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藥就該馬上好?藥物副作用比作用多可自行停藥?醫師解答民眾用藥常見4迷思

醫藥保健

藥物是治療疾病的武器,然而醫病雙方對用藥的認知落差,不僅會影響療程的完整性和治療效果,也可能使病人因誤解而有所抱怨,甚至造成醫病之間的衝突。

致力推動醫病溝通的高雄長庚醫院教師培育中心主任陳志弘醫師指出,部分用藥迷思可能影響病人配合用藥的意願,建議醫師多傾聽、理解病人需求,病人也要參與討論、了解治療計畫,醫病建立用藥共識,才能有效治療。藥害救濟基金會邀請他針對4個病人常見的用藥迷思,逐一解析:

吃了藥就該馬上好?了解藥物機轉並完成療程

病人往往期待吃了醫師開的藥,就能立刻藥到病除,然而陳志弘醫師表示,沒有藥物是特效藥,所謂的速效,常常只是暫時緩解症狀,醫師若能讓病人知道使用的藥物機轉是什麼,才能避免產生錯誤的期待,病人也不會因為沒有馬上好,落入反覆「逛醫院、換醫師」的惡性循環。

以胃食道逆流為例,當患者正因胃酸刺激所苦時,最快速的緩解方式就是給胃乳或是用制酸劑來中和胃酸,但這樣的防護僅治標不治本,藥效過了就會復發,真正根治的方式是要使用能減少胃酸分泌的藥物(例如氫離子幫浦阻斷劑),並搭配改變生活與飲食型態,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明顯改善。

不開最強止痛藥?觀察病程演變以對症下藥

「疼痛」是病人最不耐的感受,陳志弘醫師指出,治療上除了顧及病人感受,更重要是找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尤其初診病患,病程演變仍有許多待觀察之處,因此醫師通常不會馬上用強效的止痛藥,而是先處方一般止痛藥(例如普拿疼),不僅安全性較高,也具有「試探」性質,若能止痛,代表病情不嚴重,如果有更嚴重的疾患導致止痛效果不佳,也不會遮蔽症狀。

病人需要理解處方的用意,也建議醫師要告知病人如果不能止痛,下一步的策略是什麼,有助於建立醫病間的默契。

不敢告訴醫師沒吃藥?坦誠溝通 共同找出解方

許多慢性病往往需要病人配合按時用藥,才能讓病情穩定,陳志弘醫師說,以糖尿病為例,臨床上看到病人血糖控制不好,醫師需要先了解是不是飲食或規律用藥出了問題,但病人常常不願意告訴醫師自己沒按時吃藥,需要花費時間旁敲側擊才能確認。陳志弘建議病人可以跟醫師討論自己的難處或擔憂,其實現在的藥物選擇很多,通常可以依據病人的生活習慣和需求來調整藥物。

例如有病人原本早上吃降血糖藥,卻常在中午前就血糖過低導致「皮皮剉」,所以不敢再吃藥,經過問診發現,原來是早餐的醣類攝取不夠,因此先調整飲食,必要時再調整用藥的劑量;也有病人因為整天在外工作,導致無法按時吃藥,經過討論後,決定改用長效型的藥物,但病人需控制午餐飲食的種類,避免血糖起伏太大。

副作用比作用多?有警覺但不必過度擔心

有些病人看到藥袋上列出的副作用比適應症還要多,會擔心害怕,進而抗拒用藥,甚至可能因心理作用,覺得自己用藥後就出現了藥袋上所提示的不舒服症狀。陳志弘醫師表示,藥袋上標示的副作用,是指藥物在臨床試驗時曾經發生過的情形,而非一吃藥就會發生,臨床上選擇藥物一定會先考量病人的身體能否負荷,考量利大於弊才會使用,但醫師仍應提醒病人注意嚴重不良反應的徵兆,一旦發生特定症狀要盡快回診。

有病人對副作用過度擔心,反之,也有病人誤認副作用愈強愈有效,容易忽視警訊。陳志弘醫師曾遇過使用Statin類藥物的高血脂病人,回診時告知全身痠痛,他擔心病人產生少見的橫紋肌溶解症,打算抽血檢查來評估是否換藥,沒想到病人卻說:「有副作用代表『藥氣』在走!」這種迷思在南部尤其常見。

病人善用提問單 有限時間內高效率溝通

有效率的醫病溝通,才能讓治療發揮最好的效果。陳志弘醫師指出,有研究顯示,門診醫師聆聽病人陳述的注意力有限,最多18秒就可能會想轉移或打斷,因此病人若從盤古開天講起,反而對診斷和溝通沒有幫助。他建議病人看診前可以參考「就醫提問單」,整理這次看診的目的,並勾選最在意的問題,有助於病人在有限的看診時間內,以較聚焦且有結構的方式向醫師提問,也不會因為緊張而詞不達意。

就醫提問單參考: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2163

藥害救濟基金會邀盤點病人常見的用藥4迷思。(圖片來源/藥害救濟基金會

為促進醫病關係和諧,藥害救濟基金會秉持救濟運作的經驗與專業,近年積極投入醫療爭議預防及醫病溝通議題推廣,並接受衛生福利部委託設立醫療關懷資源專區,若有醫病溝通或醫療爭議處理相關疑惑,歡迎瀏覽網站或洽詢醫療關懷諮詢專線:(02)2351-0740。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