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選進入倒數,參與總統大位角逐的三位候選人中,各自存在涇渭分明的支持者同溫層,雖然賴清德長期保持領先趨勢,但兩位挑戰者依然緊隨其後。侯友宜、柯文哲也在本週陸續拋出自己的衝刺戰術,希望擴大基本盤以外的中間選民,在衝線過程中比其他人往前多踩一步。
對此,民進黨採兩手策略,將蔡英文總統過去八年的政績作為基礎,在堆疊正面形象鞏固自己基本盤的同時,也大舉出招希望能激起選民的投票積極度,尤其是繼續針對其他候選人的議題攻防以及披露中國介選的事證,驅動選民踴躍投票。
借力社群媒體,堆疊正面形象
目前公佈的賴清德選戰最後階段的行程,依然主要側重在陸戰上,藉站路口、車掃、造勢等傳統競選活動,維持媒體版面上的亮相與社會基層的接觸。
不過相較於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決戰南台灣的策略,不僅祭出行動中常會,更直搗南台灣綠營鐵票區。柯文哲在主攻網路平台以外,更大舉涉足此前缺乏根基的陸戰場合,通過各種造勢來貼近選民,而賴陣營的選戰策略似乎略嫌保守,透露出護「基本盤」的態度。
民進黨內人士解釋,在陸戰以外,賴清德其實也已在空戰上接連出招,從「台灣美德站出來」到昨日公布的《在路上》短片,都可以注意到對選情的拉抬,對不同的選民群體的穿透性既廣也深,觸及面相當廣泛,對於堆疊候選人正面形象有很大的加分效果。
拉近與「英粉」的距離
綜合過去各方的分析,雖然同為民進黨推出的候選人,但蔡英文與賴清德個人魅力與支持群體卻存在極大的差異,蔡英文主要通過進步議題來吸引青年選民,自從政以來也積累了較深厚的網路聲量。
賴清德則走基層路線,靠嚴肅的政策議題與鮮明的本土立場,獲得中老年選民的青睞,但在青年選民方面缺乏吸引力。也因此,本次選戰中對上主打空戰路線的柯文哲時,賴清德難以直接承襲蔡英文的「英粉」。
如今,為了最後衝刺,賴清德強力打造自己作為後繼者的形象,不僅強調外交走「蔡英文路線」,也發佈《在路上》短片,突顯其「交棒」的身份。
上週五(12/29)更藉蔡英文發起的社群活動「人蔘好彩投・應援之夜」,在蔡英文支持者面前一改嚴肅、穩健風格登台,與青、壯年支持者大開對手的玩笑話,試圖拉近與英粉的距離。
站在八年政績的肩膀上,強調「票投民進黨,台灣路更廣」
對於蔡英文在賴清德競選活動中的作用與影響,黨內人士分析,蔡英文在民選總統中,是第二任期保持最高滿意度的一位,不僅是總統也同時是黨員,本來就會前往各地輔選,但尤為值得關注的是,蔡英文在民間人氣很旺,也在網路上握有很高的聲量。
黨內人士表示,在最後衝刺中,最重要的競選資源就是蔡英文八年累積下來的政績,在內政之外,更重要的是國家未來的走向,如果選擇親中的候選人,那將來的台灣眼中的世界可能只有中國,但若選擇承接蔡英文路線的賴清德,就可以選擇一條更寬闊國際空間的道路,與世界各國交往。
黨內人士強調,這並非要打所謂的「抗中牌」或「芒果乾(亡國感)」,而是要提醒選民,在中國以外,台灣還有走向世界的道路,「票投民進黨,台灣路更廣」是民進黨最主要的訴求。
續打議題攻防,破除對手標榜的價值與政見
本次大選由於柯文哲與民眾黨的參與,為冷感於傳統藍綠格局的青年選民帶來「第三條路」,而賴清德在青年群體中的支持本就薄弱,難以與柯正面競爭,再加上此前萬里老屋的爭議,致使其選情一度低迷,甚至有被在野挑戰者黃金交叉的趨勢。
黨內人士分析,在提升青年選票上,會從議題攻防上繼續著手,要戳破另外兩位對手所標榜的價值,看到他們在議題上呈現出不攻自破、自打嘴巴的醜態,在投票時自然會產生反感和自己的想法,從而認識到始終保持穩健形象的賴清德將會是更好的選擇。
黨內人士舉例,柯文哲曾主打「永續農業」,但從他將特農地鋪上柏油路變成停車場就看得出來,他的政見之空洞;而侯友宜主打「居住正義」,卻在凱旋苑收取學生高額租金,又成立公司買地、購地、獵地,其動機與手法都令人難以接受。
揭露中國介選事證,相信選民自發判斷
針對如何催動選民的投票動力,並擴大支持者的範圍,黨內人士也針對當下的國際環境認為,2024年全世界有許多國家都舉行選舉,台灣是今年首個進行中央層級選舉的國家。他表示,台灣的特殊外交環境決定了,台灣的大選對台灣、對國際都是至關重要的。
黨內人士分析,台灣最主要的威脅就在海峽對面,中國有明確的動機,也有財力和人力來做介選,只要把這些前提和關鍵提出來,就是選民最好的驅動力。
黨內人士表示,以前中國用繞台、飛彈試射來對台灣施加壓力,現在則高明一點的做法,通過假消息和謠言,企圖單點突破來介入選舉,接下來賴清德陣營要做的事情,主要就是將這些隱藏在檯面下的介選行為披露出來。
黨內人士表示,從可公開的訊息來看,這些介選的行為背後都是中國,而助推假訊息與謠言的,往往都是某些特定的候選人,只要揭露出來,相信選民自然會有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