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司機「 中暑合併急性腎衰竭與休克」險喪命…遇到熱傷害急症該怎麼處理?

醫療保健

氣象署9日表示,氣溫方面,各地高溫普遍可達32至35度,其中台北市及中南部近山區有局部36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戶外活動請民眾做好防曬,多補充水分避免中暑。

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9日止,熱傷害就診統計,總計382人次,去年7月總計887人次。

進入炎熱潮濕的夏季,加上全球暖化勢不可擋,近年來台灣的高溫和極端高溫天數不斷增加。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張閎斌指出,因熱急症前來急診的民眾數量也不斷上升,高溫和高濕度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熱傷害急症分5種…遇到該如何處理?

張閎斌表示,人體會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和「蒸發」等方式來維持體溫恆定。然而,當外界溫度高於體溫時,「輻射」、「傳導」和「對流」這些散熱方式會失效,加上高濕度時,人體透過出汗「蒸發」來散熱的效率也會降低。因此,當人體暴露在高溫、高濕度環境下,就可能會出現各種熱傷害。

張閎斌說明,在急診醫學裡,熱傷害急症可區分為5種:

1. 熱中暑

張閎斌表示,很多民眾會誤解中暑的定義,「其實熱中暑是熱急症中最嚴重的一類,指的是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失效,出汗蒸發無法有效散熱,導致核心體溫升高超過40.5℃,引發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症狀包括躁動、迷糊、抽搐和昏迷等。」

他強調,如果熱中暑延遲治療,可能會導致永久性損傷,且死亡率較高。

2. 熱水腫

張閎斌表示,熱水腫常發生在手或腳,特別是老年人在經過長時間交通旅途後,也可能出現在從寒冷環境回到溫暖地區的年輕人身上。「由於皮膚血管擴張和組織液滯留所致,通常幾天內會自然消退,但少數可能延遲至6週。」

他建議可抬高腿部並穿彈性襪以促進回流。

3. 熱痙攣

「容易發生於濕熱環境下進行劇烈運動的人,因大量出汗導致水分和電解質流失,腿部、肩膀或腹部會出現抽筋,可能持續達15分鐘。」張閎斌表示,此時應將患者移至陰涼處,並給予鹽水或運動飲料。

他也提到,若出現小腿痙攣,可抓住腳趾向上翹,腳跟下蹬,同時伸直膝關節。如抽筋持續不止,需送醫處理。

4. 熱暈厥

張閎斌表示,熱暈眩可能於熱環境中長時間站立時發生,因下肢靜脈血液滯留引起姿勢性低血壓。「此時只需將患者移至陰涼處平躺並補充水分,通常短暫休息後症狀會很快消失。」

5. 熱衰竭

至於熱衰竭則常發生於高溫環境中,或因空氣不良而大量流汗,導致水分和電解質流失。張閎斌指出,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皮膚濕冷、虛弱、脈搏快而弱、姿勢性低血壓、暈倒和視力模糊;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超過40°C,意識清醒。

他表示,此時應迅速將患者移到陰涼處平躺,保持呼吸通暢,可慢慢補充運動飲料,降溫後迅速送醫。

50歲聯結車司機「 中暑合併急性腎衰竭與休克」險喪命

近日一位50歲男性聯結車司機到急診就醫,到院時,發燒耳溫39.5℃、收縮壓高達230毫米汞柱,談話中昏昏欲睡,全身倦怠不易集中注意力,急診醫師評估病患雖說話沒有口齒不清,或是半側肢體無力的狀態,但為了保險起見,仍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確認沒有腦出血或腦血管梗塞現象。

新竹馬偕急診醫學科部主任解晉一指出,「病患到院沒多久,血壓就急速下降,收縮血壓只有60-70毫米汞柱,病患意識更加衰弱,雖能夠叫醒,但很快就又昏睡過去,小便的量很少,幾乎排不出尿來,導尿後發現病患尿液少、顏色深,進一步抽血發現腎功能失常急性腎損傷。」

急診醫師診斷病患為「中暑合併急性腎衰竭與休克」,醫療團隊立即為病患急速降溫,保持病患身體皮膚濕潤、加速散熱,並經由靜脈輸液及口服飲用給予充足之水分,快速生理食鹽水灌注近6公升,以改善腎功能與提升心臟灌注壓,改善休克狀態,努力減輕腎臟傷害,「後續病患入加護病房密切觀察,經過積極治療,幸運地腎臟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終於能出院回家。」

解晉一說明,熱傷害依症狀,可分成熱痙攣、熱暈眩、熱水腫、熱衰竭、熱中暑,這些都與身體裡面的水分與鹽分的喪失有關聯,仔細詢問病史十分重要,「只要有接觸到高溫環境的職業如廚房工作者、戶外建築工人、農夫或劇烈運動如運動員、軍人等熱壓力接觸的病史,是非常重要的診斷依據。一旦發生熱傷害,病患的症狀會隨體內器官受傷的程度,或系統功能的障礙而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他指出,中暑病患的皮膚常因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失常而無法散熱,會產生乾燥潮紅的現象,病患可能產生意識不清的症狀表現,若忽視病情而持續惡化,終究會造成中樞神經功能異常,進一步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橫紋肌溶解,多重器官衰竭,甚至致命性的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的併發症。

張閎斌也呼籲,民眾應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長時間活動,隨時補充水分,穿著寬鬆、透氣且淺色的衣物,保持良好的空氣流通。此外,也要避免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獨自工作,最好能以團隊方式合作,以避免可能的不幸發生。在炎熱天氣中,定期休息並避免過度勞累,才能維護身體健康。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