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國造後續艦預算 將交下任總統決定

政治

耗資500億元的潛艦國造原型艦,最快於明年5月正式下水,國安高層原本規畫第2艘到第8艘的後續艦,擬先以特別預算完成編列。

如今,因明年度稅收預估調降,與預算排擠等問題,再加上原型艦完成建造後,還需進行作戰測評與修正,後續艦預算,將留待下任總統來決定。

潛艦國造原型艦最快要到2025年5月才能完成作戰測評,知情人士證實,2到8艘後續艦調整與預算,將留待下屆新選出的總統決定。

國安會原傳出有意為潛艦國造2至8艘後續艦,急編規模達3000億元特別預算,包括國安高層與台船曾多次釋出相關訊息。

直到國防部於今年2月6日發布新聞稿稱,要待原型艦完成作戰測評,才能下達量產決心,政策出現轉變。

軍方人士近期證實,後續艦預算,要等到原型艦2024年5月下水,和完成作戰測評後,看後續需如何改進,才會再逐年、分艘編列相關預算。

(更多新聞:潛艦國造原型艦作戰測評最後一關曝光 專家:最快2025年漢光演習驗證

王定宇:可先提特別條例,廠商投書盼續量產

對此政策方向,立法院國防委員會、民進黨籍立委王定宇表示,由於原型艦在明年5月下水,接著還要進行作戰測評,至少需時一年;如確定此一政策方向,潛艦後續艦預算,應該會由明年新任的總統來決定。

不過,他也建議,今年還是可以先行提出後續艦特別預算條例草案,以宣示對潛艦國造政策的全力支持。

包括錦慶、良聯、宏昇螺旋槳、吉世等潛艦國內供應商,於今日聯名投書媒體呼籲,對於後續潛艦的量產,希望國家大力支持,一起攜手潛艦國家隊,形成本土化的軍工產業能量。

不過,原型艦設計與多項裝備採用商規,且預算高於日本蒼龍級潛艦2.5倍,多次爆發軍火商亂鬥與洩密事件,引發不少爭議。

多次爆出洩密與亂鬥,專家:可採其他不對稱手段

前麥道航太駐台代表、前戰爭學院榮譽講座廖宏祥曾於2022年9月,即以Holmes Liao英文名,在《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刊登專文指出,對當時我方宣稱原型艦預計在2024年下水,達到首次海上測試的目標「似乎無法實現。」

廖宏祥以「台灣建造潛艦的風險」(Taiwan’s Risky Submarine Aspiration)為題提及,台灣無法製造潛望鏡、聲納或推進等子系統。

另從不對稱作戰角度,廖宏祥建議,台灣不應該與共軍競爭建造潛艦,且財力也無法長久承擔,而應考慮部署「水下監聽系統」(SOSUS),或是「低頻有源的監視拖曳陣列傳感器系統」(SURTASS LFA)。

另可搭配「智能水雷」和「遠程反潛火箭」(ASROC),將會比與中國競爭建造潛艦,更為便宜有效。

噸位應先小後中,王志鵬:盼擺脫政治操弄

廖宏祥分析指出,台灣潛艦在攻擊共軍發射魚雷後,必須立即迴避撤出戰場,整體作戰效益將會降低。

他建議,國防部應該認真思考先建造排水量300至500噸的小型潛艇,然後再逐步轉向建造1500至1800噸,這對於建立有效的威懾力至關重要。

備役海軍上校、中華經略國防知識協會研究員王志鵬對此指出,就這位專家所發表的內容,台灣現行潛艦國造策略,似乎並未經仔細評估和戰略規劃,也就是很可能淪為「花費高、時間長、效益低」的結果。

王志鵬認同上述相關分析與結論,期望潛艦國造原型艦能夠「逐步務實建造、擺脫政治操弄、順利完成測試、平平安安成軍」。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