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為信傳媒財經記者鄭國強提供資料,編輯林伶潔整理)
今天這篇文章來為股市小白們解答選股疑惑。當我們要買一檔股票時,會有很多理由和方法來評估它是否值得投資。學習財務金融時,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定價(pricing),也就是評估某個東西是否值這個價錢,而這個概念也適用於股票市場。
本益比的概念
首先來談談本益比(Price-to-Earning Ratio)。本益比的分母是公司的每股收益(EPS),即每一股在今年賺多少錢;分子則是股價。舉例來說,如果一家公司今年賺10塊,股價是100塊,那麼它的本益比就是10倍。本益比越高,代表投資者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來購買這隻股票。例如,台灣科技股的本益比可能達到30倍,而在香港則是地產股的本益比更高。因此,當有人說本益比太高,意思就是這隻股票的價格可能被高估了。
研究公司基本面的方法
但是在買股票之前,一定要先做好進一步研究公司基本面的功課。首先,可以先通過Google搜尋公司的新聞,雖然新聞是落後資訊,但依然會有一些資訊可以幫助判斷未來走向。接著,可以去查看公司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這些報表反映了公司的財務狀況,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公司是如何賺錢的。
另外,雖然財務報表也是顯示已經發生過的事實,但依然可以從裡面找到有關於未來的線索。以航空公司的財務報表舉例,因為航空公司的機票通常是預先出售的,這意味著乘客在飛行前就已經支付了機票款項。當航空公司收到這些預付款時,會在財務報表上記錄為負債,因為他們還未提供相應的服務,也就是說乘客尚未乘坐飛機,而這部分預付款在資產負債表上稱為預收款項。
而預收款項數額的增減,可以預示航空公司未來幾個月的業務狀況。如果預收款項數額大幅增加,表示未來的航班訂票情況良好,公司未來的營收有望增加。相反,如果預收款項數額下降,則可能意味著未來的航班訂票情況不佳,公司需要注意潛在的收入下降風險。這樣,我們可以從財務報表中獲得一些未來業務發展的線索,而不僅僅是過去的數據。這樣的分析方法也更能幫助投資者更全面地評估公司的健康狀況和未來潛力。
股東大會與打聽行業評價
一般投資人平常是無法直接接觸到公司的,但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是個好機會,讓投資人能夠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在股東大會上就可以見到經營公司的管理層,了解他們如何使用我們的資金,並確保他們是否在認真經營。有些公司可能表面上看起來很有前景,但實際上存在著把投資者的錢用於與其核心業務無關項目的問題,甚至進行內部交易以牟取私利,導致了所謂的「地雷股」或「掏空」行為。
此外,向在該行業工作的親友詢問對公司的評價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他們能提供行業內部的真實見解,幫助判斷公司的實際價值,公司之間也有分A咖、B咖,畢竟不是在做晶圓代工的公司就跟AI有關。但是一家公司在行業內被評為B咖並不意味著不可以買,關鍵在於它的股價是否合理。如果是價值9塊錢的公司,現在股價才6塊,那當然要逢低買進;但如果價值9塊錢的公司現在股價是27塊,那麼投資者就應該要謹慎評估。
因此,對公司的實際業務狀況進行深入了解,以及通過財務報表分析和行業內部人士的評價,能幫助我們避開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總之,選股就像我們在買電腦、手機、相機一樣,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信息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