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天拉鋸總共15輪表決,美國聯邦眾議院今(7)日終於選出共和黨眾院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擔任議長!眾院結束164年以來首見的議長難產,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7日凌晨1點發表聲明恭喜麥卡錫。
57歲的麥卡錫總算登上議長大位,同時成為美國總統的第二順位繼承者。
然而,麥卡錫為化解僵局向黨內極右翼大幅讓步,恐埋下日後國會及政府不穩定種子,降低罷免議長門檻更是將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Damocles)懸在自己頭上。
(更多相關新聞:美眾院議長百年來首次難產!麥卡錫大讓步也沒用 共和黨內鬨高達20人跑票)
共和黨分裂麥卡錫恐成「弱勢議長」
美東時間7日半夜12點多,最後兩名堅持「反麥」的議員蓋茨(Matt Gaetz)、波柏特(Lauren Boebert)終於和另外4名共和黨議員一同投下「出席票」,讓麥卡錫在428張有效票中以216票當選議長。
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揮了他的影響力,日前他敦促共和黨盡快結束紛爭,而一名「反麥」議員唐納茲(Byron Donalds)透露,他是在和川普通話後改變立場。
根據BBC,美國眾院上次無法在開議日選出議長已得追溯至1923年,而歷時最長的僵局是發生在1860年,當時眾院一共投票44次才決定議長人選。
CNN指出,共和黨現在總算能利用在眾院的多數優勢,開始推動它希望處理的議程,然而這場「議長之亂」已反映共和黨黨內出現溫和派、保守派(極右派)對峙。
麥卡錫恐成弱勢議長,未來一方面將面臨來自保守派的挑戰,一方面還得想辦法維持黨內團結。「我們只希望共和黨眾議員彼此好好相處。」民主黨提名的議長人選、紐約州眾議員傑福瑞斯(Hakeem Jeffries)表示。
麥卡錫大讓步埋下「政府停擺」隱憂種子
6日下午麥卡錫成功說服十幾名「跑票」議員轉而支持自己,主因在於他對眾院共和黨極右翼「自由黨團」(House Freedom Caucus)做出多項重大讓步,以下為他妥協的事項:
1. 罷免議長門檻降低至1名議員即可提出動議(現僅黨團領袖有這項權力);
2. 眾院將對幾項重大保守派法案進行表決,包括平衡預算修法、眾議員任期限制、邊境安全等議題;
3. 將《綜合支出法案》(Omnibus Appropriations Act)劃分為12個撥款法案;
4. 若要提高債務上限,必須搭配削減支出;
5. 把權衡性支出(Discretionary spending)上限定在2022財年標準;
6. 眾院各委員會納入更多「自由黨團」代表,包括掌握大權的程序委員會(House Rules Committee);
7. 法案付諸全院表決前給予72小時(3天)審核時間,且議員能在這個階段提出修法;
8. 恢復「霍爾曼規則」(Holman rule),該規則授權議員以支出法案撤銷對特定計畫的資金、開除聯邦官員或對他們降薪;
9. 成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聯邦政府把自己「武器化」的情形;
10. 麥卡錫結盟的一個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同意不參加安全選區的共和黨公開初選。
然而麥卡錫大幅讓利引起憂慮。《國會山莊報》(The Hill)評論,2018年崛起的「自由黨團」權力顯著擴張,如果未來他們堅持杯葛預算法案、提高債務上限,麥卡錫會如何協調?
如果麥卡錫順應「自由黨團」擋下上述必須通過的法案,恐導致美國陷入「政府關門」(government shutdown)混亂;但如果他槓上「自由黨團」,又可能面臨他們發起罷免動議。
2023年美國可能得提高債務上限,儘管財政部尚未公布何時會達到那條臨界線,但根據非營利組織「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此一時間點預期落在7月以後。
川普出手助攻,麥卡錫如何還這人情債?
如果出現上述僵局,麥卡錫因顧忌「自由黨團」無法將重大法案排入議程,一些溫和派共和黨議主張,他們可透過議事程序「要求(委員會)釋出(提案)」(discharge petition)讓法案逕付全院表決。
但訴諸「要求釋出」需全院以絕對多數通過,因此民主黨的支持不可或缺。屆時民主黨會選擇幫助麥卡錫以免政府停擺,還是乾脆順勢讓共和黨的失能與不合凸顯出來?這還得打上一個問號。
另一方面,川普出手相助麥卡錫擺平僵局,賣他一個人情又證明自己仍有某種程度的影響力──至少在極右翼是如此──麥卡錫如何還這個「債」也是兩難。川普已於11月宣布參與2024年總統大選,然而美國期中選舉共和黨表現不如預期,削弱了他在黨內的聲望。
此外,許多人也相當關注麥卡錫會如何和參院少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合作。
這兩人不僅領導風格截然不同,近幾個月也在政府支出、如何對待川普和援助烏克蘭等議題上產生歧見。麥卡錫也表態反對麥康奈協助通過的一些法案,包括《晶片法案》(Chips Act)和《基礎建設法案》(Infrastructure B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