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好騙?同一化妝品在美國是「打擊老化」到台灣就變成「全球唯一DNA修護」

產業動態

­「能夠1次激活200種抗老基因、1天增加76%倍速的抗老成效......,強化肌膚自癒力,促進肌膚新生修護。」又是抗老、又是肌膚修護,不管到底有沒有這麼神奇,不少消費者看到這樣的化妝保養品廣告內容,可能都會覺得超心動,但其實這些誘人的字眼都已經違反《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涉及廣告誇大不實。

現行罰鍰上限5萬,未來擬提高至20萬

美妝保養品的不實廣告充斥市面,根據統計,光是去年衛福部針對廠商違規廣告的裁處就有3685件、共5459萬元;前年裁處。更高達4843件、總共6498萬元。立委林俊憲批評,許多知名廠商根本罰不怕,主因就是罰則太輕,像是國際化妝品大廠雅詩蘭黛,在台灣一個專櫃一年營業額高達1億元,但一年因廣告不實頂多被罰1百萬,根本沒有嚇阻效果。

「某些廠商可說是惡意累犯,甚至聽聞有廠商直接將罰金列到行銷預算內,」林俊憲表示,未來應該仿效《食安法》開罰,建立全國性的統一標準,採取滾動式罰款,舉例來說,依照廠商的違規次數採累進罰鍰,再依業者當月的銷售額決定加權數,最後再乘以當次的違規廣告件數,等於「愈大的廠商罰愈重、不實廣告愈多的也罰愈多。」

以現行法令來說,不實廣告的裁處「上限」為5萬元,換句話說,一件廣告往往都只被處以1、2萬元罰鍰。衛福部食藥署企劃及科技管理組副組長遲蘭慧說明,去年9月行政院已通過《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修正草案,並送進立法院,未來針對不實廣告部分,裁罰將提高至4萬元至20萬元不等,若廣告涉及醫療、宣稱療效的話,更能裁處60萬元至100萬元。

攤開裁罰名單,其實其中不乏國際知名大廠,像是萊雅集團在台灣的台灣萊雅,旗下有蘭蔻、YSL、植村秀、碧兒泉等專櫃品牌,還有媚比琳、巴黎萊雅、卡尼爾等開價品牌,在台灣的知名度都相當高。但今年1至7月台灣萊雅就被裁罰了19件,罰緩金額為125萬元,過去的裁罰統計當中,幾乎每次都坐穩「罰不怕」的冠軍寶座。

立委林俊憲表示,不少廠商都罰不怕,根本可說是惡意累犯。(製圖/陳怡樺)

國際大廠罰不怕,網友抵制捍衛消費者權利

至於雅詩蘭黛,去年曾被美容網站《MedPartner》披露,其特潤超導修護霜產品,在美國官網上的產品介紹為:「打擊老化現象,第一名的修護精華」;但是到了台灣,產品的功效變成:「全球唯一DNA修護,一覺醒來變年輕」。網站更痛批「雅詩蘭黛只敢騙台灣人?」揭露後更引起大批網友串聯抵制。

遲蘭慧說明,在美國大廠不敢如此明目張膽以不實廣告誤導消費者,是因為若是進入訴訟後,法院判決下來的賠償金通常都是難以想像的天價,「但這也是司法體制、民情不同造成的不同狀況。」她強調,在台灣除了虛偽廣告的部分,未來《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全面修法,會更注重於產品的品質及安全部分。

事實上,消費者意識逐漸抬頭,任意藉由誇大不實的廣告吸引,甚至欺騙的盲目購買時代已經不存在。網路知名的美妝、保養論壇或討論區,不時都可以看到網友呼籲消費者一起抵制不法廠商,或是主動檢舉違規廣告,在法規和主管機關管轄的範圍之外,保護自身權益。

back to top
navbar logo