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糾正川普:台灣沒有偷走美國晶片業 是張忠謀有遠見、台灣人勤奮

產業動態

美國共和黨籍總統候選人川普聲稱台灣竊取美國的晶片業,但美國媒體《CNN》7月23日一篇報導糾正川普:這不是事實,頗有幫台灣討公道的味道。

根據上周刊登的一篇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指責台灣搶走美國價值5000億美元的電腦晶片製造生意,這引起全世界關注。

《CNN》:台灣以遠見、勤勞和投資發展晶片業

6月底川普接受《彭博商業周刊》訪問時重申他去年首次提出的武斷言論:台灣盟友、民主國家台灣已經從美國手中「幾乎奪走100%的晶片業,我們不應該讓這種情況發生。」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產業專家告訴 《CNN》,台灣絕對沒有偷竊,而是透過遠見、勤勞付出和投資的管道,自己努力發展本國的半導體產業。

島上的小學生都知道,舉世聞名的晶片業之父是張忠謀(Morris Chang),他是93歲的台裔美國人,他在與美國半導體公司長期合作後,1987年55歲時創辦台積電(TSMC)。

想當年,「晶圓代工大哥」包括英特爾(INTC)、摩托羅拉和德州儀器(TXN),張忠謀曾在這3家公司工作。但在創辦台積電時,張忠謀構想的商業模式與美商完全不同,在當時是完全是革命性的創舉。

「我們在研發方面沒有實力,或者說很少,我們在積體電路設計方面沒有優勢。」張忠謀2007年為加州山景城電腦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 in Mountain View)錄製的口述歷史回憶道。

張忠謀催生出「純晶圓代工廠」的商業模式

「我們在銷售和行銷方面幾乎沒有實力,在智慧財產權方面我們幾乎沒有實力。台灣唯一可能擁有的優勢,甚至是潛在的優勢,而不是明顯的優勢,就是半導體製造。」他坦言。

「純晶圓代工廠」的想法由此誕生了,即台積電根據客戶提供的設計圖,製造半導體。當時,這種模式被嗤之以鼻,因為晶片公司內部同時擁有設計和製造能力,成為常態。

正是這種新方式重塑全球電子產業的格局,為台灣成為晶片業先驅奠定基礎。據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統計,目前全球90%以上的先進晶片由台灣生產。

《晶片戰爭》一書的作者米勒(Christopher Miller)強調:「正因為如此,台積電可以專注於製造,並且非常擅長製造,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為許多不同的客戶進行製造,有助公司規模持續擴大。」

台積電晶圓代工的規模持續擴大

米勒表示,規模擴大,對於台積電的成功至關重要,因為它往往會創造更多收入,這些收入可以用於改進晶片生產技術,並降低製造成本,使整體營運更有效率。

如今,科技巨頭台積電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並且繼續對先進晶片業務進行投資。2023年7月,台積電在總部新竹開設全球研發中心。

專家表示,在台積電代工製造晶圓之前,其他台灣廠商已經在紡織和消費電子產品等其他產業採用的代工製造模式(contract manufacturing model),只是晶圓代工的效果特別好。

台積電前研發總監楊光磊(Konrad Young) 對《CNN》表示:「擁有一流工程師、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和較長的工作時間,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提高了生產力。」

他還說明,台灣擁有完整的科技生態系統體系,是另一個重要的元素,「這些元素幾乎不可能被複製。」楊光磊指出。

英特爾和三星電子都試圖效仿台積電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競爭對手沒有嘗試,英特爾和三星電子都試圖效仿台積電,為其他公司代工製造晶片。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提問,如果華盛頓敦促台灣將部分晶片研發職能轉移到美國,台灣政府會怎麼做時,台灣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台灣沒有計劃改變策略。

「台灣擁有非常優秀的科技人才以及研發、投資環境。我們相信,將尖端科技的研發留在台灣是這些企業的最佳選擇。」卓榮泰強調。

6月底,川普接受《彭博商業周刊》採訪時曾經揚言,台灣應向華盛頓支付國防費用(又稱為保護費)。

「台灣應該向我們支付國防費用。你知道,我們和保險公司沒有什麼不同,台灣沒有給我們任何東西。」川普說。

川普的評論引起台灣國內不安氣氛

他同時暗示由於美國距離太遠,可能難以保衛台灣,他指出「台灣距離美國9,500英里(15,285公里),距離中國只有68英里(110公里)。

台灣國內解讀川普的言論暗示:美國要求收取「保護費」,正當中國入侵台灣的風險日升高之際,這引發台灣民眾的不安,擔心這位共和黨候選人如果當選總統,可能會影響台灣與美國的安全保障關係。

目前不清楚,川普如果當選美國總統對台灣會有哪些影響,但楊光磊指出,台灣的晶片廠商應該努力尋找更好的方式來跟美國合作,以建立互惠互利的關係。

這對台積電來說尤其重要,該公司正在亞利桑那州建造3座晶圓廠,但是礙於美台兩國不同的勞動法規和工作文化等因素,使晶圓廠在步入正軌方面遭遇阻力。

「台積電必須找到方法,建立適合晶圓廠所在地文化的製造系統,只有這樣,台積電才能真正成為全球化公司。」楊光磊指出。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