礎上為共同培訓和美國簽訂協議;
3. 美國優先提供「超額防衛物資」(EDA);
4. 成為美軍部署儲存「戰爭物資儲備」(war reserve stockpile)的地點;
5. 可和美國國防部簽署諒解備忘錄(MOU)或其他正式協議,以執行國防設備和彈藥的合作研發計畫;
6. 可能獲准採購衰變鈾武器;
7. 北約及MNNA國家的企業可投標美國國防部在海外的設備維護、維修、檢修標案;
8. 在國務院技術支援工作小組資助下採購爆炸物探測設備、進行反恐研發計畫。
第1到3項方面,台灣已透過《國防授權法》和《綜合支出法案》獲得同等或高度類似的待遇。
至於其他項目,儘管美國尚未在台灣預置戰備物資,但NDAA授權美軍在台灣打造貯存彈藥和防衛性武器的「區域應變軍備庫」(regional contingency stockpile)。此外,根據10月《日經》一篇報導,台美正在協商共同製造美國武器。
(更多相關新聞:美參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政策法》對台軍援達65億美元 擬納入《國防授權法》拚年底過關)
2023起共和黨掌眾院,台灣外交地位有望提升
綜上所述,將台灣升為「有實又有名」的MNNA成員其實是外交意義比較大。
而當前美國國會最大共識,仍凝聚在提供台灣軍援這類實質幫助,例如軍售、軍事貸款和培訓等等,在提升台灣外交地位方面則有所保留,以免刺激中國。
這就是為何NDAA最後採納的《台灣政策法》部分內容,選擇「賦予台灣等同MNNA的待遇」而非直接宣布台灣成為MNNA。
美國參議院的《台灣政策法》原提議「指定台灣為MNNA」,不過9月該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最終通過的版本將之改為「賦予台灣MNNA待遇」。
不過美國新國會2023年1月將上任,由共和黨執掌的眾議院是否會將挺台舉措進一步擴張至外交領域或許值得期待。
(更多相關新聞:比參院版更重視台灣外交地位 美眾院版《台灣政策法》擬5年軍援台灣65億美元)
例如9月美國眾議院提出自己版本的《台灣政策法》,37名眾議員重新納入一些提升台灣外交地位的條文。共和黨眾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公布的摘要雖未提及MNNA,但有媒體報導,眾院版重新明載正式承認台灣為M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