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設備、5G、電動汽車等發展日新月異,在這些裝置裡,主IC晶片就像是人體的大腦,提供高效能的運算與資訊處理,而石英晶體就像人體的心臟,提供精準的時脈跳動,將訊號送達各個處理部位,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
「石英晶體在外觀來講,大家都是統一化,但是對於各項產業的應用端有完全不同的規範,所以我們在不同的產業裡面,製成的設計、材料的選擇,跟品質的控管,那些重要的因素,希華都能夠給客戶一個很安心的產品應用。」從原料生產到應用端的設計,希華晶體擁有完整的一條龍產線,總經理曾榮孟以做出讓客戶滿意的品質,為企業經營的基礎,也讓希華站穩在台灣市場的腳步。
「石英晶體就像人體的心臟」,石英元件在科技發展有關鍵地位
希華晶體成立於1988年,由曾榮孟與哥哥曾頴堂共同創立。但曾榮孟與石英晶體的淵源最早可追溯自1975年,當時他進入一家日商晶體製造廠工作,任職十餘年期間,不只讓他對石英產業從陌生到了解,也看到了石英元件在未來科技的關鍵地位。
一顆顆微小精細的石英元件,看似不起眼,卻是許多電器產品中不可或缺的頻率控制元件。曾榮孟形容,這個零件就好像心臟一樣,一旦這顆晶體停震了、壞掉了,再好的機器都沒有辦法運作。
石英元件的應用更是廣泛,從早期的BB Call、黑金剛到網路時代的3G、4G、5G,還有藍牙、WiFI等都必須使用到這個頻率控制的元件,幾乎是所有電器產品,從家電、汽車到醫療器材都有石英晶體的運用。
35年來,希華晶體耕耘網路通信、互聯網與穿戴裝置、手機、電腦與消費性電子產品,及車用電子等應用領域,以垂直整合企業模式,從人工晶棒長成、石英頻率控制元件之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提供多元產品組合,對應各項市場與產品所需,在台灣已占有一席之地。
洞悉產業發展,打造完整一條龍供應鏈
「前端的生產跟後端的服務,就是我們整個希華公司的核心技術,」曾榮孟肯定的說。
而希華晶體如今能擁有一條龍服務產線的關鍵,就不得不提2000年併購同業日本明電通信株式會社,成立日本希華科技株式會社布局的遠見。
曾榮孟說明,除了國內沒有石英原料,只能從日本進口的原因,看中的還有這間公司的長晶技術跟設計能力,因為石英元件在日本是最先進,在材料面、人才面都比較齊全,於是併購時,也將人才轉移到台灣。
這些技術人員,不僅成為後續希華晶體開發小型化、高頻與光電領域產品的動能,也成了希華供應鏈整合的第一塊拼圖,與希華在南科的石英晶棒長晶廠、竹南的威華微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再到台中廠加工製成,完成客製化一條龍的服務。
導入微機電製程創新研發技術,不只全國第一還與日本並駕齊驅
在這過程中,希華敏銳地掌握電子產品輕薄短小、快速光電寬頻傳輸與高頻通訊的發展主流,也邁向更高階的產品研發,且導入微機電(MEMS)製程生產音叉系列石英元件產品,與日本並駕齊驅。
曾榮孟說,音叉產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計時,手錶等電器產品的控制元件都會用到這樣的音叉產品,「那這音叉產品在台灣只有希華在生產,目前在全世界裡面能夠做這樣生產的除了日本,那就是我們。」
重視人才培育與設備的投資,對的人做對的事就會有好的產品
直到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因應通訊、視訊需求,電子產品的需求強勁,市場非常熱絡,甚至希華晶體的業績與獲利還創下歷年新高;但在疫情後期需求疲弱,對希華來說無疑是一個危機。
不過,曾榮孟不悲觀,更將此危機視為轉機,「未來我們會著重在內部的管理,如何數位化、如何提升製成的良品、減少成本的發生等,來做管理面的規劃,還有研發產品的研發工程師的培訓。」曾榮孟說。
疫情來的迅速,產業的變動也從不會停下腳步,接觸石英晶體產業近50年的曾榮孟明白,「團隊有對的人,做對的事,就能做出對的一個產品」。產品的研發要能持續開花結果,其實設備的投資與人才的培育都需要去經營,而團隊人才的養成,更需要長時間的過程,絕非兩、三年就能成為團隊的核心。
堅實的核心,追求穩健成長希華晶體往世界邁進
展望未來,希華晶體以成為全球石英頻率控制元件解決方案領導廠商為目標,並鎖定發展WiFi6、WiFi7的基地台與通訊裝置的應用,曾榮孟也看中電動汽車市場,未來將加積極投入這一領域。
希華晶體發展至今已35年,除了奠基於曾榮孟兄弟在日商工作時學習到的嚴謹工作態度與細緻化的管理外,能動洞悉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布局希華下一步走向,掌握人才、發展核心技術,更是希華晶體多年屹立產業的關鍵。
石英晶體在溫度變化時,影響震盪頻率的彈性係數與尺寸變化輕微,因而在頻率特性上表現較為穩定,曾榮孟就如同石英,追求穩健成長不躁進,帶領希華晶體往世界邁進。
註:作者鑫傳國際全名為「鑫傳國際多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