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謝謝你幫我寫推薦信,我準備出發去參加複試了」一位九年級的學生凌晨五點多在路上留一段訊息給我。
這是一位曾經令老師頭痛的孩子,因為情緒上有些狀況,因此進來學校的時候,經常違反一些規定。
但這幾年學校不斷帶著他學習,不管爬山、騎車、服務、專題比賽等等。經過真實世界的磨練後,他的心性逐漸穩定,有一次晚上我煮飯給他吃,吃完後,他自己自動地收拾碗盤,把剩下的工作一一做好,我看著他的身影,和二年前相比,很難想像他曾經轉過多所學校,是老師頭痛的小孩。
類似這樣的生命故事,實在太多太多了。
核心價值與師生文化
這幾年教育的草根革命,不斷地發展各種教學法,適度的解決老師教學上的問題,然而各種模式有個最大的支撐點:那就是文化,一種師生相處的學校文化,具有核心價值的文化,否則會培養出無法利己利人的下一代。
台灣的教育教我們知識,一套設計好的知識,早期的課程標準,直到近幾年發展出綱要,希望孩子擁有能力與素養。
然而學校該給孩子的知識與經驗,幾年下來我們給了嗎?在教室內:教的是知識,在教室外,教的也是知識。曾何幾時,我們可以帶給孩子真正適應社會的素養。
適應社會的公民
知識與生活能力中間有段差距,必須靠真實情境來轉化,然而根據2014年教育部的調查,北部某一縣市的學生,一星期扣除下課時間,跟戶外接觸的時間只有30.5分鐘,而跟3C產品接觸高達1240分鐘之久,顯然我們的孩子已經跟世界疏離。而學校不斷的強化知識的結果,高壓力低興趣已經腐蝕我們的下一代,孩子從課堂逃離,只因為沒有成就感。
於是乎,我們要求孩子要有成熟的公民素養,但素養不是讀書讀來的,是要在真實情境中具體實踐出來,口號、教條、校規是無法培養一個真正關心土地、具有成熟公民素養的國民。
那為什麼不教?為什麼不帶孩子去參與這麼重要的議題?沒時間?考試又不考?那不能碰?在種種原因下,基本的生活素養和公民素養,就如同台灣早期畏山懼海政策一樣,能夠遠離就遠離,最後都要等到孩子長大了,到了社會才開始培養。
美國知名環保作家瑞秋卡森曾說:「如果事實是種子,可在日後產生知識和智慧,那麼情感和感受就是孕育種子的沃土,而童年時光是準備土壤的階段。」意思是中小學是人格特質定型的階段,這麼重要的時期,我們卻有意無意的忽略他,以致於影響國家重要的文化涵養,在中小學階段沒有真正的去實踐,國家當然面臨重大紛爭時,無法呈現文化的深度。
於是乎,近來可以看見台灣各地歧視用語、霸凌、惡意攻擊等等,都是腦海中欠缺文化素養所產生的行為模式,大至國家平權、國土亂伐,小至隨意丟垃圾、不尊重路人,都是過度強調知識功利後的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在真實情境中去探討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在過程中培養價值判斷,這才有辦法培養成長的社會公民?問題是,我們老師不擅長掌握相關議題,當然就不可能培養出成熟的未來公民。
因此,這社會面臨的是教育失衡的問題,偏向智育,以致學生面對社會紛爭時,其判斷力、統整能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等等,會欠缺經驗,目前大人也是如此。成就孩子,不能只在學業成績上出類拔萃,這幾年的翻轉教育,似乎開啟了學校的活力,但這仍然在知識上打轉,只有朝向實踐的創新教學,才能充分理解套裝知識。
美國學者加德納提出孩子有不同的特質,成就孩子要能夠讓孩子面對人、社會與環境不斷的互動下,可以看到孩子有學習的渴望、生活的信心、生命的喜悅、創新的勇氣、即興的美學、共好的智慧。
而這些成就元素,會隨著成熟度展現出自主能力,相對的學業成就也會提高(有實證研究),台灣這幾年出現很重要的斷層,那就是學習與生活失去連結。
沒有基本的生活的態度與公民素養,台灣會面臨土崩瓦解的社會撕裂,這是國力問題,只是大家不去注意,這裂痕越來越大。
本文由陳清圳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