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用電高峰還沒到,桃園地區近日卻頻頻傳出跳電的狀況發生,光是這兩天就停電了4次,影響到上萬戶居民的日常生活。
張善政回應跳電:能源政策有問題,一點都不意外
桃園市長張善政18日接受採訪時表示,昨天(17日)桃園不只一個地方跳電,有一句話叫「上樑不正下樑歪」,能源政策在總統蔡英文的8年任期內可以說是荒腔走板,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民進黨卻一直不肯面對。
張善政直言,上面不到位的能源政策,造成台電的財務狀況吃緊,所有的電力基礎設施維修都不到位,所以才造成意外的跳電現象漸漸地越來越頻繁,張善政表示他是一點都不意外。
張善政指出,他在這邊一方面請台電加緊改善,因為桃園市是用電的大市,工業用電尤其明顯,因此希望台電務必加強在桃園的基礎設施檢修;二方面也請准總統賴清德和新任的經濟部長能在能源政策的部分開闊心胸,好好的檢討過去8年的錯誤政策。
彭博社:錯誤的政策使可再生能源的目標遭到破壞
關於能源政策,蔡英文在2016年上任時,發表了「非核家園」的願景,設定了2025年再生能源佔總能源20%的目標後,開始大力推廣離岸風電,但實際上,截至2023年,台灣的再生能源也只佔了9.9%而已。
彭博社專欄作家Tim Culpan指出,台灣的政策衝突與誤導性的目標、糟糕的規劃,以及出於政治動機的、繁瑣的當地採購規則,將會使可再生能源的目標遭到破壞。
Tim Culpan在「台灣的風電野心面臨危險」一文中表示,政府對台灣的離岸風電實施了保護主義與壟斷,使國際中淺在的承包商紛紛離開。
保護主義使離岸風電成本高又發展緩慢
事實上,風電和光電是最可以按時、按預算交付的基礎設施,因為這兩者都是模組化的設施,可以按照之前的經驗建設,並漸進式的改變。而Tim Culpan直言,台灣的決策者應該要記住這一點。
因為台灣採購法的原因,丹麥、日本等國際承包商必須按合約向台灣政府購買6成的零件,而不是從他們過往熟悉的且經過認證的供應商購買。台灣政府有明確規定哪些零件必須向台灣採購,從基礎管架到探勘船都必須遵守,但台灣並沒有相關經驗,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製造這些零件,這就使的外國廠商原有的經驗都全無用武之地了。
外媒批評台灣風電本土化政策錯誤
而台灣其實也只有極少數的幾家公司有能力生產相關零件,這樣的市場壟斷就導致了價格的飆高,更惡性循環的是,這幾家公司並沒有按時交貨的能力,因此他們把違約金加進成本中,把這些零件的價錢推的更高。
Tim Culpan表示,台灣應該儘快更改政策,並且唯一的出路是放寬採購規定或是考慮政府補貼、強制企業購買再生能源。Tim Culpan指出,假如台灣政府想繼續用保護主義來保護本土的風電產業,那就要在電力上花更多錢,並做好高失敗率的心理準備,而民眾和企業也應該為未來幾年更多的停電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