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將出席海峽論壇 她是代表誰提出兩岸政治定位?

國民黨

­海峽論壇今年將邁入第九屆,目前已確定在六月中旬舉辦為期一周的活動,國、共兩黨都十分重視這個平台的運行。由於,近年來北京對於台灣青年世代的關注,所以本屆論壇的主題設定為「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此呼應了對岸先前提出「三中一青」、「一代一線」的意涵,可以預見,今年的海峽論壇將關注兩岸青年及基層群體議題。

海峽論壇是兩岸交流的一部分,也是國共兩黨溝通的重要平台,因此,每年舉辦時,會聚集許多黨政、商界、青年等人士與會,對部份有意赴會的人來說,出席並發表個人看法,有助於提升自己在政商舞台上的能見度,當然,媒體會聚焦在重要與會人士的談話,尤其是涉及兩岸敏感議題的觀點,此攸關了兩岸關係的發展與互動。

國民黨黨主席洪秀柱確定會出席今年的海峽論壇活動並致詞,盛傳她會在致詞中提出「具有分量」的兩岸主張,可能包括:兩岸政治定位、反對台獨、深化九二共識及推動和平協議等內容。

海峽論壇:洪秀柱的畢業旅行!
只是,國民黨剛歷經黨主席改選,吳敦義以過半數黨員支持獲選為新任主席,洪秀柱無法連任,這次她仍以黨主席身分親自出席海峽論壇,雖然對岸勢必以高規格來接待,輿論猜測也將可能和習近平見面,是繼2016年11月首次洪習會之後的二次會談。

但是,這不只是洪在卸任前的畢業旅行,也會是對吳敦義接任後起一定程度的政治效益,也可能會定調未來國共互動的準則,尤其國民黨內知情人士拋出在卸任後仍會積極參與黨政事務,又以當前洪、吳兩人陷入交接風波的尷尬情境,洪出席海峽論壇或許對吳來說不完全是燙手山芋,但無法「操之在吳」的兩岸議題會是一個緊箍圈,此也解釋了吳一再表示願以黨主席身分出席國共論壇的用意。

筆者比較關心的是,洪秀柱可能提及的兩岸主張,以目前拋出的風向球來看,實質內容應毫無新意,她在2015年參選總統所談到「一中同表」的概念,認為兩岸交流不能「只經不政」,應該往政治共識的方向進行;當時便引起輿論撻伐的風波,時任總統的馬英九還特別為此強調「一中各表」的原則,洪的作風掀開了茶壺裡的黨政權力風暴,也因此去年洪率團訪中時,便提出「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來緩和各界的疑慮。

一中同表的兩岸政治定位將置台灣於危險之地!

可以理解的是,就北京對「一中原則」的立場而言,洪的「一中同表」在中國是有市場且被接受,比起「九二共識」利益結盟的關係,「一中同表」會使兩黨的政治互信基礎更為堅實,且更貼近「統戰」的宣傳價值。

一直以來,兩岸關係一直存在社會價值的差異性,政治制度所蘊含的文化精神也有所不同。過去兩岸互動,雙方都選擇有利於己方的詮釋說法,本可以解決當下敏感不易解決的矛盾,但九二共識的真面目一再彰顯,從各表走向更明確的一中原則時,傾斜的意識形態和主權認知都不利於台灣的自主性,這也是當前台灣民眾的疑慮所在。

若知情人士所透露的消息屬實,洪秀柱六月出席海峽論壇的致詞稿會有最完整也最具代表性的兩岸論述,而且會涵蓋前述所述的四大面向,筆者不得不感到擔憂且無奈,畢竟中方一直對台採取差別對待方式,從「拉藍打綠」到「官民兩分」的「以台制台」策略,任何過度傾斜且不切實際、與民意脫軌的兩岸論述,都將增添兩岸誤判的可能性,正好落入北京對台統戰的圈套。

就憲政主義的精神來看,總統的職權來自憲法規定所賦予,依我國憲法賦予總統有維繫國家安全的職權,以當前兩岸仍存有軍事敵對的狀態下,縱然有密切的經貿、人員等交流;但北京仍未放棄武力侵台的手段,我國仍有國家安全的疑慮,就此以學理跟實務的角度來看,兩岸本就係屬總統的職權之一,尤其總統具代表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象徵地位,是無法被任何政治團體所剝奪甚至不應越俎代庖。
國民黨應該學習做一個「忠誠」的反對黨!
當然,政黨或社會團體可以有自己的價值信仰,如同國民黨對於「九二共識」和「反對台獨」的堅持,雖然不見得在國內可以獲得多數的支持,但這是多元社會的一環,也是台灣民主自由價值的象徵,這無需爭論。只是,對於國家權力的分配與設計,政治團體應當回到對國家體制的尊重,畢竟任何團體或個人都可以透過選舉來參與公共事務,也都有機會掌握政治權力和國家機器,對制度的尊重,一來維繫政治制度的穩定運作,二來反映了民主精神的真諦。
兩岸政治定位是兩岸談判的深水區,更遑論簽署「和平協議」的可能性實低,這不是一朝一夕或單一團體可以自以為是的代表整個台灣便可解決,也不該是在國內仍未對兩岸定位有共識的形塑便與對岸進行談判,況且國民黨不是執政黨,洪秀柱也不具有公權力。
更何況有關兩岸敏感的政治議題,本就觸及現狀、主權等界定和陳述,身為在野黨的國民黨應當尊重執政黨的權力,而不是一再「代位介入」自詡為官方來進行兩岸政治議題的交涉,甚至觸動具公權力的談判與聲明。筆者以為,假若國民黨不願做好「忠誠的反對黨」的角色,對國家體制毫不尊重,不但會被民意唾棄,更會置台灣民主政治陷於危險,同時讓兩岸走入不健康、不正常的境地。
此外,中國對外交涉政治議題時是以實力原則作為考量,洪秀柱即將卸任黨主席即便提出符合北京口味的兩岸主張,都無法真正代表國民黨往後的立場,就算不考量目前台灣政黨生態的現況,筆者認為以目前兩岸現況,對岸也難有更突破性的回應,更可能依舊是往常的互動模式與論述內容,難有新意。
吾人深感兩岸關係的發展不應單線運作,尤其國內仍未取得共識的前提下,一個政治領袖若自我放大代表性,不但與現實相左,也都無助於國家利益最大公約數的凝聚。其實,就兩岸長期穩定發展來看,綠、藍、紅應一同從思索如何凝聚在基本認知上的共識出發,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執政黨應謹慎帶領國家發展,在野黨應忠誠地扮演制衡監督的角色,方才是兩岸長治久安之道。

社群評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