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代表2024年的關鍵字之一,非「選舉」莫屬。
2024年是「選舉年」,全球有76個國家舉行大選,前十大人口國有七國要舉行大選,總共20億人投票,對全球政治影響甚巨,透過此篇文章,大家可以一次掌握重要國家選舉的影響與意義。
對台海影響最大的選舉:台灣
今年1月舉行的台灣大選,因為台海安全、中美地緣對抗、以及台灣半導體業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加上俄烏之戰的「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標籤,備受全球矚目,總統大選首度創下吸引逾300位外媒記者採訪的紀錄。
民進黨打破八年魔咒繼續執政,帶領台灣拼經濟,往前衝,也宣示民眾用選票與民主向威權中國叫陣「台灣不一樣」,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每年公布《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台灣很驕傲,拿到完全民主的10分。
對全球影響最大的選舉:美國
美國是政經與軍事實力可以投射全球的超強強權,美國總統大選對國際政治動見曕觀。
尤其是川普於2017~2021擔任美國總統期間,他反移民、反自由貿易、反全球化,大大顛覆了美國國內與全球政治。川普一上台,拒絕簽署巴黎協定,聲稱「全球暖化不過是中國製造的謊言」;他高舉經濟保護主義,退出美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對中國發動中美貿易戰;譏諷北約(NATO)過時,淡化歐盟與美國關係;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引發伊斯蘭世界抗議。若川普當選,這些保守的外交政策勢必捲土重來,更嚴重的是,親俄的川普,勢必降低對烏克蘭的支持,可能影響俄烏之戰的勝負。
好在,不管是81歲的拜登當選,或是78歲的川普,這兩位老當益壯的候選人都支持以色列與台灣,主張中國是具威脅的競爭者,對美中台三角關係影響不大;也會繼續軍援以色列。
史上全球最大的選舉:印度、歐盟
去年躋身全球人口第一大國的印度,今(2024)年共有9億6000萬選民,從4月19日開始到6月初,完成國會下議院選舉,並產生新總理。穩贏的總統莫迪(Narendra Modi),因其大刀闊斧經濟改革的政績,預計可以進入第三個五年的任期,但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JP),壓制其國內穆斯林的人權,亦打壓國內的異議份子,加上印控克什米爾總是不太平,讓人對印度的民主表現大打折扣。
然而,印度有半數以上人口未滿25歲,享有高度人口紅利,印度即將在2025年擠下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加上印度是印太戰略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重要的戰略夥伴,印度崛起,指日可待。
印度大選可參考:【印度大選開跑》 美、俄兩邊通吃 莫迪可望連任 他為何那麼受歡迎?】
今年6月中旬在歐盟27國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因為橫跨27個國家,選出720位歐洲議會議員,值得一書,預料能源轉型、俄烏之戰、以阿戰爭將是重要的選舉話題。
民主的失能:俄國、孟加拉、委內瑞拉
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以高達86%選票今年3月再度連任,自2000年執政的普丁,此次選舉再延6年任期,至2030年他將統治俄國30年,他打壓國內異議人士,管制言論自由,令人髮指的是他發動對烏克蘭的戰爭,今年他必重整旗鼓再戰,讓停火遙遙無期,在民主已成普世價值的今日,普丁的獨裁政權仍屹立不搖,曝露原來「選舉」也可以沒有意義。
孟加拉首相Sheikh Hasina今年1月再次邁向第四個五年任期,她所屬政黨拿下96%的選票的主因,是因為沒有反對黨。在野黨BNP聯合數十個政黨抵制這次大選,孟加拉政府逮捕了上萬個反動份子,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他所領導的the Awami League拿到超過2/3以上席次,雖說Sheikh Hasina主張她的執政帶動經濟成長,但對人均排名144的孟加拉來說,選舉贏得不光采,既不公平也不民主。
同樣情況也發現在預定7月28日舉行的委內瑞拉,強人查維茲(Hugo Chvez)2013年去世後,現任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政府逮捕反對派領袖,要不就是禁止對手登記參選。國內正經歷嚴重通貨膨脹的,據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UNHCR)估計,委內瑞拉正在經歷一場政治經濟危機,導致至少750萬人離開委國,生靈塗炭,在上位者只能用暗招來獲取權力。
打擊黑幫高票連任:薩爾瓦多
薩爾瓦多總統Nayib Bukele,43歲的他曾是拉丁美洲國家最年輕的總統,他今年2月以83%的超高得票率成功連任。能夠高票當選,不是因為同額競選,是因為他太強了,他大力掃蕩黑幫,2021年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強化警政權力,未審就關,美聯社說他至少關了全國1%的人口進監獄,他還因此蓋了一間可以容納四萬人的大監獄,將數十年來一直高居全球謀殺率最高的薩爾瓦多,降至歷史新低,因為改善治安讓民眾有感,反對黨都只拿到5~6%的選票。
然而Nayib Bukele的作法不免引來侵犯人權的非議,他卻大言不慚是世界上最酷的獨裁者,他立功成名還有一項,就是讓比特幣成為法定貨幣,還用國家預算大賺不少,可稱他為比特幣總統。
印尼、巴基斯坦、伊朗、南非都是大選年
東南亞最大經濟體、擁有二億選民的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 帶動印尼經濟成長43%,任期已屆。2月14日情人節選出新任總統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副總統吉布蘭(Gibran Rakabuming),一老一少,一肥一瘦,這個組合最奇怪的是,兩人搭檔前還不同黨,原來政治利益超越黨派利益。
其實兩人都大有來頭,普拉博沃娶了前獨裁總統蘇哈托的女兒為妻,有著鎮壓印尼民主的黑歷史,他連選兩任落選,敗給擁有80%高支持率的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普拉博沃卻被延覽擔任國防部長;副手正是佐科威長子、現年36歲的吉布蘭(Gibran Rakabuming),他並未達到參選正副總統的40歲門檻,但獲姑丈、出任首席大法官的憲法法院放行,引起印尼民眾譏諷為裙帶政治、改朝不換代。
還有穆斯林第二大國巴基斯坦,原先預定在去年舉行的下議院選舉,延至今年二月舉行。因貪腐諸多指控被關在獄中的前任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大勝,他支持的獨立候選人在264席中拿到101席,透過X社群媒體發布勝選消息;卸任的總理夏立夫 Shehbaz Sharif 領導的PML-N只拿到75席。但前者是獨立候選人、非政黨,PML-N才是國會最大黨,由夏立夫擔任總理,他的哥哥納瓦茲.夏立夫(Nawaz Sharif)曾經三度擔任巴基斯坦總理。
由於巴基斯坦仍有很高的文盲率,出身板球運動員的伊姆蘭·汗領導的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Pakistan Tehreek-e-Insaf,PTI)用板球棒當PTI的競選標誌,方便人民辨識投票。沒有黨拿到過半,未來組成聯合政府預計還會繼續亂下去,也讓長期陷入經濟危機的巴基斯坦看不到光。
還有極右保守的伊朗、西非的塞內加爾,以及種族隔離政策滿30年的南非,今年舉行選舉,預計將帶來政治紛亂,卻無助這些國家脫離經濟窘境與國內對立的困境。
林肯曾說:「選票比子彈更強。」(The ballot is stronger than the bullet.)雖說民主制度是現今最好的政治制度,但今年「全球大選年」讓我們看到,民主不是只有選舉,只有選舉的民主突顯民主的弱點與局限,縱有選舉,人民選出的政府是否可以促進經濟和社會平等?是否能以市民福為執政的依歸?是否能保護每個人既不受他人也不受政府的侵害?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