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烈二哥大腸癌末病逝》醫:若有家族性問題 40歲或親人罹癌年齡減10歲開始做篩檢

醫療保健

資深藝人楊烈日前發文透露二哥因大腸癌末期引發腎衰竭,住進安寧病房,當時已是彌留狀態,26日他發文證實二哥已經去世,同時感激關渡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病房蘇文浩醫師及醫護團隊的照顧,讓他哥哥圓滿走完最後的旅程,不少親友也送上哀悼。

其實70歲的楊烈,2005年時也罹患大腸癌,並成功抗癌18年,沒想到哥哥也同樣罹患大腸癌,卻不幸早一步與世長辭。

而被譽為史上最偉大足球員之一、三度奪下世界盃冠軍的巴西足球傳奇比利(Pele),也因結腸癌惡化導致多重器官衰竭,12月29日病逝於巴西。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數據,大腸癌是全球第三大最常見的癌症類型,2020年確診近200萬例,「它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常見原因,每年導致近100萬人死亡。」前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成美診所醫師林育民指出。

台灣自2006年起每年新診斷大腸癌的人數首度攀升至1萬人以上,超越肝癌,躍居台灣癌症發生人數的第1名,並已連續15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首。2019年台灣大腸癌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42.9人,對照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大腸癌統計資料,名列世界第三。

究竟家族性大腸癌比例有多高?該如何預防避免?

(延伸閱讀:再生醫療雙法草案爭議》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病人恐被誘導採用科學證據薄弱的昂貴自費治療 )

有家族性大腸癌,建議40歲或親人罹癌年齡減10歲開始做篩檢

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的2020年癌症登記統計,每年有1萬6,829人新診斷為大腸癌,有6,489人因大腸癌死亡。

國健署指出,其中診斷為結腸惡性腫瘤者(ICD-10:C18)共計10,774人(男:5,741,女:5,033),其男女的年齡中位數分別為67及69歲。直腸、乙狀結腸連結部及肛門惡性腫瘤者(ICD-10:C19-C21)共計6,055人(男:3,736,女:2,319),男女的年齡中位數分別為64及66歲。大腸癌發生在結腸與直腸的比例約莫2:1。

林育民先解釋,大腸一般分為4部分,由盲腸(闌尾)、結腸(可分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及乙狀結腸)、直腸、肛門所組成,其生理功能是從自小腸消化吸收後的食糜中吸收水分與電解質,將剩餘的無用部分形成糞便並作暫時儲存及最終排瀉。「大腸癌涵蓋了結腸癌、直腸癌與肛門癌;直腸是乙狀結腸以下、肛門以上的一小段腸道,長度約12-15公分,腫瘤若長在肛緣(AnalVerge)往上15公分內的距離,就稱為直腸癌。」

而大腸癌可分為3類:偶發性大腸癌、家族性大腸癌與遺傳性大腸癌。

林育民表示,大多數病人屬於偶發性大腸癌,占比約7至8成,好發於50歲以上,但近年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成因一般與肥胖、糖尿病、飲食(加工肉品或紅肉、高油脂、高熱量飲食、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環境毒素(塑化劑、毒牛奶、毒澱粉、毒油、毒醬油、毒豆干等黑心食物的食安問題、抽菸、過量飲酒)、壓力、缺乏運動與發炎性大腸炎等有極大的關係,一般人終身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約5-7%。」

至於家族性大腸癌的定義是,家族一等親內有1人在50歲以下罹患大腸癌,或者一等親內有2人在任何年齡罹患大腸癌,即可稱作家族性大腸癌。

「若一等親內有1人罹患大腸癌,子女的罹癌風險就會提高2倍;若一等親內有2人罹患大腸癌,風險則提高4倍。」因此林育民表示,若有家族大腸癌的病史,建議自40歲開始或自親人罹癌年齡減10歲開始大腸癌篩檢,追蹤頻率也要拉高。

加工肉品或紅肉、高油脂、高熱量飲食、膳食纖維攝取不等,與發生發炎性大腸炎等有極大關係。(圖片來源/webandi@pixabay)

遺傳性大腸癌中「這類患者」幾乎都會有癌變

林育民進一步指出,遺傳性大腸癌目前臨床上主要可歸類為「家族性大腸瘜肉症(familialadenomatouspoliposis,簡稱FAP)」及「遺傳性非瘜肉症大腸直腸癌(heveditarynon-polyposiscoloncancer,簡稱HNPCC)」2種,但仍有少數具家族遺傳傾向之大腸直腸癌,不能歸類成此2類之一。

1. 家族性大腸瘜肉症

屬於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疾病,患者之子女有1/2機會遺傳到此病。依據國外研究報告顯示,此病於美國境內發生率約為1/5,000;在日本發生率約為1/17,000。

