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
巴爾費(Barak Barfi),他曾是華府智庫「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研究員、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訪問研究員,他也曾擔任遭伊斯蘭國(ISIS)綁架之美國記者索特羅夫(Steven Sotloff)的家屬發言人。
前情提要:
10月7日巴勒斯坦恐怖組織哈瑪斯(Hamas)突襲以色列,以巴展開50年來最大規模衝突,11日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宣布與反對派領袖甘茨(Benny Gantz)合組「戰時緊急政府」,內閣成員有尼坦雅胡、甘茨、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
1973年贖罪日戰爭(Yom Kippur War)週年紀念日隔天,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多管齊下突襲以色列,與50年前的贖罪日戰爭驚人相似。這兩次大膽襲擊都出人意料之外,使以色列措手不及,而且對以色列的「無敵」形象構成致命打擊。哈馬斯本次攻擊是否會像1973年那樣,促使以色列政治和以巴關係發生結構性變化,尚有待觀察。
以色列軍情機構重蹈50年前「幻想」覆轍
1973年埃及和敘利亞攻進並深入以色列領土時,該國大吃一驚。衝突爆發初期,形勢曾嚴峻到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戴陽(Moshe Dayan)建議使用核武。阿格拉納特委員會(Agranat commission)後來負責調查贖罪日戰爭,並創造了用以形容情報部門傲慢的「觀念」(conceptziyya)一詞。
以色列軍情部門相信,他們壓倒性的火力優勢能阻止阿拉伯人發起進攻;具體而言他們相信,埃及能從空中有效打擊以色列境內目標並壓制以國空軍之前,開羅會避免攻擊以色列。
今日,以色列軍情機構依然堅信這種「觀念」,即以色列的壓倒性軍力能威懾並避免哈瑪斯重啟戰端。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inyamin Netanyahu)為首的以國政治領袖斷定,定期爆發的巴勒斯坦暴力行動是一種可控的麻煩,並幻想住在佔領區的巴勒斯坦人會接受以色列永無休止的佔領。
哈馬斯的行動凸顯了以色列上述對策的謬誤。現在,毫無疑問,一個不斷聲稱要摧毀以色列、綁架該國平民的組織不能繼續存在於以國邊境。
1974年阿格拉納特委員會公佈初步調查結果後,時任以色列總理梅爾夫人(Golda Meir)、戴陽都引咎辭職。然而,有別於梅爾夫人優雅鞠躬退場,戴陽最初因委員會沒有建議他這麼做,而拒絕外界要求他下台的聲浪。
尼坦雅胡的「巴勒斯坦政策」一蹋糊塗
尼坦雅胡肯定會效法戴陽,不過,他40年政治生涯現在無疑正邁向一個難堪的結局。儘管尼坦雅胡強硬的措辭為他在海內外贏得不少支持者,他這些高談闊論卻一向脫離現實,而哈瑪斯在他掌權時發動突襲,馬上就暴露出他其實只是一隻「紙老虎」。
(更多相關新聞:以色列司法改革》連拜登都不挺 右翼強人總理為何被控破壞「三權分立」?)
尼坦雅胡承諾他的政策將能鎮壓住巴勒斯坦人,結果以色列受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突襲;他發誓他推出的經濟計畫能安撫巴勒斯坦人,結果發現他們對土地的感情勝於任何金錢誘惑。到頭來,尼坦雅胡的策略只是放任以色列軍隊在巴勒斯坦的領土為所欲為。
內坦雅胡早就證明自己虛有其表。他執政的頭11年,美國民主黨政府的施壓讓他大為光火,並稱以巴衝突能在共和黨總統領導下解決。然而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入主白宮期間,尼坦雅胡一邊接受華府讓步,例如將美國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一邊拒絕給予巴勒斯坦人任何具體好處。
擺脫尼坦雅胡將是一場長期抗戰,不過等暴力衝突稍微平息下來後,對他部屬的清算將會展開。當年阿格拉納特委員會只建議少數官員去職,而且其中絕大部分是情報部門官員。然而這次以巴戰爭激起的反思將深入部隊,並擴及國內安全高層。
以色列可藉機消滅哈瑪斯
同樣地,哈馬斯也可能面臨類似清算。以色列安全機構經常說他們要摧毀「恐怖份子的基礎建設」,而這次哈瑪斯突襲將為它們提供這樣的機會。以色列肯定會發動大規模地面入侵行動,而且很可能展開長期佔領。儘管哈馬斯領導人能轉移至地下掩體,但他們是否能找到夠安全的庇護所,仍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哈馬斯及其他伊斯蘭組織一直都把自己置於穆斯林歷史的框架下,但展望一個新世界(New World)是更明智的做法。1996年秘魯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Túpac Amaru Revolutionary Movement)在首都利馬(Lima)日本大使館挾持數百名人質,這場攻擊備受全球矚目,接著秘魯政府發動突襲解救人質,該組織受到致命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同理,國際社會將賦予以色列相當大的空間去鎮壓哈瑪斯,擔心平民傷亡的聲浪不會像平常那麼響亮,如同2006年以色列與真主黨(Hezbollah)的戰爭。不過西方政府要發揮作用,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利用他們的影響力施壓卡達和土耳其,要求他們驅逐哈瑪斯官員、關閉他們的辦公室並禁止該組織募款。
以色列能翻開歷史新篇章嗎?
這次以巴衝突是否能翻開以色列歷史的下一頁,是最重要的問題。1973年贖罪日戰爭,加上1977年梅爾夫人繼任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的妻子持有非法海外銀行帳戶,打破長達29年的工黨執政。
今日,以色列正在吹奏復仇的號角。而當號角聲逐漸平息,隨之而來的將是反思自省。以色列人將質疑這樣的「觀念」:一邊享受西方民族國家的好處,同時漸漸習慣周邊鄰居對他們的攻擊。
然而,以色列左派復興、和平進程復甦不太可能發生。2000年巴勒斯坦人拒絕接受以色列的和平計畫後,以國左派就一直處於低迷狀態。工黨自權力巔峰一落千丈,如今只是以色列國會中規模最小的派系之一。
1973年,以色列意識到自己並非堅不可摧,而這促使他和埃及邁向和平。如果以色列無法像50年前那樣和巴勒斯坦人達成和平,將是這次以巴衝突最大的悲劇。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編輯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