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長何佩珊專訪》透露上任最想做的3件事 直言年輕人想「躺平」:我們這一代必須負責

專訪

所謂新政府新氣象,卓內閣新上任1個多月,民眾對中央各部會想做什麼仍不清楚,《信傳媒》專訪勞動部長何佩珊,試圖透過訪談了解她上任後的工作規劃,以及她對勞保破產、開放移工,還有多年未解的逃逸移工問題的想法。

從理論到實務、從體制外到體制內,並擁有在立院體制內27年、行政院8年的實務經驗,何佩珊年輕時也曾因參與勞運被限制人身自由,她將持續調高最低工資、把勞權指標納入ESG,以及提高中高齡和婦女的勞動參與率以減緩台灣缺工問題,當作未來她最想做的3件事,並於專訪中坦言,「勞動部是個相當複雜的部會」,幾乎每項議題都需要跨部會來處理,但過往經驗讓她看盡政治輪迴與滄桑,而滄桑帶來成熟與智慧,也讓她學得利用宏觀視角,不從單一部會角度去看事情的能力。

新勞動部長想做的事:替年輕人加薪、勞權指標納入ESG

上任勞動部長一個多月,何佩珊第1件想做的事就是「加薪」,年輕人對於生活普遍感到不滿意,有一股躺平感,「這是我們這一代必須要負責任的問題」,但她也明白加薪是個複雜的議題,而以勞動部現有的政策工具,就是調高最低工資,因此勞動部才連續調整了8年。 

對於外界批評調整基本工資「只漲到外勞」、漲不到一般經常性薪資的質疑聲,何佩珊很清楚,並解釋最低工資調漲保障的是邊際勞工跟部分工時者,但光這部分就有200萬人左右,其中也有相當多年輕人,而勞動部這一塊必須要照顧到。 

至於領基本工資以上,經常性薪資如何提升?何佩珊認為,這需要政府跨部會努力,除了賴清德總統接見工商團體呼籲企業加薪,行政院長卓榮泰6日也宣布軍公教調薪4%,將會起到示範作用,她期待今年透過金管會、財政部等部會一起努力。 

另外,第2件想做的事,何佩珊希望與金管會合作,將公司治理ESG納入勞權指標,著重在勞工加薪這塊,把薪資結構、合理的利潤分配納入勞權指標,對企業形成某種程度上的鞭策。 

柔性延退+照顧留停,誓言提高中高齡與婦女勞參率

目前在台移工人數已經超過75萬人,未來這群體規模隨著少子化將會越加龐大。何佩珊先是笑言,近期的確有相當多行業提出移工需求,希望勞動部開放更多可以申請移工的產業,簡直變成「許願池」;但她強調「缺工不等於低薪」,尤其是服務業,占台灣總就業人口約6成,又以年輕人居多,所以服務業開放移工仍須謹慎,尤其服務業普遍低薪,「我不能讓移工拉低年輕人的平均薪資」。 

對此,何佩珊提出應該優先從提高婦女、中高齡的勞參率著手,台灣55歲以上人口勞動參與率落後先進國家一大截,若開發出來,形成「中高齡就業大軍」,可望多出56萬勞動力進入市場。 

她提出兩個做法,首先是「柔性延退」,本會期將三讀通過勞基法第54條修正案,修改強制65歲就必須退休的規定,改為經過勞資雙方合議可以延長,呼籲企業可以將資深員工留下,對於企業生產力有所幫助。 

另外,台灣的婦女勞參率也在55歲後就雪崩式滑落,何佩珊希望推動「照顧留停」,使企業給予員工留在職場的辦法,目前仍在研擬中。她進一步說明,婦女大多因為照顧責任而離開職場,希望照顧留停能在員工有照顧需求時,有一段過渡時間,例如等待家事移工、安排機構照護等,把需要女性辭職照顧長輩的數量降到最低。 

