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一場戰役卻輸掉整個戰爭?美中競爭的戰略與戰術問題

國際關係

耶魯大學資深研究員羅奇(Stephen S. Roach)撰文說,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都是美國用戰術(tactics)和中國的戰略(Strategy)在鬥爭,而戰術不足以彌補戰略思維的不足,因此他認為華盛頓當局應該要重視戰略的問題(S. S. Roach,2023)。

戰術和戰略的差別也許大家的看法不全相同,但大致說來戰術多指取得短期局部勝利的方法,而戰略則是較由長期和整體目標及考量來引導和協調各種戰術的原則。偏重戰術和缺乏戰略思考的一種可能危險就是常有人說的,可能打贏一場戰役卻輸掉整個戰爭(Win a battle but lose the war)。

美國在對中國的貿易爭議中很可能較沒有戰略思考和規劃因而需要改善,但這也不表示較有戰略的中國一定佔優勢而不必改善其做法。

中共一向極有戰略思維。大家很熟悉的「統戰」一辭即是「統一戰線」,也就是各個戰線都朝同一個目標去發揮。中國很多政策都常先以一個字數不多的口號如「抓大放小」做指示,再據以研擬更細節的政策。在中央集權及思想控制的體制下,這方法可以領導各部門的實際做法或戰術大致因符合上層的戰略目標而達到較不相衝突、較有整體力量、以及較高效率的結果。

美國的自由經濟和民主政治使某些戰術或政策不相一致

而美國做為民主及自由經濟的國家,即使權力很大的總統有其戰略思考和目標,很多個別政策仍會受國會、輿論、和利益團體的牽制而不能相互配合。民間的各種決策更常是站在私人利益而不管國家戰略。多年前美國一些大企業的領導者接受訪談時即說,戰略和國家利益是華盛頓那些人的事,企業只要管自己的利益(Prestowitz,2005)。

所以美國即使總統或政府有個戰略,政府和民間仍可能有很多做法不符合這個戰略。這就可能使美國在國際競爭上不像集權國家那麼有效率,那麼能發揮國家整體的力量。

美國領導者宜有更明確的戰略

而現實上美國領導者或政府也常缺乏一個明確而能指導各種戰術一體運作的戰略甚至戰略目標。例如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也許是很多人喜歡的目標,但每個人對Great是什麼意思卻可能有不同的解釋。美國曾有人說美國因為善良所以偉大,但有不少人可能以為偉大是要人人發大財。就國際經濟層面而言,一個偉大的美國之目標可能單純是要世界經濟更好,或是美國要更積極領導和幫助世界變更好,也可能是美國只要把自己孤立出來只求自己好。

這戰略目標若不明確,各項戰術或具體做法就難有一致的目標來相互配合而不衝突。若目標就是要世界更好,那還需要進一步釐清更好是什麼意思,以及要怎麼做才能更好。若目標是要美國自己好,也要弄清楚成長、就業、安定、和分配等重要目的不一致時要如何選擇。何況現實上經濟學或其他科學都沒有能力由簡單的戰略目標導出大家一致同意的可行戰術。

戰術所依據的理論和討論不足也會使戰術效果不彰

戰略目標欠缺或不明確,以及決策時的理論或討論不足,就會使很多政策或戰術看起來像沒有戰略,這或許就是羅奇批評的原因。美國對中國貿易制裁的基本原因是中國採取不公平的產業和經貿政策,如果美國的戰略目標是要維護全球的自由經貿往來,則美國課征附加關稅等政策就應該是要逼迫中國放棄不公平政策的手段,所以要聯合其他國家對中國有不公平政策的產品課稅,而不是著重該產品美國由中國進口數量和稅收的變化,或者著重美國物價及對中國貿易逆差的變化(陳博志,2019,2020,2021,2022)。

對向中國出口高科技相關產品的管制也應該注意中國藉進口這些產品來進行不公平競爭的問題,而不只是針對其對國家安全和軍力競爭的影響。

集權國家的戰術理論上可較為一致

諾貝爾獎得主艾羅(Kenneth Arrow)著名的不可能定理指出,由很多人共同進行的多個公共選擇通常不易形成一致性的選擇,而可能相互矛盾衝突。他也指出公共選擇能力形成相互一致之選擇的可能情況之一,是該公共選擇是由一個獨裁者而不是真正由大眾做選擇。所以集權國家各項政策或戰術之間較可能相互一致,而看起來像較有戰略思考。民主國家先天上在這裏就有點吃虧。

目標和理論不恰當時也會因集權的效率而造成更大傷害

但這也不表示有戰略的集權國家比民主國家有競爭力或一定勝過民主國家,因為明確目標不一定是正確目標,而各戰術據以配合戰略的理論和資料也可能錯誤,獨裁者心中的戰略或目標也可能變來變去。民主國家有較高的能力和機制來指出目標和戰略戰術中可能的錯誤,而集權國家卻常禁止他人指出錯誤,所以常因錯誤或亂變的目標和戰略戰術使自己陷入困境。歷來不少帝國就因此而覆亡。這是中國和其他領導者權力太大的國家亟須注意的問題。

中共在建國之初有些經濟目標似乎不符實際能力,而方法也有問題,結果有效的推行反而造成重大的傷害。改革開放之後市場化、自由化、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韜光養晦、乃至和平發展的目標方向大致妥當,也成就了幾十年的快速經濟發展。但其方法中的不公平競爭和大量政府資金或放款介入產業,也造成外國的不滿、國內的貪污、以及鉅額的呆帳等等現在的問題。

