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正揭露「第一擊」新解:實體越界就反制 智庫專家:恐被中共惡意曲解

國防

國防部長邱國正昨(7)日答覆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質詢時,提及國防部已將「第一擊」要件改得更明確,只要有一個實體,不管航空或航海的實體,逾越了規矩,軍方就會發起第一擊,就當作反制。

對此,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認為,使用「第一擊」這個名詞其實並不十分正確,甚至還可能遭中共有心人士惡意曲解,建議國防部與國安單位盡快做出補充說明。

邱國正答沈伯洋:國軍已改變「第一擊」要件

沈伯洋昨在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質詢邱國正,稱金廈海域衝突是否為灰色地帶作戰?當中共單方面出現破壞現狀情形,像是對海峽中線破壞、禁限制水域問題等,國防部是否有相關準則,認定中共單方面行為時就是灰色作戰,進而有更多應變措施?

邱國正指出,中國有片面作法,國軍會持續保持監控,以及對海巡支援;至於灰色地帶,則是介於平時與戰時之間,國軍都會記錄,並依據突發狀況處置規定做應對,持續精進應對方法。

邱國正強調,「國軍應戰不避戰」,現已將「第一擊」要件改得更明確,一反過往認為第一擊是對方開砲、開槍,國軍才有第一擊;現在的第一擊,則只要有一個實體,不管航空或海航的實體,逾越了規矩,軍方就會採取反制,「如果共軍步步進逼,到最後無法避免戰爭,國軍就只能應戰。」

揭仲解釋「第一擊」真義:先下手為強

針對國防部長邱國正7日上午回應立委質詢時表示,「國軍已將第一擊的要件改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指出,所謂「第一擊」(first strike),最早是對冷戰時期美蘇兩強核武運用方式的描述,是在敵方動用核武前,就對敵方核子能力發動攻擊,以催毀敵方的核子武器或投擲核武的設施,使其無法還擊。

揭仲因此表示,「第一擊」這個名詞在軍事上,其實具有「先下手為強」,甚至是「在未實際遭受攻擊的情況下,預先對敵軍控制範圍內的軍事設施發動攻擊」之意涵,高層官員在使用時還是應該小心謹慎。

揭仲憂:邱國正誤用「第一擊」恐被中共惡意曲解

揭仲說,邱國正應該只是強調當中共已片面推翻海峽中線默契,倘若發生中共航空與航海實體,硬闖入我方領空、領海時,國軍可依照國際通用的方式,在一定的條件下開火制止;是一種我方領海領空已遭侵犯時的處置動作,且第一時間僅以實際進入我領海領空的航空與航海實體為射擊目標,未必會馬上對我領空領海範圍內的共軍機艦發動攻擊。

揭仲表示,邱國正用「第一擊」來描述,並不十分正確,甚至已有誤用之虞,可能會被中共有心人士故意扭曲為,我方有意在未遭受侵犯的情況下,就先對中國沿海,甚至中國的共軍目標先發動打擊,建議國防部與國安單位盡快做出補充說明,加以澄清。

揭仲也強調,國軍固然可考慮在某些情況下,授權現地國軍單位運用武力制止入侵我領海領空範圍的中共航空或航海實體,但後續行動還是要有所區分;例如入侵的是商用無人機還是軍機,是單機單艦入侵還是編隊進入,與中國內部有無出現大規模部隊動員集結等,不能一概而論。

邱國正解釋:此第一擊非彼第一擊

邱國正今(8)日進一步說明,「第一擊」要件的調整是自己上任後沒有多久便進行調整,尤其是從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有無人機飛到金門;當時礙於守備部隊沒有明確依據,引發外界議論,後來他還扛了責任。

邱國正也說明,以前第一擊是對方開砲、開槍,但現在修改為像是無人機,儘管它不是槍彈,但國軍還是要把將之擊落。邱國正強調,所謂「第一擊」不是國軍的第一擊,而是敵方的「第一擊」,國軍將此界定得很清楚。

對於國軍有哪些反制作為?邱國正說,反制作為有很多,不管是航空的、航海的,包括無人機、無人艦,不管裡頭有沒有人,只要有實體,國軍就要處理,該警告、該喊話、該打信號彈,都要讓對方知道國軍已注意到,要對方配合;如果對方還不配合、逾越了範圍,國軍當然要有應對的方法。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