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鑽研染織工藝的藝術家陳景林,苦尋臺灣天然染色經典代表色20多年,2022年8、9月首次整理篩選,在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後文簡稱纖博館)由他策展的《交響與共鳴—臺灣天然染色文化意象展》,推出64種足以代表臺灣文化意象的天然色彩,透過各式手工藝品展示,讓觀賞者大為驚豔,無不讚歎臺灣天然染色的色彩竟然如此的豐富美麗!
天然染色彙集成冊
陳景林的臺灣天然經典代表色覓尋之路,源起於1998年,他和太太馬毓秀共同接受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今葫蘆墩文化中心)委託,進行臺灣常見植物染色的研究,並於2001年出版《大地之華—臺灣天然染色事典》上下兩冊,開創推動臺灣天然染色研究與應用風氣。
後因原著絕版多年,纖博館乃於2021年委請陳景林夫婦再次增修內容,耗時兩年完成,被視為介紹臺灣天然染色、植物染材與工序最重要的寶典,同時建立起臺灣色彩資料庫體系,備受中、韓等國的重視,亦奠定陳景林在臺灣染織工藝界大師級的地位。
陳景林採集的臺灣染色植物計有126種,而每一種植物染料又可產生單、複方,因此交叉融合出的顏色非常多,加上結合礦物性與動物色素,調配的色彩極為豐富。2001年建立的色彩資料庫就有1,500多個色卡,時至今日,早就超過2,000個以上,再從中挑選出可以代表臺灣的天然經典色。
染出共感臺灣色
他認為,挑選臺灣經典代表色的腳步,不能太快,一次全部推出反而無法聚焦,所以學習日本做法,在這次展覽中先發表64種,每一種色彩並非單一顏色,而是由多種配方調配而成,都有不同的色階,非常的細膩有層次。他預計兩年後,將在纖博館接續推出另外精選的36種天染色,一共湊足100種臺灣經典代表色。
陳景林此次推出的64種臺灣經典色,力求與在地結合,特別強調「都是土地上容易看得到的色彩」,並以眼睛可見的實景實物取名,諸如:西瓜紅、豆沙紅、蓮花紅、香蕉黃、木瓜黃、油菜花黃、稻綠、湖水綠、茄紫、芋紫、晴空藍、遠山藍、水藍、水泥灰、鴿子灰、斑鳩灰等,每一種色名,大家都可共感共知。
工藝之路貴人相助
陳景林的染織工藝之路,充滿傳奇色彩。老家在彰化縣社頭鄉清水岩,兄弟姊妹眾多,家境清寒,只靠做粗工的父親四處打零工維生。他於1956年在南投水里出生,小學六年級時母親因病過世,國中二年級回到社頭,雖然喜歡畫畫,但家中並沒有財力讓他找老師學畫。所幸,進入員林高中後,碰到熱情有愛心的美術老師李惠正,利用週六義務指導,雖然真正習藝才一個學期,但對於他往後走上美術之路有著很大的影響。
陳景林當完兵後,考進他心目中的首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夜間部,靠著半工半讀自立謀生,曾經做過外務員、收帳員、瓦斯推銷員、小學代課老師等工作。幸運的是,教授素描的導師劉文煒的太太也是社頭人,住在陳景林老家隔壁的朝興村,他鄉遇故知格外親切,受到劉文煒老師的特別照顧,介紹他學習西畫裱框,大三就到幼獅出版社擔任美編,大五時,更到復興商工美工科任教,後來轉到南山商工,29歲就當上美工科主任。
訪查田調成果豐碩
美術系畢業後,陳景林想繼續進修,但苦無相關研究所,也沒有經濟能力出國留學,當時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今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辦理暑期染織研習,一心上進的他把握機會,雖僅一個月,幸運獲得編織工藝前輩婁經緯老師賞識,帶領他進入歐美也剛起步的新型態藝術領域。1984年,陳景林和另一半馬毓秀都投入婁經緯老師在臺北的編織工坊,一待便是6年。
在這期間,陳景林為了解編織工藝演進過程,深入原住民部落考察,發現民間織作工藝沒落、斷根嚴重,促使他決定前進更原始的雲南貴州地區作田野調查。從1989年開始,陳景林前後花了10年時間,深入雲貴山林,在幾近原始的部落發現,許多少數民族服裝及刺繡保留的編織工藝,比想像中還要來得豐富;也因此機緣,陳景林連續兩屆獲邀和許多知名工藝家參與故宮博物館舉辦的「從傳統中創新」臺灣工藝大展,是當時最年輕的參展者。
傳承染藝走進生活
在雲貴地區的田野調查工作於1999年結束,他期許自己在千禧年能創立一個染織工坊,希望對臺灣的染織工藝有所貢獻,於是和友人在臺北市木柵考試院附近找到一棟別墅作為基地,從2000年開始籌備,於2003年共創「天染工坊」,初期以教學為主,致力推廣天然染色,總共開辦了35個班,培育不少染織人才。
天染工坊2007年從臺北搬到空間較大的中興新村,由陳景林與妻子馬毓秀共同主持,重新出發後以設計開發服裝、居家佈置及圍巾飾品等生活化產品為主,並積極拓點行銷,目前在五星級飯店和藝文中心等單位共設有20多個文創據點。雖然這兩年多來備受疫情的衝擊,以致影響天染工坊到草屯平林闢建更大園區及種植植物染材的計畫,但推廣臺灣染織工藝的初心,仍堅定前行。
本文轉載自《文化臺中》,非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