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200萬人憂鬱症就醫不到3成》諮商心理師:出現「這些症狀」應盡快尋求專業幫助

心理衛生

出道近30年的國際巨星李玟Coco,5日驚傳因憂鬱症輕生過世,李玟的二姐李思林也在臉書證實,透露李玟於7月2日在家輕生,送院後一直昏迷,經醫院團隊努力搶救及治療,最終於7月5日返魂乏術,與世長辭,得年48歲。

李思林表示,「感恩上天賜給我們一位這麼善良的天使,希望現在她去了更快樂的地方,不再受抑鬱症煎熬;相信上天一定會給她一個最好的安排!」

在大眾面前總是呈現開朗樂觀形象的李玟,如今以極端方式離世震驚華人圈,其長年受憂鬱症所苦的經歷,再度使大眾意識到憂鬱症之於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48歲動感天后李玟猝逝震驚社會 女性身心健康不容忽視

全台約200萬人苦於憂鬱症,就醫率卻不到3成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目前全台保守估計至少超過200萬人、約8.9%患有憂鬱症,其中重度憂鬱症患者占5.2%、約125萬人;「換句話說,我們身邊的親友,都可能有人正遭遇憂鬱風暴,但其中實際就醫比例卻不到3成。」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胡延薇指出。

胡延薇強調,許多民眾在身體健康出狀況時會直接就醫求助,「但遇上心理困擾時,卻因民眾對其認識有限,加上整體社會觀念與文化氛圍影響,求助比例還是遠低於其他生理疾病。」

胡延薇表示,憂鬱症就如同「心的感冒」,民眾應在生活、工作日常之餘,關注自己的作息、心情,當情緒已經影響到日常活動運作,如食慾變化、睡眠品質不佳、專注力下降、自我價值感降低、情緒低落且反覆出現自殺意念長達2週以上,便可能是憂鬱症徵兆。

很多人以為憂鬱症只有情緒低落,但胡延薇強調,「它更有可能進一步影響到身體功能,出現記憶力退化、幻覺、身體疼痛、感官鈍化或是自殺。」

諮商心理師:出現「這些症狀」應盡快尋求專業幫助

據統計,全台2022年自殺死亡人數為3,787人,較前年增加202人,增幅為5.6%,諮商全聯會媒體與公共關係委員會委員林子翔表示,心理疾病如同看不見的殺手,唯有民眾有意識地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遠離憂鬱」。

諮商全聯會媒體與公共關係委員會委員陳劭旻也呼籲,「民眾若遇食慾變化、睡眠品質不佳、專注力下降、自我價值感降低、情緒低落且反覆出現自殺意念長達2週以上等狀況,應盡快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資源,如身心科就醫,同時搭配心理諮商、自我照顧活動或團體課程等,或是向縣市衛生局所屬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求助免費相關資源。」

WHO也強調「沒有心理健康,就不是真健康」,並在2020年對全球呼籲─憂鬱症是當今排名第二需被重視的疾病。

罹患憂鬱症時如何幫助自己?

罹患憂鬱症時如何幫助自己?「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提供以下建議:

1. 設訂實際可行的目標,並且不要求過份的責任感。

2. 將大任務拆成很多小部分,按照先後順序來排序,逐一完成。

3. 嘗試與人群在一起,試著去信任別人,這會比孤單一人好得多。

4. 參與讓你覺得不錯的活動。

5. 稍做運動、看電影或參加宗教活動,與其他有益的社交活動。

6. 期待你的情緒「逐漸」改善,而不是「馬上康復」。病情改善通常要花一些時間的。

7. 憂鬱期間不適宜做重大決定,例如離婚、結婚、離職等,最好多跟信任的人討論。

8. 憂鬱期常會有負面思考,這是憂鬱症的症狀之一,等到情緒改善之後,就會消失的。

9. 讓你的家人或朋友幫助你。

家人或親友得到憂鬱症,旁人該如何協助?

而當家人或親友已經得到憂鬱症,旁人該如何幫助他?「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也提供以下建議:

1. 自我教育:多涉獵相關的書籍或網站,多與一些相關的互助團體或醫療機構聯絡。

2. 多發揮同理心:設想自己罹患憂鬱症的樣子,想像憂鬱症的痛苦,精神疾病被污名化的困境等。

3. 照顧自己:憂鬱情緒是會傳染的,要讓自己輕鬆一下,例如外出訪友,去度假,去喘息一下。

4. 當焦慮、擔心、惱怒或挫折時懂得去找朋友傾吐或專業人員。重點是要將挫折傾倒掉而不要堆積在心上。

5. 當生病家屬需要時隨時可在左右:給他肩膀可以哭訴,或只是傾聽他們的心事。

6. 記住憂鬱症病人所說的與所做的,並非其真實的性格:憂鬱症會讓人失去社交功能,他們可能會生氣或害羞。當憂鬱症病人生氣時,其實是在氣自己。有時憂鬱症的婦女不會有性慾,這並不代表她不愛你了。

7. 憂鬱症患者並非懶人:他們真的病了!一般日常生活例如做家事等都可能是不可能的任務。你必須讓他們暫時減少這些事物的負擔,就像他們暫時罹患感冒諸事不宜般。

8. 規則看診與藥物治療是很重要的:幫助看緊藥物服用的規律性,協助他減少藥物的恐懼心,讓他知道自己並沒有發瘋。

9. 無時無刻提供希望:可以是宗教信仰、他可愛的小孩子或其他他藉以存活下去的憑藉。

10. 無條件的鍾愛他,讓他知道你感到挫折的是疾病本身,並非他本人。

諮商全聯會也籲請政府持續將資源與專業人力挹注於校園與社區場域,帶領心理健康專業守護台灣的各個角落。

《信傳媒》關心您: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個尋找出路的機會;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