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岑永康於6月14日晚間在臉書上貼出高雄捷運美麗島站空無一人的照片,並且寫到,「我嚇到了!」當時是平常日的晚間近八點,他也驚訝表示,「周間都這樣?怎麼營運啊?」事實上,如果端看高捷運量的數據,可以發現,周末的運量的確略高於周間,與北捷恰好相反。事實上,高捷自2008年營運至今,運量已有所成長,已今年5月的運量來說,令岑永康驚訝的美麗島站,出入人次比去年同期高出1.1%。
紅線運量遠勝橘線
高雄捷運目前的路網與北捷初期的構想相同,都是建構出市區的十字路網,北捷一開始的十字路網是由新店淡水線、文山線與板南線構成,而高雄捷運則是南北向的紅線與東西向的橘線,接連在2008年3月與9月通車,現在共有37站,十字路網的交會站則是美麗島站。以今年5月的高捷運量來看,美麗島站的日均出入人次排名第五,每日有1萬多人進出,而37個高捷站點,在5月每日平均有16.6萬人進出。
排名第一的是哪一站呢?答案是左營站,5月平均每日有將近4萬人進出,已經佔每日運量的四分之一,其次是高雄車站與巨蛋站,都有超過2.7萬人。37個站當中,5月進出人次排名前10名的站,清一色都是紅線上的站點,依序是,左營站、高雄車站、巨蛋站、三多商圈站、中央公園站、美麗島站、小港站、草衙站、後驛站與凹子底站;其中,前九個站的每日進出人次都有超過1萬人。
橘線的運量顯的遜色許多,扣掉橘紅線交會的美麗島站,最多人出入的站是西子灣站,在37個站中排名第13名,每日平均8000人,第14名是前一站鹽埕埔。美麗島站以西的站點,最多人的是文化中心站,約6800人,排名第19名。當時,橘線是主打通勤為主,所以走的是容易壅塞的中正路,不過這個路線與台鐵區間車平行,又沒有商圈加乘效果,只有經過大統百貨,結果在通勤、觀光上都無法吸引到人。
觀光優於通勤
每日超過16萬人次當中,有12萬人都是在紅線進出站,4萬人在橘線上。第一、二名都是具有複合式交通節點的左營站與高雄車站拿下,尤其左營站更是三鐵共構。固然,37個站點當中,紅線的站點有24站,是橘線的一倍,理應站旅量就會比較高,但是高雄的大型商圈與購物中心都在紅線上,從北到南,左營站旁的新光三越、巨蛋站緊臨的巨蛋商圈,中央公園站有新崛江商圈,下一站就是三多商圈,凱旋站附近的夢時代、草衙站旁新開幕的大魯閣,使得紅線運量遠是橘線三倍。
北捷的高運量則是藍線貫穿雙北核心,與高捷相同,也經過大型商圈,以觀光、購物著名的站點淡水站、中山站、劍潭站的站旅量也進到前十名,端看北捷每日的進出人次,週末的人次仍是比週間少個幾千人次,幾乎不到200萬,但是平日時段,每天都會有超過200萬人次,意思是說,北捷運量其實最大宗來自平日的通勤人潮。
高捷的狀況則是完全相反,高捷日平均進出人次是16萬,每周僅有周五、周六、周日超過平均值,約有17萬至20萬,在5月底的4天端午連假中,使得高捷日均人次衝到最高,周日衝到24萬,其餘幾天也有17到22萬人次的成績。相較之下,北捷在端午連假的運量都低於平均值,在日平均201萬人次的狀況下,連假甚至掉到135萬。
認清自身的潛力
把時間拉成一季來看,高捷在今年第一季(1月至3月)的日平均運量到達18萬,來自於1月是農曆春節假期、2月的愛河燈會與大港音樂節、3月又有五月天在世運主場館開唱,讓高捷在第一季每個月都有焦點,撐起運量。透過大型活動或是連假衝出的運量,也許是未來高雄捷運可以操作的方法。
高雄市政府堪稱前瞻建設的最大贏家,在8800億中就獲得1823億,在軌道建設中,高雄捷運延伸環線亦是含金量最高的項目,編列856.49億,除此之外,還有捷運黃線、捷運紅線延伸。除了捷運之外,自2015年開始,高雄的環狀輕軌也陸續通車。政治人物都聲稱軌道建設要平衡南北差距,然而軌道有通勤用、觀光用,應先評估該地區的特色與公共運輸使用狀況,認清自身的潛力與優勢,這樣的建設才夠「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