何佩珊直言,每年有13萬人因為照顧責任離開職場,「這說明我們長照體系覆蓋不完整」,不過任何國家的長照體系不可能完美到百分之百覆蓋,加上華人社會的孝道觀念、偏好自己照顧,「坦白講這對我們的勞動力是莫大損失」,照顧留停已經有很多先進國家使用,台灣必須儘速跟進,國人觀念也需要慢慢改變。 

開放移工以「小碎步」前進,留下僑外生等現有人力為優先

至於外籍勞工,何佩珊打算優先推動中階技術人力,並以留下台灣僑外生與6年以上資深移工等現有人力為主。她說明,目前台灣僑外生約1.2萬人,留在台灣的一半不到,這部分需要精進,將僑外生來台配額打開,給予工作許可,甚至讓他們有選擇工作的自由,加深留在台灣的意願,而進一步永居或成為台灣人,「讓他對台灣有認同,他才會願意為這裡服務」。 

移工亦同,如今已經有2.5萬名外籍移工申請居留,其中家事移工、廠工占比大約3比2,何佩珊表示,前任部長許銘春推動的移工留才久用制度發展良好,只要符合規定、資薪達一定水準,即可申請居留,「先透過把他們留下來,讓他們變成台灣本地可信賴的勞動力」,未來也許可以考慮開放其他行業。她再次強調,「移工開放要很謹慎,會『小碎步』前進,我必須要把『缺工不等於低薪』的底線先守住,保護本國人就業機會。」 

引進印度移工,何佩珊:理解後就會有欣賞跟接納

提到移工勢必會提到台印間已簽署MOU,打算先小規模試點,引進1千名印度移工來台,何佩珊說,「印度是非常值得欣賞的國家」,印度人口紅利相當高,全國平均年齡只有28歲,且14億人口中有1成、1400萬人懂英文,如今台灣有印尼、菲律賓、泰國與越南等4個移工來源國,且已合作20年左右,面對全球搶工,招攬也出現某種程度的瓶頸,因此增加印度這個移工來源國,「真的不要放棄」。 

何佩珊重申,剛開始引進印度移工一定是小規模,並以製造業、藍領階級為主,製造出口貨品居多,不會進入到高科技業,並且跟以往移工管理方式相同;對於來源國增加,她抱持期待且開放的心情。 

他提及,原本國會對於簽署台印 MOU也有疑慮,但經過審查與解釋,朝野立委都能夠支持,透過理解就會有欣賞與接納,何佩珊也與印度台北協會會長說希望能夠合作,共同加深台灣對印度文化的認識,並且印度總理穆迪6月宣誓就職時,賴清德總統也致電祝賀,加深兩方關係,「這時通過MOU,我想對台灣是加分」,因為多了一個盟友 ,這也是地緣政治上的選擇,應該正面看待。 

8.5萬失聯移工怎解?跨部會並修法納管才能處理

台灣農村老化,農業缺工嚴重,根據監察院調查報告,都是靠非法、逃逸移工在填補台灣農村不足的勞動力,逃逸移工已達8.5萬人,恐造成社會不安因子。何佩珊對此倒是有不同想法,「也許我們應該正面一點看待它」,在農村的逃逸移工犯罪率並不高,而且是單一國家逃跑率特別嚴重。 

何佩珊進一步解釋,勞動部去年正式開放農業移工1.2萬人配額,核准卻只有8千餘人,主要原因之一為季節工,農業部對此也利用外聘移工組成人力團輪作的方式改善,但其實逃逸移工也有自己的人力團,如今倒是誤打誤撞,成為農村中的共生現象。 

