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總統及立委選舉即將進入倒數一百天,今年的首投族與年輕世代,再度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他們最後究竟會選票投給誰?答案沒有揭曉前沒人說得準。
目前所有的民調都指向民進黨的賴清德穩居第一,民眾黨柯文哲與國民黨侯友宜則是互有領先,兩人很認真的在爭取第二名。賴清德真的可以躺著選嗎?柯文哲獲得年輕人支持就可以「超侯趕賴」跟賴清德PK了嗎?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
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太陽花學運後,年輕人的意向牽動政黨輪替,攤開過去10年4次的選舉結果,不管是2014、2018九合一大選,或是2016、2020兩次的總統大選,選前民調獲得年輕人青睞的柯文哲以及蔡英文,當時民調都位居所有競爭者當中的第一,最後投票結果,他們也都符合預期的勝出。
從以上四次的選舉結果來看,年輕人的支持幾乎成了當選的票房保證,「得年輕人者得天下」的說法不脛而走。
拉回到現在,所有有關2024大選的民調,不管賴侯柯三腳督或是賴侯柯郭四腳督,都顯示賴清德位居第一,但是所有民調也都顯示柯文哲以壓倒性的比例獲得年輕人的支持。也就是說,今年年輕人最支持的人選並不是目前民調第一名的候選人,這讓2024大選有了與過去不一樣的變數。
2024是近10年來選舉中,第一次出現「年輕人支持的不是民調第一名」的情況嗎?其實並不是,去年的台北市長選舉,就出現了年輕人支持候選人與民調第一候選人不一致的情況。
一、投票率
去(2022)年11月的九合一大選,台北市呈現蔣萬安、陳時中、黃珊珊的三腳督選局,選前坊間所有民調都顯示國民黨蔣萬安第一,民眾黨黃珊珊與民進黨陳時中則是互有領先,兩人在搶第二名。
以市話為主的民調,陳時中領先黃珊珊珊取得第二名,但如果是一半市話一半手機的民調,黃珊珊就會超陳時中成為第二名。從當時坊間各種民調可以看到,民調穩居第一名是蔣萬安,但年輕人最青睞的是黃珊珊。
後來選舉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民調第一的蔣萬安勝出,陳時中第二、年輕人青睞的黃珊珊落到第三名。這難道是加入手機的民調後失準嗎?當然不是,「關鍵就在於投票率。」一位民調專家透露。
專家表示,2016、2020兩次總統大選受到了太陽花學運以及反送中運動的影響,2016年整體投票率是66%,後來中選會回溯,那一次年輕人雖然大多支持蔡英文,但年輕人的投票率只有五成,但是2020年受到香港反送中效應的影響,讓那次總統大選整體投票率衝高到74%,中選會的研究年輕人投票率高達七成。
那一次年輕人全部站出來把票投給蔡英文,讓蔡衝出了史上最高817萬票,換言之,投票率70%是個指標,超過七成的投票率就代表年輕人傾巢而出。
所以回頭看去年的九合一縣市長大選,六都與各縣市的平均投票率僅約61.22%,台北市66%投票率算是六都當中較高的縣市,不過也沒有超過70%,這樣的結果顯示,許多原本在手機民調裡表態挺黃珊珊的年輕人最後並沒有真正出來投票,這也反應出年輕人的投票率偏低以及不確定性。
二、仇恨值
當然去年的台北市長選舉,蔣萬安可以勝出,還有另一個因素,那就是蔣萬安雖然不是年輕人最愛,但是年輕人也並不討厭蔣萬安。
當時的民調顯示,年輕人雖然最愛的是黃珊珊,但民調領先的蔣萬安,年輕人也沒有很討厭他。所以,去年的台北市長選舉,就不會像是2020總統大選,年輕人因為討厭韓國瑜,擔心韓國瑜當選,所以一定要返鄉投給蔡英文。去年的台北市長選舉,年輕人並沒有很強烈的動機或是仇恨值說,一定不要讓蔣萬安當選。
仇恨值,是催化年輕人出來投票的關鍵所在,蔣萬安出身蔣家,他的幕僚當然深知這一點,所以一路在競選策略上,蔣始終小心翼翼,維持好形象,只針對政策批評,走中道路線不罵人也不攻擊人,儘量與深藍保持距離,最後年輕人沒有大舉出籠,他穩穩的拿下到偏藍光譜的選票,順利當選台北市長。
其實從去年黃珊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年輕選民的高度不確定性,而全手機民調因為比較容易接觸到年輕人,而且是有熱情的年輕人,自然也會比較容易讓外界解讀為,是比較有利於柯文哲的民調結果。
三、年輕人投票率不穩定
確實,全手機民調結果,對侯友宜最是不利,也最不公平。就手機民調的特性來看,年輕族群接觸率提高、高齡族群接觸變少,但真實的投票行為卻是年輕人投票率不穩定、甚至是偏低的,真正的「投票部隊」是中高齡族群。
因為侯友宜支持者年齡分布最高,所以在手機民調中受影響最大。在這種結構下,柯文哲的支持度容易被膨脹、聲量被放大,而侯友宜的支持者則被大幅低估。
此外,柯文哲支持者多為顯性選民,很願意高談闊論;侯友宜支持者則相對弱勢,更有不少轉為隱性、不表態,這一群挺侯的人,他們的意見無法在手機民調中顯現,甚至形成「沈默螺旋」,這很難透過「加權」來優化抽樣的代表性。
目前藍營聲勢低迷,藍白合壓力極大,已被國民黨提名的侯友宜在手機民調下加倍弱勢,調查結果對他最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