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變異株JN.1在美快速傳播...恐成台灣下一波主流?公衛專家給政府的7項建議

新冠疫情

近期各國陸續檢出由Omicron衍生出來的COVID-19新變異株「JN.1」,其全球流行占比有快速上升趨勢,且在今年聖誕佳節期間在美國快速傳播,日前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便指出,全美確診案例中,有超過44%患者感染JN.1,比例較2周前增加1倍。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目前法國、美國、新加坡、加拿大、英國和瑞典等41國已通報出現JN.1病例,冬季期間的染疫人數恐將進一步增加。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日前也指出,截至今年12月18日,全球已有超過40個國家檢出JN.1變異株,歐洲、美洲占比快速上升,特別在新加坡占比已超過一半,成為該國的主流變異株。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台灣也陸續檢出JN.1本土病例,羅一鈞表示,雖然仍要持續觀察COVID-19病毒株演變及流行的趨勢,但目前JN.1很有潛力,可能會成為國內下一波主流病毒株。

台灣該如何因應JN.1?

如何因應JN.1?專家:「四位一體」的防疫新生活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指出,根據WHO今年12月19的評估,全球新冠病毒株的基因定序列資料顯示,JN.1占所有新冠病毒株比例正在迅速增加,從第44週(2023年10月30日至11月5日)到第48週(2023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快速增加,在美洲地區(AMR)、西太平洋地區(WPR)和歐洲地區(EUR)3個WHO區域都觀察到同樣的增加現象,其中台灣所屬的西太平洋地區增加的速度特別快,顯示我們即將進入一個和Omicron大流行類似的高感染的流行期。

詹長權表示,為避免重複過去2年Omicron流行在台灣造成的高感染和高死亡的覆轍,「政府和人民有必要記取教訓、未雨綢繆將JN.1疫情控制在低感染和低死亡的程度。」

該怎麼做呢?

詹長權提到,與高免疫逃脱的JN.1變異株病毒共存的防疫作法是:「篩檢+疫苗 +抗病毒藥+公衛手段」四位一體的防疫新生活。「用持續不斷的篩檢來早期發現潛藏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用不斷擴大的疫苗接種來強化人類整體的免疫防禦力、減少新冠肺炎新增病例;用比較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來治療不幸感染病毒的新冠肺炎病人;以及搭配國際經貿文化教育活動極大化的公衛手段,來避免大規模社區感染。」

疾管署推估1月中下旬新冠疫情會升溫

羅一鈞表示,針對新冠疫情升溫的時間點、高峰人次,目前沒有調整,因為原先的推估就包含變異株轉換的可能,即使疫情是因JN.1造成的,疾管署仍推估1月中下旬新冠疫情會升溫,高峰時確診人次約為1萬8-2萬間。

不過詹長權提到,令人擔憂的是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直到今年12月19日為止國人接受更新版新冠疫苗接種率顯然偏低,全國累計覆蓋率僅2.91%、新冠死亡率較高的50-64歲的中壯成人只有3%、新冠死亡率最高的64歲以上長者也只有9.73%。

「這麼低的群體免疫能力,將是我國JN.1防疫成敗的最大缺口。」詹長權直言,現在是類似2021年12月Omicron大流行的前夕,JN.1的高傳染性、群體免疫下降,加上冬季裡新曆年和舊曆年過年的室內聚會增加,這些有利病毒不利人類的因素同時發生,將大大提高國內爆發JN.1大流行的風險,「政府和人民有必要提高警覺、儘早準備因應之道。」

專家建議擴大病毒基因定序數量、重啟廢水病毒監測

針對給各級政府的建議,詹長權認為可做這幾件事:

1. 每戶都給一盒快篩劑、每個診所都能提供快篩和抗病毒藥物

2. 重啟室內車內戴口罩令

3. 廣開疫苗接種站

4. 重啟行動疫苗接種隊到養護中心和偏遠社區施打新冠疫苗。

5. 做好醫院急重症分流和醫護人力補充的準備

6. 擴大病毒基因定序數量

7. 重啟廢水病毒監測

面對1月中下旬新冠疫情可能再次升溫,專家建議政府應重啟行動疫苗接種隊到養護中心和偏遠社區施打新冠疫苗,並做好醫院急重症分流和醫護人力補充的準備。(圖片來源/freepik)

至於個人防護措施,詹長權則建議,前一支疫苗接種超過12個月或是前次感染超過3個月的民眾應再去打疫苗,「家裡備足快篩劑,有聚會有懷疑就篩檢,重新戴好口罩,特別是通風不好和人多的室內,若有病徵或已發病就趕快就醫,並詢問是否需要服抗病毒藥且時時量血氧。」

疾管署也指出,美國何大一博士團隊最新研究,現有XBB疫苗對於目前流行之XBB系列如EG.5等及JN.1皆有保護力,呼籲民眾若有出國規劃,出國前儘早接種流感及新冠XBB疫苗,且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