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今(5)日公布8月底我國外匯存底為5654.67億美元,較上月底減少10.26億美元,結束連10個月的上升,成為從去(2022)年9月以來,外匯存底首度減少。
央行分析,外匯存底減少主要因素為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主要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動以及為維持外匯市場秩序進場調節,而8月份也是今(2023)年首次央行進場調節拋匯。
8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臺幣存款餘額共折計5625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99%。
央行:外匯調節10億美元不算大
外匯局長蔡烱民指出,8月份除了股市外資大部分為賣超1千億台幣左右外,匯市部分受到亞洲鄰國幣值貶幅大,例如人民幣及韓元等,市場處於觀望狀態,供需處於單向,進而導致外匯存底減少10億美元左右,「但其實減少金額並不大」,他說明,因為2、5、8、11月為債券收息較多的月份,考慮到利息收入,「10億並不是做一個很大的調節」。
對於人民幣貶值是否影響台幣?蔡烱民表示,人民幣在8月人行也有很多政策出台,目前已經回穩,匯價在7.29~7.3附近,台幣在8月份變動也不大,「並不是以升貶來看」,還是會以交易日外資買賣超情形而定。
主要貨幣皆貶,升息循環已到尾聲
蔡烱民表示,本月主要貨幣對美元貶值,美元升值1.73%、歐元貶值0.83%、英鎊貶值1.03%、日幣貶值2.88%、新加坡幣貶1.79%、瑞士法郎升3.11%、人民幣貶2.04%、澳幣貶2.86%,台幣則貶值1.4%,貶值相對較小,而在主要貨幣貶值下,使我國外匯存底本月小幅減少。
針對主要國家升息循環是否已到尾聲?蔡烱民表示,台灣匯、股與債市依然受到美國經濟的情形影響,目前國際上已經認為美國脫離硬著陸的可能,因此其債、股市殖利率與美元都呈現上漲或強勢,他認為,美國9月依然會再升息一次,而11月市場則還未有所共識,「國際市場普遍看法是認為(升息)已經進入尾聲」,且現今國際對於美國經濟都認為比較穩定,加強了尾聲的看法。
蔡烱民額外補充,並不只是市場認為聯準會將降息,依照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過去的預測之中位數和點陣圖,明後年也是會降息,僅是各方預設降息時間點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