而中國現在改以和平崛起、把南海內海化、想和美國平分太平洋及全球爭霸、挑戰世界既存秩序而不放棄其不公平經貿政策、藉一帶一路控制某些國家和資源、對有爭議土地的片面主張和戰狼外交、甚至連一個球員到中國卻因故未出席比賽都會受中國全國抵制的做法,使很多人擔心其真正國家目標是不是要支配或統治世界。李光耀先生即曾指出,中國雖然口頭上說不稱霸,但其行為讓人看起來就是要做不溫柔的霸權。

不理性的目標可能因為引來別人的反擊而失敗

如果中國真是有這樣的戰略目標,則其戰略和戰術即使有效配合仍將會失敗,因為這目標本身是不理性所以難有合理的戰術可以達成。戰略專家鈕先鍾先生曾指出,戰略的一個重要元素是要把別人的反應考慮進來。古代中原地區國經濟文化科技高於週邊地區,因此它們有實力征服和統治週邊地區,而形成中國這種中間之國甚至上國的觀念。

但現在中國對全世界而言並沒有比別人好,多數國家和人類的思想也主張自由民主,不像古代那樣願被迫接受統治。所以中國的戰略目標若被認為是要凌駕或支配其他國家,勢必使別人群起合作抵抗而難達目標,甚至傷害它其他可能的目標(說真話的徐某人,2024)。所以中國值得用明確的主張和行動證明它的戰略目標不是要統治世界,並讓人民參與目標和政策的批評和決定,以降低專斷的錯誤,其具有戰略及有效率的長處才真能對國家及世界有利。

季辛吉有戰略卻因假設錯誤而失敗

美國也一樣曾有戰略明確但卻失敗的經驗。羅奇提到季辛吉就曾有戰略思想。但當時的戰略現在已被大多數人認為是錯的。當時的目的是否錯誤姑且不論,現在來看,當時由目的到做法中的戰術乃是建立在錯的假設或理論之上,所以整個戰略難免失敗。五十年前全球經濟自由化的目標,現在已因實際做法引起很多問題而被指責(陳博志,2023)。

而季辛吉和其他人士以為讓中國或其他國家經濟發展就自然會民主化並融入國際秩序的假設或理論,現在已事實證明是錯誤的。所以美國當時雖有戰略但未能成功。面對未來,美國不只要有更明確的戰略指導戰術,戰略目標以及戰術所依據的假設及道理也都要更謹慎選擇。

戰略目標和戰術要對其他相關者合理有利以得到支持

由此看來,雖然有沒有戰略思想在双邊競爭中是勝敗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戰略目標是否恰當以及由戰略規劃出戰術時所採用的理論和其他假設是否正確,可能比有沒有戰略更為重要。而對於競爭者之外的相關者而言,最後勝出而達到的目標是什麼,比到底是誰勝出更為重要。

如果相關者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則目標對相關者較公平有利,以及戰術手段較不傷害相關者的一方,將可得到相關者較大的支持而較可能得勝。美中的領導者若能把目標和手段戰略帶往對全世界公平有利的方向,就較可能在競爭中得勝,而各大勢力都採取這樣的做法,世界就可以更好,誰能勝出也就相對不那麼重要。

怎麼做世界可以更好

美國若要繼續偉大,就應該繼續善良,以促進全世界的公平競爭和自由和平的秩序為目標,而不要只看偏狹的事情如它和任何國家的双邊貿易逆差,要看其背後若有的不公平政策要怎樣合理排除。美國雖是民主社會,戰術如前所述不易和戰略完全配合,但美國是相對講理而學術及輿論很進步的國家。美國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能領導世界做重大的改進,現在應該也能。

美國即使不再獨大,也仍可以是善良而最強大的國家。如果領導者能完整闡述其幫助世界更好的理念、戰略目標和願景,而得到多數人民的認同,政府部門又能和各界及外國充分交換意見,戰術不易配合戰略的問題應該不會太大,因此美國仍能領導世界秩序和全球福祉的改善。

中國一樣有機會成為世界的領導者。如果中國對世界的理念和美國類似,則其戰略和戰術較一致的特長可以使它對世界有更顯著的貢獻。如果中國想有自己的理念,那儒家的仁和王道以及佛教的慈悲是很值得採取的方向之一。也就是中國可以放棄過去被侵略的仇恨和想支配別人的思想,而主張比西方資本主義更重視平等及關懷弱勢的目標,以及更溫柔更尊重對待國民和其他國家的戰術,並提出具體的做法和大家討論以建立共識。如果中國和美國都採善良的目標,美中競爭就不再是可能對世界造成嚴重傷害的問題。

原文刊登於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參考文獻

Prestowitz, Clyde (2005),Three Billion New Capitalists, ,BASIC BOOKS,中譯本,全球經濟新霸主,台北,商智文化出版,2006

Roach, Stephen S. (2023),American Tactics vs. Chinese Strategy, ,China and US. Focus,,Oct 03,2023,中譯文,美國戰術對抗中國戰略,經濟日報,2024年2月5日A5版

陳博志(2018),大量補貼效果強而貪污和不公平也多,台經月刊,41卷8期,2018年8月

陳博志(2019),美中貿易爭論諾貝爾獎得主看得清?看,202期,2019年7月

陳博志(2020),美國總統領導世界的下正,看,218期,2020年12月

陳博志(2021),與拜登合作對抗不公平政策,台經月刊,44卷3期,2021年3月

陳博志(2022),降關稅以平抑物價須先有精細的研究,台經月刊,45卷8期,2022年8月

陳博志(2023),抵制不公平貿易對手並非殺死全球化,台經月刊,46卷6期,2023年6月

說真話的徐某人(2024),中美競爭的本質是什麼?YouTube, 2024年2月29日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