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5歲的泡泡男孩(化名),2年前從公園返家,雙腳出現一顆一顆紅點,以為是蚊蟲叮咬痕跡,沒想到紅疹範圍逐漸擴散至全身,且越抓越癢,就醫才知道是異位性皮膚炎。
此外,泡泡男孩的異膚會與汗皰疹一起發作,讓全身皮膚密佈泡泡、彈指可破,讓媽媽每天看著手上20條藥膏,卻不知道哪一個才真正有效,就連類固醇也用到泡泡男孩一個半月體重從16公斤增加到20公斤,讓媽媽自責不已。新冠疫情期間,男孩也因雙手都是傷口,成為全幼兒園唯一不能噴酒精、勤洗手的特例,讓媽媽心疼不已......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副院長洪志興表示,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又稱為濕疹(eczema),是一種慢性發炎且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主要表現症狀包括嚴重搔癢、紅斑、丘疹、皮膚乾燥無光澤,「但反覆搔抓破皮滲液,長期下來易造成皮膚苔癬化,變得又厚又硬。」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約每10位兒童就有1人罹病,且影響的不僅在於個人皮膚,更關乎健康與整個家庭......
(延伸閱讀:歷經7小時手術...北榮成功為3歲末期腎病童移植「成人腎」 脫離終生洗腎痛苦 )
類固醇、免疫調節劑恐影響生長又傷肝腎...長期用藥安全嗎?
洪志興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搔癢特別好發於夜間,嬰幼兒半夜搔抓造成睡眠品質變差,容易影響生長激素分泌與發育。他也提到,嬰幼兒異膚反覆發作,長期也會增加焦慮憂鬱、傷口感染甚至需住院治療的風險,對未來人格發展與成長易有不良發展;「就連家人的生活,包括睡眠、經濟與人際關係也面臨巨大壓力,尤其是媽媽,經常被責怪為不用心照顧孩子。」
洪志興提到,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的皮膚,即使在沒有病灶的部位,也有潛藏發炎的情形。他指出,根據英國研究針對11,181兒童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平均追蹤10年,發現憂鬱症風險會隨異膚病情嚴重程度而升高,且年紀愈小則影響愈大。
他也提到嬰幼兒中重度異膚治療上更為困難,包括按時用藥具挑戰性(尤其當不同部位需要不同外用藥物和使用頻率)、須顧及類固醇使用是否影響嬰幼兒患者的發育和身材,以及須考量免疫抑制劑的長期使用與劑量,是否可能影響免疫系統發育。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姚宗杰表示,嬰幼兒也是最讓家長憂心的族群,但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中,6歲以下嬰幼兒所占比例最高,且大部分2-3個月時就發病。
生物製劑精準鎖定IL-4、IL-13抗體
所幸,在泡泡男孩的媽媽鍥而不捨下,終於找到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林口長庚醫院兒童皮膚科主治醫師楊靜宜,並嘗試接受生物製劑治療。
楊靜宜進一步說明,臨床針對嬰幼兒異膚,會依據病情嚴重程度而給予不同強度的藥物,「但嬰幼兒發育尚在起步階段,長期使用類固醇容易有皮膚變薄萎縮、肥胖、影響發育等副作用隱憂,經常使用免疫抑制劑需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就連餵藥也需考慮寶寶的吞嚥能力、是否會吐光。」
隨著醫療進步,目前也有安全性高且有助長期穩控疾病的生物製劑可以選擇。楊靜宜將人體比喻為一個國家、而皮膚為城牆,「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除了自我的城牆較薄弱,另一部份來自自我免疫軍隊叛變,當編號4跟13的軍隊叛亂了、去攻擊自己城牆(皮膚),就會造成反覆的發炎反應。」
洪志興表示,「傳統治療方式會將所有抗體不論好壞都是消滅,但生物製劑則是精準鎖定叛亂的IL-4、IL-13抗體做壓制,影響層面小,安全性高,6個月以上寶寶也能在醫師建議下使用,幫助長期穩控異膚。」
異位性皮膚炎引發食物、鼻過敏和氣喘的風險較高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皮膚科教授朱家瑜表示,國際醫學專家Thomas Bieber去年《JACI過敏及臨床免疫學期刊》發表的一篇研究就提到,異位性皮膚炎是「過敏進行曲」(Atopic march)的驅動者,只要屬於早發、年輕與嚴重3種型態,未來引發食物過敏、鼻過敏和氣喘等過敏相關疾病的風險也較高。
研究指出,生物製劑精準治療,若能早期介入嬰幼兒中重度異膚治療,不但有助長期緩解症狀,也有機會早期阻斷過敏進行曲,降低近4成過敏相關疾病的風險,達到類似調整體質的效果。
食藥署今年放寬生物製劑可用於6個月以上中重度異膚孩童,但朱家瑜表示,目前健保給府範圍仍停留在12歲以上中重度患者,若家長想讓孩童及早使用須自費,不過洪志興表示,相信很快會納入健保給付。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與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也在兒童節前夕舉辦記者會,鼓勵家長對於嬰幼兒異膚治療要趁早,「把握6歲前積極治療,配合多方照護,定期回診、持續用藥、做好保濕,異膚兒童也能像其他小孩一樣享受快樂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