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71型病毒是一種病毒性感染疾病,尤其常見於幼兒及兒童,而這種病毒在亞洲地區尤其常見。
根據疾管署資料指出,在所有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之外,以腸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
疾病管制署6日表示,國內近期新增2例腸病毒71型輕症病例,皆位於北部,分別為6歲男童(有發燒、頭痛、嘔吐、口腔出現小紅點、手肘小紅疹等情形)及1歲男童(有口腔出現水泡、發燒、呼吸喘、心跳偏快、肌肉無力、抽搐症狀),經住院治療後症狀均已緩解;今年累計4例腸病毒71型輕症個案。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去年一整年沒有在社區監測到腸病毒71型個案,在2021年夏天前偵測到後就未看見蹤跡,如今累計4例腸病毒71型個案是警訊。「一方面是因防疫鬆綁,民眾戴口罩、洗手習慣鬆懈,另一方面是一般民眾出遊等社交接觸比過去新冠疫情時增加。」
究竟腸病毒71型有哪些徵兆?民眾又該如何預防?
(延伸閱讀:人物專訪》心血管阻塞該放支架嗎?名醫洪惠風:在「這類型」病人身上差異不大 )
疾管署監測:腸病毒疫情傳播風險上升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今年3月26日至4月1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4,113人次,較前一週(3,177人次)上升29.5%且高於2020-2022年同期,近幾週呈上升趨勢,整體疫情傳播風險上升。
疾管署指出,近期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以克沙奇A型為多,同時有腸病毒71型及D68型病毒活動。今年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累計1例,為感染腸病毒D68型;去年累計3例,分別2例感染克沙奇A2型及1例感染腸病毒D68型,其中1例死亡(感染D68型)。
腸病毒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此外,新生兒則可能透過胎盤、孕婦分娩過程或產後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
羅一鈞表示,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感染腸病毒後,約2到10天(平均約3到5天)會開始出現症狀。
疾管署說明,目前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且近期腸病毒輕症疫情持續上升,又因清明連假期間,民眾南來北往交流頻繁,易造成疾病傳播,呼籲民眾應做好個人衛生,平時以肥皂正確勤洗手,家中幼兒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落實生病不上課,並注意居家環境的清潔消毒,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
疾管署強調,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疾管署整理以下10項關於腸病毒的預防方法:
1. 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 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 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 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 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 新生兒及嬰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 在接觸或哺育新生兒前應洗手,必要時務必更衣、戴口罩;除母親或主要照顧者以外的人員儘量避免接觸新生兒。
9. 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10. 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酒精對腸病毒效果有限,建議使用含氯漂白水
至於環境消毒,疾管署表示近年民眾習慣使用酒精,但酒精對於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建議使用含氯漂白水進行環境消毒,調配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及圍裙,並注意環境通風。
一般環境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濃度為500 ppm,即8瓶1,250 c.c.保特瓶清水加入100 c.c.漂白水;用於處理腸病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汙染的消毒水濃度則為1,000 ppm,即8瓶1,250 c.c.保特瓶清水加入200 c.c.漂白水。疾管署提醒,環境、器具等於消毒水擦拭完畢後,靜待10分鐘再用清水擦拭一次,才算完成消毒步驟。
疾管署也再次提醒,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更多腸病毒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