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輸液大缺貨》衛福部啟動專案進口價格多2-3倍...立委、醫界批:每月多4億缺口讓全民買單

缺藥危機

國內輸液大廠、每月生理食鹽水產能約196萬瓶、市占率高達7成的永豐化學工廠,因違反藥事法PIC/S GMP相關規定暫停生產,造成國內生理食鹽水供應短缺。

延伸閱讀:永豐遭勒令停業...全台輸液庫存只到下週》醫藥界批:食藥署監督不利、數據造假多年竟沒發現

食藥署日前表示永豐化工的庫存可供應到今年6月底,健保共擬會5月29日加開會議並同意啟動緊急專案進口,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預計6月10日前第一批專案進口輸液約20多萬袋可到貨,銜接目前控管的永豐藥廠庫存輸液。

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指出,生理食鹽水輸注液及沖洗液(0.9%)納入支付品項及其價格案,2家500mL業者分別給付每袋56至73元、約44元,1000mL每袋99至119元,3000mL每袋約246元,給付價約是目前2至3倍,之後每週逐批到貨,最快有機會1個月補足缺口,但仍可能要控貨到9或10月。

醫師:台灣廠商拿不到專案進口價格...是我也不要做

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上發言調侃,「大家難免好奇,國內點滴大廠,為什麼不出來馬上坦住點滴缺口的產線?說真的如果是我,我不會出來馬上坦產線,因為完全沒有好處!」

蘇一峰指出,衛福部說6月開始將用定價2、3倍的價格去專案進口點滴,廠商也找好了,並認為這是合理的價格,「從7月起每個月估計要進口150萬袋才足夠,每袋不含運費60-300元,算起來每個月大概1-4億吧。」

他強調,台灣本土廠商絕對拿不到專案進口、台灣給國外的價格,「只會拿到原本的健保死豬價,還擋了小吃店的財路得罪人。」

另一名專業人士則提到,過去英國健保(NHS)輸了污染的血,結果釀成多人死亡的大禍,「台灣輸了不合格的生理食鹽水的後果將為何?」

藥師:衛福部放任缺藥讓全民買單

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接受《信傳媒》電訪時也直言,「偉大的衛福部只會砍藥價、欺負台灣藥廠,寧願把台灣的藥廠搞到倒,不讓自己人賺錢,再將錢給國外的廠商賺。除了醫院,健保署也是幫兇,有藥廠私底下表示他們製造出來應由健保署交貨給醫院,否則醫院又要殺他們的價格。」

沈采穎指出,這回衛福部不提高價格給台灣藥廠做,全部都拿去給國外的藥廠賺,若一袋輸液賣60元可能有很多藥廠都會搶著做,但是健保價卻只給25.6元,「為何不直接加個5元、10元,搞不好台灣很多藥廠就搶著做。進口高價食鹽水,進口商只要賺10%,光政府等於要花1-4億,進口商這次一個月就能賺1,000萬到4,000萬,等於虐待台灣廠商,而沒有去檢討整體問題,衛福部放任缺藥讓全民買單。」

沈采穎也提到,輸液缺口數量實際到底有多少,也只有得到食藥署表示「動態跳動」、沒辦法說出實際數字的答案,「沒有實際數據就直接進口,是要重蹈雞蛋覆轍?像當時雞蛋一樣又進口太多?」

延伸閱讀:輸液缺口怎麼補?食藥署揭3業者可專案進口 目標6月中上旬分批到貨...藥師憂:2週沒到貨就非常危險

美國2018年缺輸液事件,將層級拉到國安部

沈采穎指出,美國在2018年也發生缺輸液事件,但當時立刻把層級提高到國土安全部處理,「那我們是不是應該也要提高到國防部?我甚至建議醫學中心都要有自製生理食鹽水的能力,未來一定要朝這個方向,如果真的要打仗,醫學中心必須要有這種能力未雨綢繆,因為醫院99.9%都需要用到輸液。」

她提到,美國也是集中3家藥廠製造輸液,但事發後有去做改進,「而食藥署卻放任缺藥,就讓它專案進口,從頭到尾都沒有想要去解決缺藥問題,變成寡占市場,缺藥的風險性就很大,三高還有藥品可以替代,但輸液沒有。」

沈采穎也預告,認為下一個要注意的是磷酸鹽,「因為很多洗腎病人需要用到緩衝液,而要調整酸鹼值則要用到磷酸鹽,政府要重視磷酸鹽來源的問題。」

藍委籲衛福部應徹底檢討,把人民錢花在刀口上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5月30日在立院質詢時也提到,永豐化學關廠前未盤點受影響藥品,食藥署缺藥處理系統「大失靈」,導致醫院生理食鹽水嚴重缺貨。食藥署回應表示,透過專案進口和之前永豐的庫存,6、7月數量不會有問題。

至於7月以後呢?食藥署表示目前廠商提報上來的數字到10月之前,專案輸入的廠商跟國內的產能,加起來的數字可以符合臨床上的需求。

面對立委的質詢,食藥署回應表示透過專案進口和之前永豐的庫存,6、7月數量不會有問題。(圖片來源/立法院直播截圖)

王育敏表示這整件事情非常離譜,衛福部沒有事先預警、預判,造成短缺的情況,還要相關廠商、勞工沒獲得保障、加班上限時數取消,犧牲勞工時間彌補衛福部的過失。另外,王育敏提到目前專案是以3倍的價格進口,「請問這是把人民的錢用在刀口上嗎?」並要求衛福部徹底檢討,不允許未來再發生。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