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問世滿15年》金融海嘯中誕生 價格至今狂漲4300萬倍 有機會走向主流資產?

虛擬貨幣

2008年10月31日,一名化名為中本聰的匿名人士,在網站上發布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正式開啟了區塊鏈的新時代,至今已屆滿15年;比特幣的初始交易價格也從0.0008美元,到了今(2)日盤中一度衝破3.5萬美元,漲幅超過4300萬倍,因而締造出不少致富傳奇。

(更多新聞/BTC ETF上市機會大增 比特幣單日大漲超過10%創一年半新高

與金融風暴同年誕生,1萬枚比特幣換2片披薩成經典故事

儘管中本聰的真實身分至今仍是謎團,但比特幣被創造的背景適逢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倒閉,當時金融體系大範圍擠兌,最終導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這期間,包括美國財政部展開大規模救助房利美與房地美兩大房貸融資機構,聯準會也調降利率、聯準會大量印鈔採取量化寬鬆(QE),全球央行聯手挹注銀行體系資金,避免銀行出現資金不足的流動性風險。

就在傳統金融市場一片狼藉之際,中本聰提出了去中心化金融系統的概念,可以促進點對點交易,創造出一種不需要經過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中介的電子交易系統,隨後2009年1月3日比特幣系統正式上線,而中本聰在一個小型伺服器上,親自創建了第一個區塊,並獲得系統自動產生的第一筆50枚比特幣,從此開啟了虛擬貨幣的演化史。

比特幣是第一個虛擬貨幣,初始交易價格為0.0008美元,但一開始並沒有獲得太大的關注,因此在誕生後的一兩年,比特幣價格仍維持在一枚0.1美元,一位美國工程師曾用「1萬枚比特幣交換2片披薩」也成為當時最經典的故事,而這筆交易也普遍被視為是比特幣的第一筆實物交易。

歷經三次減半事件、走勢暴漲暴跌,15年仍高漲4300萬倍

在這數十年期間,比特幣經歷了三次減半事件,「減半」指的是比特幣產量減半,平均每4年發生一次,通常發生減半事件之候,每個比特幣的價值通常都會增加,例如,2012年在減半事件之後,比特幣價格在一年內從11美元左右飆升至1000美元以上;2016年的第二次減半也讓比特幣價格在18個月內從600美元增加到2萬美元;而第三次減半則導致比特幣價格從9000美元上漲至30000美元左右。

但比特幣最瘋狂投機的一年莫過於是2021年,一開年就從4萬美元價位先是跌到3萬美元附近,接著一路上攻,4月份一度漲到6.3萬美元,但7月又腰斬至3萬美元以下,11月又再翻倍漲到近6.9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但好景不常,創高後就快速崩落,2022年11月則是腰斬再腰斬,跌到1.6萬美元。

如今比特幣價格約回到3.5萬美元價位,雖然僅有2011年歷史高點的一半,但是對照比特幣最初始的價格0.0008美元,仍有高達4300萬倍的驚人漲幅。

過去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談到比特幣時也曾表示,比特幣價格走勢像雲霄飛車,有如投機炒作的風險性資產,提醒投資人須審慎;也有主流媒體不斷提醒,有越來越多犯罪分子正在使用比特幣進行洗黑錢等活動。

反觀,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卻在2021年9月初獨步全球,將比特幣列入法定貨幣,但隨著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也讓該國所投資的比特幣面臨價值虧損;姑且不論這項比特幣實驗室是否成功,顯然也引起了國際矚目,各國開始著手研擬如何監管虛擬貨幣產業。

(更多新聞/金管會虛擬資產十大監理原則》業者、學界持5大意見 郭國文籲成立金融科技局

各國啟動虛擬資產監理,金管會交由業者成立公會訂定自律規範

在台灣,作為虛擬貨幣資產平台的主管機關—金管會也在今年9月底,公布「管理虛擬資產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VASP)指導原則」,未來交由虛擬貨幣產業公會依據指導原則 「訂定自律規範」,但仍有許多立委仍認為,若虛擬產業無專法可循,屆時自律規範恐怕無法達成實質監管效果。

如今隨著比特幣現貨ETF有機會獲得美國證管會(SEC)批准上市的消息頻傳,開始醞釀一波漲勢,甚至有投資研究機構Bernstein分析師樂觀預期,比特幣可望在2025年飆升至15萬美元。但究竟虛擬貨幣能否正式進入主流資產之列,今明年或許有機會成為關鍵轉捩點,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如何完善監理框架,進而保護投資人,值得持續關注。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