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集團下台塑新智能8日宣布以8,500萬元投資成功大學「微藻碳捕捉」新創事業,與成大微藻碳捕捉團隊舉辦投資協議簽約儀式,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總經理劉慧啟、成大副校長莊偉哲、東海大學副校長張嘉修共同出席。未來新創公司由台塑新智能取得51.9%股權,領導微藻碳捕捉技術、拓展商業應用層面。
國內有中油、台塑、台泥、亞泥四大集團競爭淨零碳排技術,時時刻刻在布局卡位「碳捕捉」,台塑新智能表示,微藻為全球固碳效率最高的生物,也可用於淨化工業廢水及改善有機農業,期望每年為台灣減碳超過十萬公噸,建立環境永續、循環經濟的 典範。
台塑集團聯手成大,研發微藻碳捕捉技術
碳捕抓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指的是收集與儲存二氧化碳的技術,目前主要捕捉方式是使用石灰(CaO)或氫氧化鉀(KOH)與二氧化碳反應,並產生沉澱,未來誰能掌握碳捕抓技術,誰就能「點碳成金」,特斯拉公司創辦人馬斯克更在2021年宣布祭出1億美元(約30億台幣)的獎金,頒給在4年內研發出最佳「碳捕捉技術」的人或團體。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台塑新智能自去年成立以來,傾全力整合集團上中下游資源以發揮最佳綜效,並持續向外拓展新興市場。
台塑積極投入循環經濟,中油、台泥、亞泥都在卡位
總經理劉慧啟一番話透露出台塑集團的計畫,他表示,養殖一公噸微藻可吸收兩公噸二氧化碳,固碳效率遠高於陸生植物,可直接設在工廠煙道吸收廢氣,也能去除廢水中的氨氮、重金屬等汙染物,後續藻體則再利用為生質燃料。
他強調,整個碳捕抓過程有效削減溫室氣體且落實循環再利用,目前已收到國內石化大廠處理工業廢水的訂單,相關技術成熟且商機龐大,將成為台塑新智能減碳事業一大推力。
中油初期碳捕抓工廠,將在今年底完工
台塑集團近年積極進軍節能、儲能、新能源、循環再利用等四大領域,去年9月,經濟部才補助台塑、成功大學、南台科大及工研院共同建置全台首套「二氧化碳捕捉及再利用」前導示範場域,每年可捕獲製程排放的36噸二氧化碳。
中油也是國內積極和台塑競爭碳捕抓技術的集團,正在打造「二氧化碳捕捉及轉化甲醇」系統,以胺液吸收劑捕捉工廠製程尾氣中的二氧化碳,再與煉廠自產氫氣反應轉化為甲醇產品,預計在今年12月完工。
台泥選擇鈣迴路技術,亞泥正低調研發技術
水泥大廠台泥也布局碳捕抓技術多年,2012年就找上工研院綠能所合作,採用工研院開發的鈣迴路碳捕捉技術,把第一代的碳捕捉設備安裝於台泥和平廠之中,目前每年可捕捉約8,000噸的二氧化碳。2016年,台泥又升級改良為二代廠。「目前台泥二代廠捕捉一噸碳的成本,長期目標是一年可以捕捉高達5.5萬噸的二氧化碳。
亞泥也正在研究碳捕抓技術,在公司2022年內部刊物中有預告目標,其寫到 「上下游產業價值鏈的垂直整合,由水泥廠碳捕捉生成負碳再生粒料,供應給下游預拌廠生產混凝土,可有效解決碳捕捉後儲存不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