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議長一職虛懸20多天之後,10月25日該院終於選出一名「大黑馬」共和黨籍議員強生(Mike Johnson),終結該院停擺窘境,並立刻通過支持以色列的決議案。
51歲的強生被視為強硬保守派,既是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盟友,也是「國會台灣連線」(Congressional Taiwan Caucus)成員,年初他表示面對中國侵略台灣的威脅,美國首要之務是威懾,並為所有事態做好準備。
不過強生上位對烏克蘭恐怕不是好消息,因為他反對繼續援助烏克蘭。他誓言「恢復民眾對眾議院的信心」,優先立法議程包括援助以色列、強化南方國界、抑制聯邦支出。
外有俄烏、以巴戰爭及中國虎視眈眈,內有政府停擺危機、共和黨分裂和社會對立,堪稱「美國史上政治資歷最淺議長」的強生能順利領導眾議院嗎?
強生接下「政府關門」、「援助烏克蘭」兩大燙手山芋
「我們必須盡快採取行動應對我們的國安需求,還有避免政府在22天後關門。」得知新眾議院議長誕生,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一份聲明中敦促。
強生可說是從前任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手上接過好幾顆燙手山芋,首先他要面臨的,就是將於11月17日到期的「臨時支出法案」。在這之前,如果國會無法通過正式支出法案,或者延長臨時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將陷入停擺。
而導致麥卡錫下台的「烏克蘭援助」問題也相當棘手。強生及共和黨極右派都反對增援烏國,不過繼續援烏仍是華府和兩黨的主流共識,拜登更提出1060億美元的國安補充資金預算案,其中600億美元預定用於援烏。
強生多次主張加強監督援助烏克蘭的計畫,並指這些錢應該投資在美國本土。共和黨組織「共和黨人支持烏克蘭」(Republicans for Ukraine)因此將強生支持烏國的程度評為F,意思是「非常低」(very poor)。
共和黨對中鷹派對強生有信心
另一方面,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共和黨對中鷹派則預期強生會支持他們遏止北京。
「我的感覺是,他對中國的立場是站在『聰明鷹派』這邊。」美中戰略競爭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說,「我想他會對我們在做的很多事情抱持熱情,不過我還沒有機會坐下來和他好好聊聊。」
2020年強生擔任共和黨內保守派次團「共和黨研究委員會」(Republican Study Committee)主席時,合寫了一份國安報告,倡議更嚴厲制裁與中國軍方有關連的企業和個人,以及志同道合的國家簽署雙邊自貿協議,尤其是英國及台灣、印尼、蒙古等印太國家。
從政資淺強生「橫空出世」是共和黨內妥協結果
事實上,強生當選議長頗有種「橫空出世」的味道。他的知名度不高,美國民眾也不是很認識這位路易斯安那州眾議員,《紐約時報》直言他之所以出線,是因共和黨人認為他「足夠保守而且他們個人也不討厭他」。
10月3日麥卡錫因黨內極右派挑戰,成為美國史上首位被罷免的議長。由於共和黨在眾議院擁有過半席次(221席),新議長的決定權掌握在它手裡,然而它隨即陷入「主流派」與「極右派」的分裂局面。
經過3輪表決失敗、3名共和黨潛在候選人宣布退選,25日強生終於以220票贊成、209票反對勝出──這次共和黨終於沒有人再跑票。如今強生不僅有權安排立法議程,也成為拜登的第二順位繼任人,僅次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
強生辦到黨內大佬史卡利塞(Steve Scalise)、喬登(Jim Jordan)和黨鞭艾默(Tom Emmer)無法辦到的事,《紐時》評論,一方面在於他是極右派能接受的第二人選,一方面他從政資歷尚淺──簡單來說就是「仇恨值」還沒有那麼高──所以主流派也願意妥協。
此外,還要考量時間壓力這個因素。以巴衝突當前、政府停擺在即,比起年初時麥卡錫曲折的15輪投票,現在共和黨議員更感受到必須盡快讓國會重新運作的壓力。事實上強生一當選議長,眾議院便火速通過了支持以色列的決議案。
川粉、反同、反墮胎引自由派憂慮
強生出任議長讓人意想不到,也是因為他從政資歷尚淺。2015年律師出身的他從路易斯安那州議會議員開始踏入政壇,2017年成為該州的聯邦眾議員,至今不過短短7年。
雖然強生曾是共和黨研究委員會主席,也是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但並沒有出任重要委員會主席或躋身國會領導階層的經驗。
另一方面,儘管強生是共和黨主流派與極右派各退一步的產物,民主黨人仍對這位「川粉」相當感冒。
當川普遭到國會彈劾,強生是他辯護團隊成員,而且力挺川普試圖推翻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25日川普得知強生勝選消息後,盛讚他是一名「非常優秀的紳士」並肯定他能做好這份工作。
而且強生是一名極度保守的基督徒,他喜歡援引聖經、談起上帝,而且反對墮胎權和同志婚姻。CNN發現2000年代初強生還沒從政時,曾多次投書地方報紙,聲稱同志性行為會傷害民主制度,而同志婚姻恐也導致「人獸婚」合法化。
不過《紐時》也同意,儘管強生「具有十分強烈的個人觀點」,但他也具備柔軟身段,例如他承諾和民主黨眾院領袖傑福瑞斯(Hakeem Jeffries)一起尋求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