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即將邁入第三年...俄羅斯已學會與制裁共生 烏克蘭能生存下來嗎?

俄烏戰爭

本文作者為:Richard Haass,是外交關係委員會名譽主席,Centerview Partners的高級顧問,著有《義務法案:好公民的十個習慣》(Penguin Press, 2023),主持每週通訊Home & Away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即將進入第三個年頭。有很多事情讓人感覺良好,但也有很多事值得擔心。總而言之,現在是時候盤點一下了。

俄烏戰爭還是令人感到擔憂

烏克蘭及支持他的西方國家們,在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後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凡的。因為俄羅斯是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大國、人口是烏克蘭的三倍半、GDP是烏克蘭的十倍,甚至軍隊與裝備是烏克蘭的數倍,但雙方卻打到了接近平局的地步。烏克蘭控制著大約80%的領土,與兩年前的情況差不多。

俄羅斯總統普丁顯然認為,他這次的征服戰爭將類似於2014年入侵烏克蘭那樣。當時的俄羅斯軍隊橫掃並迅速佔領了克裡米亞和頓巴斯東部的大部分地區。他認為烏克蘭、歐洲和美國是軟弱且分裂的,且他的將軍們也承諾,俄羅斯的軍隊很強,可以壓倒一切烏克蘭可能集結的任何抵抗,普丁也相信了他們。

所有這些假設都被證明是錯誤的,但還是有理由感到擔憂。

俄羅斯已經學會與制裁共生

烏克蘭備受期待的反攻,旨在解放領土並取得戰爭勝利,或者至少為有希望的外交奠定基礎,但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拒絕。俄羅斯已經學會了與西方的經濟制裁共存,並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能源出口的路線,調整為對中國和印度出口。

西方的軍事制裁也同樣能被俄羅斯規避。俄羅斯繼續向印度和其他國家出售武器,並從北韓和伊朗購買武器。它還能夠購買表面上是民用、但稍加改裝就可以用於軍事用途的技術和產品。俄羅斯也擴大了國防工業基礎,現在可交付到戰場的火炮和彈藥數量上,跟烏克蘭比有相當大的優勢。

俄羅斯幾乎沒有表現出疲憊的跡象。儘管這場戰爭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估計有超過 30萬名的俄羅斯軍隊傷亡,但普丁對媒體和公共敘事的控制,使克里姆林宮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異議,說服許多俄羅斯人他們的國家是受害者而不是侵略者。

烏克蘭有分裂跡象,盟友援助如何填補美國空缺?

與此同時,烏克蘭正出現政治分裂的跡象。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剛剛解雇了他的最高將領。更重要的是,烏克蘭在戰場上舉步維艱,主要是因為美國國會的共和黨人阻止了60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計畫。共和黨的反對似乎反映了孤立主義的死灰復燃、對普丁威權主義的同情,以及在11月總統大選前不讓總統拜登取得政治勝利的黨派算盤。

在理想情況下,拜登將能夠說服足夠多的共和黨人與他和民主黨合作,批准新的烏克蘭援助計畫,且這也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儘管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烏克蘭正在短缺武器和彈藥,但這一結果仍並不能指望,因此在抵禦俄羅斯的軍事壓力方面也遇到越來越大的困難。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烏克蘭及其在歐洲和其他地方的朋友,如何至少填補美國不再準備提供大量援助所留下的某些空白?

歐洲已經同意向烏克蘭提供超過500億美元的新經濟援助;還需要與其他國家(例如韓國,可能還有日本)一起制定協調計劃,為烏克蘭提供武器和彈藥,以便它能夠更好地自衛並打擊俄羅斯的重要軍事目標。同時,烏克蘭的朋友們也必須幫助其重建和擴大軍火工業,使其減少對其他國家提供戰爭所需資源的能力和意願的依賴。

與此同時,烏克蘭可以通過採取防禦為主的軍事戰略來減少資源需求並挽救生命。保護和維護烏克蘭現在控制的 80% 的國家領土是可行的,也是必須的。烏克蘭不會因為採取這種姿態而放棄任何東西,因為至少在短期內,對克里米亞、頓巴斯和其他俄羅斯佔領區的軍事解放可望而不可即。如果開始嚴肅的談判,它可以繼續在談判桌上尋求完全的歸還領土。

美國大選將很大程度影響俄烏戰爭

如果說武器供應將決定烏克蘭今年的表現,那麼11月的美國總統和國會選舉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烏克蘭在2025年及以後的表現。如果拜登再次當選、如果美國參議院像許多人預期的那樣轉向共和黨控制,但民主黨重新奪回眾議院,那麼美國將重新啟動經濟和軍事援助,並可能在烏克蘭和北約之間建立聯繫。而這將使普丁不再認為時間站在他這一邊,從而增加外交手段發揮作用的可能性。

然而,如果前總統川普獲勝,共和黨保持對眾議院的控制,烏克蘭將面臨更加艱難的未來,烏克蘭的安全負擔將更多地落在自己及其在歐洲、亞洲的朋友身上。如果他們願意並能夠填補美國撤出支援留下的大部分空白,人們可以預見戰場上會出現長期僵局,然後開始建設性外交。如果不是這樣,普丁很可能會在戰場上發揮自己的優勢,來到談判桌前只是為了強加他從一開始就尋求的結果。

這兩種未來之間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對烏克蘭、歐洲和世界來說,利害關係都是巨大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台灣問題上有自己的計畫,他正饒有興趣地注視著這種情況如何發展。伊朗也是如此。如果美國被證明不願意履行義務、不願意維護不得通過武力獲得領土的國際法規則,那麼我們看到的未來將比過去更加暴力和危險。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林伶潔編輯校稿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