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10)日為「410教改大遊行」30周年,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今(9)日盤點當年4大訴求,指出「小班小校」的目標未達成,「廣設高中大學」則不僅升學壓力沒有減少,還進一步弱化技職教育,呼籲新政府召開全國會議凝聚台灣教育發展的共識。
410教改30周年,訴求都達成了嗎?
1987年台灣解除長達30多年的戒嚴,隨著民主開放,社會各界紛紛提出改革訴求,在教育方面,民間教改團體也陸續成立,為當時的教育提出建言,並在1994年4月10日發起大遊行活動,提出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4項訴求。
正值30周年之際,全教總檢視當年訴求與目前教育環境,評析當年的目標與理想是否落實,呼籲認真檢討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表示,持平來看,當然功過得失都有,但評論也不該去脈絡化,要回到當時的時間點,看當時的教育出現什麼問題,因為有它的時空背景。
比起班級人數師生比更重要,但牛步前進中
關於落實小班小校,當年提出的願景是達到每班少於30人。然而30年後的今天,全教總特教委員會主委鍾正信表示,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公校每班仍高達35人,私校更是在45人之譜,除了少子女化所形成的班級被迫減少外,全然不見政府從精緻化教學的角度來推動,要落實108課綱的理想,這樣的班級人數全然不符效益與期待。
至於在特殊教育及幼兒教育部分,更是長年處於師生比過高的狀況。鍾正信表示,以特殊教育而言,在民國98年版特教法附帶決議便提出的師生比1:8,直到去年特教法大修時再次跳票;幼兒教育則更是直到去年才勉強降低到1:12,現在特幼的師生比為1:15,特生的師生比高於普生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政府如此牛步化的作為,也著實令人失望。
廣設高中大學,技職教育被弱化還面臨退場海嘯
關於廣設高中大學的訴求,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當年的訴求願景是讓孩子能為了想學而學,擺脫為了升學而學的升學壓力,朝向教育公共化的理想邁進。然而30年後的今天,儘管高中大學的數量都大幅度增加,看似不愁沒學校可念,但升學壓力卻並未真正減少。
侯俊良也指出,廣設高中的一大問題是導致現在的技職弱化,廣設高中之後,卻未能兼顧普高與技職的均衡發展,學生都往高中跑,近年高職與高中的學生數量已經翻轉,且技職生在升學導向的趨勢下也紛紛重學術輕實務。此外,技專校院與技高課程系統性與銜接性不足,不利人才培育之目的,技職教育原有的特色與優勢相對流失。
而在高教階段,羅德水表示,為求數量的速效提升,大量開放私校設置與升格,卻沒有把人口成長率的參數算進去,當然現在就引爆退場的海嘯。
教育環境持續變化、問題重重,教團喊話召開全國教育會議
羅德水表示,過去30年台灣的教育環境發生蠻大的變化,包括擴大教育補貼,但總體教育經費占GDP比例其實並沒有提升;少子女化導致生源減少,學校面臨退場壓力,政府對私校的挹注大幅增加,但卻沒有同步增加公共化的要求;社會對幼教、特教的品質十分關切,希望能落實精緻教育,但現場的問題卻遲遲不解決。
羅德水認為,1999年教育基本法立法,立法精神重視家長的參與權、選擇權,與學生的學習權、受教權及教師的專業自主權,但過去幾年前兩者都有實踐,教師的專業輔導權限卻日漸式微,這是下階段國會與政府要一同關注。
全教總呼籲,新政府與新國會能務實面對教育問題,正視技職弱化、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以務實的態度與作法,深化教育公共化,以改善教育環境、提升教育品質。
無獨有偶,中華民國私立學校文教協會、中華民國高級中等學校校長協會、台灣教育智庫等10多個教育團體也在今天呼籲,準總統賴清德上任後,集結國內各重要教育團體及專業團體代表,盡速落實召開全國教育會議的競選政見。
全教總盼新教育部長,當第一線教師的後盾
520在即,賴政府即將上台,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也期許新教育部長,應接觸更多的教育團體,以作為施政方面的參考,也認為一個教育部長不可能對各教育學習階段都相當熟悉,應廣納各種建言。
此外,他也期勉,部長是教育專業,面對來自不管總統或行政院的想法,若認為是窒礙難行或有不同意見時都應該勇敢提出,站在教育的立場去提出自己的看法而非全盤接受,尤其雙語教育有太多問題,對於資源分配也不應過於傾向民粹,而不是當成選舉支票。
最後,侯俊良語重心長地說,教育部應該是所有老師的後盾,而不是在每一次發生問題的時候,都用個案去苛責現場老師,有關教育人員的權益,教育部長應扮演大家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