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前夕,1月12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預定和正在訪美的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會面,分析認為華府此舉是要透過溝通,確保北京不會把台灣選舉及其結果當作藉口,採取軍事施壓或脅迫行動。
台灣大選及選後過渡期,咸信是影響美中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之一,不過日前美方官員也表示,美中關係不能被看作兩岸緊張局勢的衍生物。
59歲的劉建超曾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菲律賓和印尼大使,被視為最有機會接任中國外交部長的熱門人選之一,然而他曾主導、協調北京進行「獵狐行動」(Fox Hunt)追殺海外中國公民的黑歷史又被翻了出來。
(更多相關新聞:美中恢復軍事熱線!中斷16個月 中國防長呼聲最高人選和美國參謀總長對談)
台灣大選前夕,布林肯先後會晤中國、日本外交高層
布林肯和劉建超晤談的主題,將包括台灣、南海等區域及全球安全事務。根據美國國務院公布行程,1月12日上午10時布林肯將和劉建超會面,下午1時30分則是和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會晤。
劉建超本週赴美訪問,1月10日與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費納(Jon Finer)見面,費納重申台海、南海和平的重要性,兩人也討論了如何維持2023年11月「拜習會」達成共識的交流互動、以巴戰爭和俄烏戰爭。
9日,劉建超在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表示中國不尋求改變現有國際秩序,各國民眾強烈盼望美中共同合作、解決全球挑戰,並否認中國曾採取「戰狼外交」。
本週美國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也分別與中國公安部長王小洪、商務部長王文濤通話。
儘管有人懷疑,頻繁往來是否真能促使中國放棄那些有害美國利益的行為,《美國之音》(VOA)指出無論台灣選舉結果如何,美中對話看來都會持續下去。
1月15-19日「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2024年會將在瑞士達佛斯(Davos)舉行,中國國務院李強、布林肯、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都會出席。
中國外長、防長熱門人選和美國互動密切
劉建超被視為下任中國外交部長熱門人選,目前,身為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的領導人,他負責為中國在海外培養政治及非政治圈的盟友,同時蒐集外國黨籍政治人物的情報。
去(2023)年7月前外長秦剛遭到免職後,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重新回鍋擔任外長,不過考量到王毅已經高齡70歲,他的潛在接班人受到矚目。
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前中央情報局(CIA)首席中國分析師韋德寧(Dennis Wilder)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顧問小圈圈裡,劉建超是備受信任的其中一名成員。
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李哲全也對《美國之音》表示,劉建超扮演著一個更積極的外交角色,並執行許多原本屬於外長的任務。
近期代表中國與美國高層互動的中共官員,不少被視為接掌大位的可能候選人。另一例是中國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12月他和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Charles Brown)恢復軍事熱線,而他出任懸缺的國防部長一職的呼聲相當高。
主持「獵狐行動」追殺海外中國公民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劉建超擔任中共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負責人、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負責讓涉嫌貪汙且逃亡海外的中國公民遣返回國──這個行動就是知名的「獵狐計畫」(Fox Hunt)
(更多相關新聞:中共如何蠶食美國?FBI局長解密 「獵狐計畫」給海外華人的恐怖抉擇)
北京指控這些人涉及貪汙腐敗等罪行,然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瑞伊(Christopher Wray)警告,北京也藉此打擊海外異議人士,用他們在國內家人的人身安全要脅,甚至直接把他們綁架回國,前香港銅鑼灣書店股東桂民海即為知名案例。
「任何貪汙者都是我們的敵人。」2015年劉建超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說,並否認「獵狐計畫」涉及政治追殺。同年,揭露中國廣設海外秘密警局的人權團體「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指控,劉必須為數千人在不合法手段下被迫返回中國負責。
美國多次譴責中國跨國鎮壓,布林肯等華府高官卻與「獵狐計畫」負責人劉建超見面,想當然引起一些批評。
「拜登政府應該重新考慮,與『獵狐計畫』官員往來給人的印象和後果。」華府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學者辛格頓(Craig Singleton)警告,這會削弱美國支持那些逃離中國等專制政權的尋求庇護者的承諾。
代表北京赴義大利重振「一帶一路」失敗
劉建超之前並未受到太多關注,但他確實肩負重責大任,不時也會跳出來像戰狼外交官一樣「開砲」。
2023年11月中旬,中國海軍驅逐艦「寧波號」在日本專屬經濟區域(EEZ)靠近澳洲海軍潛水員並使用聲納,導致數人受傷。
此事引起三國糾紛,劉建超否認有任何人因此受傷,強調那是中日具有領土爭議的水域,並要求澳洲此後在中國週邊水域活動時要「非常謹慎」。
此外,2023年6月他曾率團訪問歐洲,與義大利多名官員及議員會面,希望重振雙方在「一帶一路」的合作。然而,2023年底義大利最終還是退出了和中國的「一帶一路」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