林育民表示,此症患者大腸直腸中會產生數百甚至數千個以上的腺瘤性瘜肉,「通常瘜肉是在患者15歲或青春期過後開始逐漸出現,到35歲前則幾乎全部會表現出來。90%以上的患者,在45歲以前瘜肉會轉變成癌,FAP所產生的腸癌占所有大腸癌的1%。「因幾乎所有FAP的病患均會有癌變,這種家族成員在青春期後均要做定期篩檢。一經確定,需在癌變之前將大腸直腸全數切除。」

2. 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

又稱林區症候群(Lynchsyndrome),有明確的基因變異,約佔所有大腸癌病例的2-5%。「除了大腸癌外,家族中若有很多人有癌症,包括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胃癌、小腸癌、腦癌、皮膚癌等,就要強烈懷疑帶因,建議家族做基因檢測,並從25歲開始追蹤各項可能罹患的癌症。」林育民表示,目前針對林區症候群的家族,各癌症都有相對應的篩檢建議,而在大腸癌部分,建議每2年就做1次大腸鏡檢查。「臨床有個案做完大腸鏡,隔1年就出現大腸癌,進展非常快。」

林育民表示,目前針對林區症候群的家族,各癌症都有相對應的篩檢建議,而在大腸癌部分,建議每2年就做1次大腸鏡檢查。(圖片來源/醫師提供

美國消化系醫學會最新指引:建議滿45歲開始做大腸癌篩檢

林育民指出,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一般而言一顆完全不處理的腺瘤瘜肉,累積變異到癌化平均落在10年左右,因此早期並無症狀。但是高度危險的基因變異如微星體不穩定性(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SI),可能使得癌化時程少於1年,藉由定期接受篩檢而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據歐美國家經驗,每1-2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33%的大腸癌死亡率。因此,國健署自2010年起全面推動每2年一次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目前已擴大篩檢年齡至50-74歲。林育民表示,比較2015年與2016年的標準化發生率,每10萬人減少了1.7人罹患大腸癌,且篩檢為陽性者,有9成4都是早期癌。

「糞便潛血檢查(FIT)是檢查糞便中是否有血,採用免疫法,不需飲食限制,因此相當簡單方便。」根據國健署分析民2004至2008年所有參加糞便潛血檢查約120萬人次資料,其中4%個案檢體中顯現潛血反應,但在醫療院所和衛生所的緊迫追蹤下,仍只有68%的民眾完成後續大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結果有4%為大腸癌(男4.9%,女3.7%)、46%有息肉(男57%,女37%)。

林育民表示,比較篩檢與癌症登記之大腸癌期別個案分布顯示,篩檢可大幅增加0-1期個案所佔的分率,由21%增加至42%,並大幅將第4期個案所佔分率由23%降至9%。

根據2018年台大醫院內科李宜家教授的研究團隊分析資料顯示,若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越早進行大腸鏡檢查,其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愈低;越晚檢查者,相對罹癌風險會增加,「特別是超過1年才做大腸鏡檢查者,罹患大腸癌風險更高達2.8倍。大部分的息肉都能在做大腸鏡的同時進行切除,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由於大腸癌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美國消化系醫學會(AmericanCollegeofGastroenterology)於2021年發表新的大腸癌篩檢指引,有重大修正,過去建議年滿50歲開始大腸癌篩險,最新指引下調至45歲開始做大腸癌篩檢。

美國消化系醫學會於2021年發表新的大腸癌篩檢指引,最新指引下調至45歲開始做大腸癌篩檢。(圖片來源/acworks@photoAC)

無症狀大腸瘜肉也要做篩檢嗎?

林育民也提到,若大腸癌發展至中後期,則開始有症狀產生。

「一般而言,右側大腸由於管徑較大且糞便仍屬液狀,腫瘤較不會產生阻塞,因此常因大型腫瘤表面發生潰爛出血造成血便、慢性貧血(頭暈、走路喘)、腹部脹氣、腹瀉、腹痛、體重減輕等症狀而診斷。左側的大腸管徑較窄,腫瘤易造成腸阻塞而引起便秘、腹脹腹痛及糞便變細;此外排便習慣改變、解血便也是常見的症狀。」

林育民表示,直腸癌由於腫瘤很接近肛門口,而可能有「裡急後重」的現象,也就是常常想要排便但又排不乾淨,有時還有嚴重的便秘及解血便情形。

因此,針對無症狀的大腸瘜肉及早期大腸癌,林育民建議民眾45歲開始每1-2年做大腸癌的糞便篩檢是一經濟有效的預防方式。但他也提醒糞便潛血檢查並非百分之百,可能有偽陰性或偽陽性(大腸發炎、痔瘡等)的結果,當有任何異狀或身體產生症狀時,仍應找專科醫師做必要檢查。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