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1月4日報導,由於財政預算緊張,北京政府暫時叫停大型晶片投資方案,計劃採取替代措施,來支持中國晶片廠商,因為美國正在加強行動,限制中國獲得關鍵半導體技術。
1兆元人民幣的補貼晶片業措施繼續推動?
中國掀起疫情海嘯,估計約8億多人感染新冠病毒,給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北京的財政帶來壓力,中國決定暫停旨在建立本土晶片產業鏈以便與美國競爭的大規模投資計畫。
知情人士透露,高級官員在討論如何暫停鉅額的晶片業補貼,這些補貼迄今收效甚微,並助長貪污和招致美國的制裁。
雖然有些人希望繼續推動高達1兆元人民幣(1,450億美元)的激勵措施,但其他決策高層已經對未產生預期結果的投資主導方案興趣缺缺。
中國可能不再對晶片業大撒幣
這些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相反地,他們正在尋求替代方法,來輔助中國本土晶片製造商,例如降低半導體材料的成本,他們正在舉行話題敏感的談判。
這象徵北京的態度將發生轉變,此前,北京認為建立本土晶片業,能夠挑戰美國主導地位和維護中國經濟和軍事競爭力。這是習近平國家主席的首要任務。
現在,它強調中國的經濟動盪妨礙北京的大舉徵稅,並阻礙發展晶片業的雄心,這種轉變可能會對環境、國防等其他關鍵領域的支出產生影響。
財政困窘,難以募集晶片產業基金
目前不清楚北京在考慮哪些替代晶片政策,或者它是否最終會決定放棄過去幾十年主導晶片製造業的大舉投資方法;中國政府仍可能決定調動其他領域資源,為晶片製造商提供資金。
但目前北京高層正在討論上述方案,與北京此前向晶片業盲目投入大量資源的方式,形成鮮明對比,包括2014年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簡稱大基金)。
它在業內被稱為「大基金」,募集約45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數十家公司,包括中國晶圓代工一哥中芯國際和記憶體巨頭長江存儲科技公司。
過去幾年投入晶片業逾500億美元,收效甚微
習近平政府感到沮喪的是,在過去十年,數百億美元投入晶片業沒有取得突破,中國仍法無法在更平等的基礎上與美國競爭。事實上,現在中國最先進的2家半導體企業中芯國際和長江都受到美國的制裁,陷入癱瘓。
去年夏天,北京高級官員下令對晶片業高層人物進行一系列反貪腐調查,將浪費和低效的投資歸咎於腐敗;知情人士說,大基金可能因此失去主導地位。
這一切發生在半導體成為中美競爭的關鍵戰場之際。習近平多次談到需要有緊迫感來解決中國的技術瓶頸:中國仍然嚴重依賴美國和其他外國的技術,包括晶片等關鍵技術。
高層討論是否為本土半導體公司提供額外補貼
美國採取孤立中國科技發展的行動,習近平要求高級官員實現關鍵技術的自給自足。當習近平去年10月破天荒地獲得第三個領導人任期時,他誓言要加快實施戰略性項目以增加創新,並表示將努力完善新的全國動員機制,以實現關鍵技術突破,以加強中國的戰略科技實力。
作為回應,中國官員最近討論是否為本土半導體公司提供額外補貼。但據知情人士透露,許多高原認為,在北京過去幾年投入巨資抗擊新冠病毒後,很難籌集到大量資金。現在官員回過頭來,要求地方半導體材料供應商降價,向國內客戶提供支持。
中國2022年財政赤字飆升至創紀錄新高
稅收低迷、土地銷售下降以及遏制疫情的成本消耗政府的財政收入,導致2022年財政赤字飆升至創紀錄新高。
與此同時,事實證明,美國打壓中國科技雄心的動作越來越用力。
去年,華府加快遏制北京發展晶片的行動,祭出輸出管制等各種工具,妨礙中國在新興技術的進步,如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所說,這是維持美國盡可能維持領先優勢的重要方法。
去年末,《彭博》報導,荷蘭和日本等主要盟友原則上也同意加強管制先進晶片設備,儘量不要輸出到中國,這是又一次對北京宏偉晶片計劃的毀滅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