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草標、現代小草意義大不同 民眾黨的小草熱潮代表什麼集體意識?

政治

近期民眾黨掀起一股「小草」熱潮,尤其是在青少年族群,更是以自稱「小草」為傲,這些民主小草遍地蔓延,成為這次選舉一大特色。然而在古代,草標卻是販售物品的象徵,古今小草涵義相差甚大。

「民主小草」到底從何而來?

由於民眾黨、柯文哲有廣大40歲以下的年輕支持者,他們自稱自己是小草,在網路上引發熱戰,也有越來越多民眾開始辦小草證。一句「我們是小草,要成為疾風勁草」,開始了民眾黨的小草熱潮。其實在2014年時,民進黨就曾推動過「民主小草」計畫,此計畫志在鼓勵年輕人從基層開始參政,選鄰長、選里長,深耕地方。

如今過了10年,換民眾黨的支持者自稱為「小草」,呼籲支持者站出來,希望作為國會改革的力量之一。對於民眾黨的支持者而言,小草是一種正面的自我定位,表達對基層、年輕參政者的支持和鼓勵。

古代要販賣的物品上會放小草作為標記

古代草標常被用作溝通的工具,會在要販賣的物品上放上小草作為標記,漸漸的人們只要看到草標,也就知道這項商品即將出售。古代許多窮苦女子也會在頭上插一根草,作為賣身的標誌,因此草標也逐漸有了負面的意涵。

然而,現今民眾黨支持者在造勢時,將小草的標誌放在頭上,這舉動引起關注,而有人在網路上嘲諷:民眾黨支持者是想賣掉自己嗎?

選舉需要號召力,同時也需要一個代表物,但代表物的運用是否恰當,端看外界如何解讀。民眾黨支持者以小草為名的熱潮,成功在年輕人間帶動流行風潮,是想表達「疾風知勁草」的概念,只是他們應該不知道古代用小草作標記,有賣物、賣身的涵義。不過,只要他們高興,也沒什麼不可以。

這正如同2014年台灣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雨傘革命,2018法國的黃背心運動……,也運用了太陽花、雨傘、黃背心作為社會運動的象徵,一方面凝聚示威抗議的向心力,也期待為當時的社會帶來改革和希望。從台灣的太陽花運動和小草熱潮,也能清楚看出年輕人的集體意識和政治訴求。

大選結束還能疾風勁草嗎?

隨著大選落幕,柯文哲走不出「柯老三」的陰影,也讓民眾黨的民主小草挫敗不已。柯文哲在17日發布一則「給小草的一封信」影片,內容訴說著感謝小草一直以來的付出,希望小草不要放棄,同時阿北也不會放棄。

此外,針對近日各黨陸續推出立法院正副院長人選、角逐國會龍頭,民眾黨被列為左右最後結果的「關鍵少數」,柯文哲更是在18日臉書寫下:「針對立院正副院長的選舉,我們也已經提出想法,有志競選者應致力推動國會改革,而非只求落實黨意,這是我們的集體意志,不會因為任何人的遊說而改變。」

「怪醫」柯文哲素人參政,當了8年台北市長後參選總統,已經改寫歷史,最後他雖然敗選,但在這過程中他才是這場選舉中的第一男主角,讓這場沉悶、甚至提前進入「垃圾時間」的選舉變得生動有趣,也因為遍地小草的參與,讓民眾黨未來動向備受關注。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