對於逃逸移工,何佩珊把他們分成2種,有一種雖然逃逸,卻正經在做事;另一種則是逃逸去從事非法、賺更多錢的行業,如色情行業等,這牽涉到集團性犯罪,尤其以越南的逃跑率特別嚴重,互相揪團、掩護逃逸,這與越南當地收取高額仲介費等因素有關,也因為沒有邦交,所以諮商過程困難、外交干涉也無法實施,甚至連雙邊官方工作會議都沒辦法展開。何佩珊認為,逃逸移工是單一國家的單一行為特別嚴重,並非普遍性。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越南是台灣第二大移工來源國,印尼、越南籍移工占總移工人數逾7成,為前兩大來源國。何佩珊說,若因逃逸嚴重而要「捨棄」,目前看來也很困難。 

被問到要如何「合法化」逃逸移工,讓他們接受規範和管理?何佩珊表示,這需要考慮到法律原則,在現今就業服務法僵化的架構下,除非修正才有可能將非法逃逸移工正式納管,否則目前就是違法,之前已經找過移民署討論,未來準備大翻修,「這是未來要一步一步做的事,不是現在」;不過她也認同這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將尋求跨部會處理,包括外交部、移民署等。 

勞保破產危在旦夕,何佩珊:精算報告有盲點

截至2023年底,勞保基金精算負債達13兆465億元、潛藏負債也達12兆872億元,若不改革勞保基金恐怕會在2028年破產,前任勞動部長許銘春坦言6年未盡之事,就是攸關千萬勞工退休生活的勞保年改。 

不過,何佩珊在立法院首次備詢時公開表示,「撥補就是改革」引起熱議,她也進一步闡述想法,直言精算報告只是參考,並且政府本就負最終撥補責任,撥補的確就是改革之一,同時也能藉此改變勞保財務結構,年改已經退潮,也非國際普遍做法。

她補充表示,如果要以砍年金的方式進行改革,勞動部必須馬上準備1兆資金應對擠兌潮,「這又是多大的社會成本?」另外,她認為所謂潛藏負債,其實是假設性情況,「同一個時間,1050萬個勞工同時請領,才會發生」。 

而勞保精算報告每3年做一次,何佩珊表示,精算報告有其盲點,無法納入三年間的社會變化,包含政府行為改變(撥補與基本工資調整),以及勞保基金投資狀況等,「最新一季獲利8百多億」,再加上延退逐漸形成風潮,實際退休的人數也與報告有所出入,導致2023年精算報告認為將短差800億元,最後結果僅短差400億元。

「精算報告是死的、人是活的!」何佩珊表示,精算報告可以當作決策參考,但不應該被報告綁住,將其當作唯一的決策思考點,她強調,報告有它的客觀科學依據跟基礎,值得拿來參考,但也有侷限性。 

圖說:何佩珊透露,勞動部已開始《職安法》修法,將比照《工輔法》修法將現行30萬罰責提高100倍,並且若企業外包業務給承包方,若發生工安意外也需負連帶責任。(攝影/汪昊田)

以撥補、社運達成財務永續,再砍下去就砍到勞工「生命線」

對於勞保年改,何佩珊堅定地表示,儘管景氣會有變動,無法一直保證都獲利良好,那政府撥補就是一個固定的財源,一定會持續下去,財務結構藉此也會慢慢變化,「現在的水位相當安全」,勞退資產本身已經5兆多,加上勞保已達6兆多。 

「處理破產本就是政府責任,怎麼會變成是砍勞工年金去解決破產?」何佩珊並不認同先砍年金,再用社會救助來補貼,除了政治上行不通,主要也是因為勞工年金如今平均只有1萬8,再砍下去會砍到勞工的「生命線」;並且2017年小英政府嘗試進行年改,連自家立委都不支持,最後才在2020年改成撥補,之前其實都已經嘗試過了。 

改革會繼續,但砍年金的勞保改革不會再有,何佩珊表示,如今推行的柔性延退也是支持勞保財務永續的另類做法,「延退其實就是勞保改革的一種」,透過中高齡銀髮經濟圈形成,推廣中高齡人口自覺延退,不讓中高齡陷於老化宿命,這才是目前努力的方向。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